顶点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传奇之陈逸传>第二十六章 今天的标题君回家过中秋了

魏延和典韦两个人看完了戏志才给的那些注意事项之后,顿时心里豁然开朗,要不然的话这些金银财宝就像是大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有钱不代表是好事儿,钱只有用出去的时候才是有用的,存放在这种显眼的地方总会激起一些人的人性的阴暗面,人的贪婪性永远也不要忽视,贪婪就是无底洞,永远不要试图往里面填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像下水道那样,找个井盖儿把他封起来,然后永远别打开他,还要注意一点,接触别人的时候少找那些可能会偷井盖儿的人,还要找一些会给你看井盖儿的人,你的亲人,朋友他们都是那些会帮你看着的人,有着这样的人的话,你的贪婪就会被压抑到最低,之后那些渗透出来的些许贪婪就会化作你为了你所珍视的那些人前进的力量,这才是对待贪婪的真正方法,不是把他们完全看作洪水野兽,也不是将他们看作自己存在的唯一价值,而是将他们用作正常的渠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拥有财产是为了生存和自身的更好的发展,但是要是不择手段那就不对了,同样,自发的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是没问题的,但是要是为了得到高位而放弃自己的一切那就不对了。对错有些时候就在一线之间,不管是现实还是一些文学作品当中,都有着人因为一些契机洗白或者是黑化,你的决定,决定你的走向和命运,先天的一切有些时候无法决定后天,有的人一手好牌能够输得很惨,输得倾家荡产身败名裂,有的人手里一副烂牌却能够绝处逢生,获得精彩的收尾,这些不取决于先天条件,取决于后天,人生是场马拉松,无所谓什么输不输在起跑线上,龟兔赛跑的故事耳熟能详,一开始跑得快真的能赢吗?你看见过几场马拉松比赛有人抢跑过?

就拿陈逸举一个例子,他原来是受人景仰的太傅陈蕃之子,因为有拥立新帝登基的从龙之功,所以陈蕃的地位也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跟着的,陈逸作为老太傅陈蕃老来得的唯一的儿子,那肯定是无尽的宠爱,在家肯定不能飞扬跋扈,因为陈蕃这个人极其严格,但是也是把一个父亲能够给自己孩子的机会全都给了,陈蕃没有逼迫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像自己那样学习儒家文化成为一名文臣,就从陈蕃给自己的儿子找一些武学大家来教他武功,但是原来的那个陈逸并不喜欢武艺,对于那些武学更是不敢兴趣,所以最后这些武学大家全都便宜了陈骧了,陈骧的武功可以说是很强的,陈逸自己则是选择了习文,除了因为从小体质不好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因为陈逸从小就敬仰着自己的父亲,他是一直拿着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标杆的,并且定下了超越自己父亲的决心,就是因为这样的想法,陈逸才会在最后家破人亡的时候,最后实在受不了就死去了,才让我们现在的陈逸进入了这个曾经无比憧憬但是现在拼命想逃离的东汉末年。

陈逸要是从童年上来说的话,他的起跑线比起一般人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在那个当官靠举荐的年代,陈蕃只要不去世,陈逸在昏庸无能也能够在朝中混一个很好的职位,我们看东晋王谢两大家就能看出来,在最后的时候王谢两大家的子弟就算是天生弱智也能够得到官位,而很多有才能的人一辈子都只能老死于林泉之间,不过天地一线间,陈蕃因为诛灭宦官这件事情发生了问题,反被宦官所害,满门诛杀,陈逸成为了一个处处被人通缉的罪犯,地位一落千丈,从人人追捧变成了人人喊打,你现在来看出身真的那么重要吗?项羽和刘邦的出身差距多么悬殊,一个是王室贵族,一个是乡间的地痞无赖,但是最后一个雄霸一时的西楚霸王只能落得乌江自刎,但是那个原来的乡间无赖却在众人的跪拜声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天在上地在看,人在当中,俗话说头上三尺有神明,人要学会弯腰低头,同时要认清自己的不足和长处,人要知道怎么往上走,也要知道那天万一掉下来的时候怎么保护住自己而不是粉身碎骨,以伤换伤的打法也要知道用自己的不致命地方去伤到对面致命的地方,要不然的话那不就是自寻死路了吗。我举一个武侠小说的例子——天地同寿。

《倚天屠龙记》中有招数“天地同寿”,虽属武当派剑招,却不是张三丰所创,乃是殷梨亭苦心孤诣地想了出来,本意是要和杨逍同归于尽之用。他自纪晓芙死后,心中除了杀杨逍报仇之外,更无别念,但自知武功非杨逍之敌,师父虽是天下第一高手,自己限于资质悟性,无法学到师父的三四成功夫,反正只求杀得杨逍,自己也不想活了,是以在武当山上想了几招拼命的打法出来。殷梨亭暗中练剑之时,被师父见到,张三丰喟然叹息,心知此事难以劝喻,便将这招剑法取了个“天地同寿”的名称,意思是说人死之后,精神不朽,当可万古长春,实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悲壮剑招。但是这招更应该叫同归于尽,不过像我能够起出远桥、莲舟、岱岩、松溪、翠山、梨亭、声谷,这样好听名字的人,招式名字怎么会叫同归于尽那?

之所以提这个例子都是有伏笔的,我是一个喜欢挖坑而且明确告诉大家那个是坑的良心小写手,顺带一提,前面有老多坑了,不知道大家能够找到多少,不过无所谓了,反正挖坑就是要填的,那咱们就再来一个。

就在魏延和典韦又过了一天以后,胡广总算是好


状态提示:第二十六章 今天的标题君回家过中秋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