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真的会输?”一直关注欧战战局的封国柱不太相信德国会输。
“会的。算一算实力就明白了。霸占了海洋拥有无尽资源的协约一方不过是暂时被动,时间愈久就对同盟一方愈加不利。如果西欧战局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法金汉的日子就难过了。德国估计会换马,论地位肯定是兴登堡上位。兴登堡对东线熟悉。一定会和鲁登道夫商议先解决俄国。英国人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不能让俄国垮台。他们必须熬过这段最艰难的时间。如果我们派出的远征军发挥关键作用,我们在战后的话语权就多了,不止是收回租界那一点权益。关键在于战后东亚乃至亚洲的主导权归谁?我们还是日本?这事关我们实现工业化的大局。”
“听顾维钧讲,美国国内反战情绪极浓……”
“德国会配合美国的。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英国的海洋优势了。德国公海舰队打赢英国大舰队的可能性极小,只能用潜水艇战略。这样就会惹恼美国。因为从现在起,美国已经公开地出售战略物资给协约国了。战争财是最容易发的,美国大财团,比如摩根、杜邦等财团不会放过这个发财机会。而且美国买了不少的协约国战争国债,协约输了,那些国债不成了废纸?你放心好了,这个结果不会错的。”
“那我们派出的远征军就很重要了。”封国柱想了想。“司令,你准备派多少部队去?”
“你的意见呢?”
“我看不能太少。少了不发挥作用。欧战的情况我了解一些,军情局的材料我是每期都看的。我觉得至少要派三十万人过去。那样才能控制某个战线。”
“是这样。涉及到部队的选调、组成后勤等一揽子事,你目前是唯一的元帅,司徒、明远见了你还得敬礼呢。你要考虑一个意见,包括调那些部队,如何编组。”
“明远是我的老上司,他的礼我可当不起。选调部队总参一定有考虑。你准备让谁挂帅?”封国柱终于问到这个关键的问题。
“这个,你说说你的想法?”
封国柱咧嘴一笑。“我去如何?”
“你当然有资格去。但我不太想让你去。”
“为啥呢?是不是延冰他们闹腾?”
“闹腾什么?闹腾元帅肩章?国柱,当初跟我打天下的几个老兄弟,最具带兵才能的是鲁山,可惜天妒英才,太可惜了。冯仑打仗的本事是有的,野心毁掉了他。剩下的几个,因为是陆战,也就是延冰、明远、大寿和司徒了。蓝心治吴念他们几个资历差一些,统帅全军在威望上有所欠缺。你的长处在猛,执行命令坚决,但缺少政治上的考虑,也缺少用智。山东一仗你是前敌指挥官,但总体战略是大家制订的。这个不错吧?延冰打仗有韧性,明远顾大局,大寿配合鲁山在东北搞的不错,却没有独当一面的实际经验,司徒善谋划却缺少实际带兵的履历。其实范德平也是适合带兵的,但他有毛病,所以我脱了他一半的军装。这次挂帅出国,也就在你,明远,延冰和大寿中选了。具体是谁,我还要想一想。”
封国柱因山东战役的战功晋升元帅,引发了几个人的嫉妒。他是知道的,特别是叶延冰,中央军区基本是叶延冰带出来的兵,却没有捞到这一立大功的机会。军方最高层对于龙谦适机参加欧战的态度是清楚的,封国柱考虑,龙谦八成会派叶延冰挂帅了,“司令,我们几个都是跟着你过来的,谁去都无所谓。但因为是出国作战,事关国家的声誉,万万不能输,一败就不得了。”
“你说的对。国柱啊,我不知你想过没有,我们走到现在,一是不容易,幸赖大家团结一心没有犯大错误,也赖国内国际局势给了我们机会。其实就本领而言,我们都差得远。就打江山的艰难困苦,我们对照中外历史也不值一提。所以要时时谨慎才行。你们几个已经是军队的核心了,是军队的主心骨,不能出岔子啊。你曾经说过,只要蒙山军在,政权在。这话一点不错。但治国不能只靠军队,我们从蒙山下来的就那么点人,而且还七长八短,良莠不齐。怎么能不吸收天下英才进我们这个团队?当初石大寿是官军,梁华达、司徒均、瞿鸿翔、韩子英等人都是。方声远、洪粤诚也是后来加入的嘛。端方升允是满清高官,段祺瑞、王士珍、唐绍仪、冯国璋、陈宧、曹锟、吴佩孚是北洋系,伍廷芳、蔡元培包括跟我来西安的刘道一是民党,张作霖、汤寿潜、汤化龙、唐继尧是地方实力派,现在不都是我们的战友了?如果没有他们,光靠蒙山下来的老兄弟,能撑起这么大的摊子?”
“那是司令气度大。大寿他们早早投靠我们,怎么能跟王士珍一伙比?方声远洪粤诚也就罢了,顾维钧这伙人年轻,没来得及站队,自然愿意在蒙山军大旗下做事。但我总觉得满清及民党那帮人还是不那么靠得住。今年下半年总统换届,听说竟有人公开准备取代你,这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