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玄幻奇幻>笔下转生>第四十三章、庠序论学 下

“吾之为学,其道有六,曰勤,曰专,曰谦,曰定,曰亲贤尚能,曰博积而上达。”

学宫广场,梧桐树下,郑节缓缓开口,用略带着沧桑感的嗓音,向周遭围坐的众人道出了自己的答案。

“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克勤克专,方得始终。闲散如酒,久食难寸进,业精于勤,不索终无获。俗谚有云,不一于事者,常不能两隆;猎逐二兔者,终难得其一。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鼫鼠有五技,飞不能及檐,缘不能穷木,游不可渡谷,穴不得掩身,走不能先人,技技不专,时时见穷。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抵于埃土,下达于黄泉,业精一技,则往来自若。是故,君子为学,贵乎于一也。”

“为学之人,当以谦逊为先,天地奥妙,人难尽知,故先贤学无常师,以人为师。世间之事,识其一者众,知其二者少,而明其三者,就更少了。然则,今世之人,好以误知为有知,以小知为大知,不思精研,惰于勘问。不求甚解者,好为人师者,屡以其二而教其一,自以为是焉,却使其三之情,石沉大海,竟乃无人知之,此诚为学之祸也!且更有甚者,识其二,便斥其一,岂不谬哉!即便是圣人先贤,犹需常常自省,遇到疑惑也会去请教他人,更何况是常人呢?所以,为学者须谨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常怀谦逊之心,敬尊达者为师。一个人所追求的,应为知识,而非虚荣。”

“行百里者,常半于九十,此具言末路之难也。百里之行,尚且如此,学海茫茫,一望无尽,就更难保证人不会半途而废了!一个人如果没有定心定志的话,从学是难以有所成就的,学一阵又停一阵,最终也只不过是沦为一个庸人罢了……”

谈起做学问,郑节老师顿时变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起来。但是,这些讲解对于郑和而言,却并没有什么新奇的感觉,即便是周遭聚精会神地听讲的众人营造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氛围,也依旧不能对他产生一丝一毫的影响。为人为学的道理,总是相似相近的,如果不细细分辨,就会使人觉得重复和啰嗦,心浮气躁的人是难以察觉到其中真意的,而郑和,恰恰就是一个囫囵吞枣,一贯只看表面的家伙。

“在南方的大泽里,有一种鸟,名曰蒙鸠。此鸟以羽毛为巢,靠着毛发编织成型,然后将编好的鸟巢系在芦苇之上。等到大风一至,芦秆被风折断,巢就会随之坠毁,鸟蛋自然也就全部摔烂了。这并非鸟巢做得不够坚固,而是因为它所依托的地方不合适。西方的虢国,有一种名叫射干的草,它生长在高山上,茎长只不过四寸,却能够俯瞰到百里之远的地方。这并非是因为它生得高大,而是因其生长的地方使它能够如此。”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一旦浸入过了臭水,人人都会避之不及,这并非是艾草本身不香,只是因为被臭水浸泡过了的缘故。所以,君子定居时,定要谨慎地挑选好地方,交友时也定要同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交往,以此来防微杜渐,保证自己的中庸正直。学者,莫便乎于近其人,世上没有比接近良师益友,积极向良师益友学习,更便捷的学习途径了!《礼经》、《乐经》虽然法度严谨,但却过于疏略;《诗经》、《尚书》里蕴含着古朴的智慧,却并不贴近现实;《易经》中隐含着微言大道,却又不够亲切详实;而效仿良师益友,聆听君子的学说,却可以使我们养成崇高的品格,获得全面的知识,进而通达世事,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益友更便捷的途径了。”

“累积尘壤,可为高山,汇集细流,能就深涧,高深的学问,同样需要久积而成。多学而后能识,识而后能思,思而后得理,理通神明,终可达于道。‘博闻以广积,下学而上达’,此乃为学之要……”

等到郑节一番长篇大论下来,阐述完了自己的为学之道后,郑和已是昏昏欲睡。就在他将睡未睡之际,一直静静坐在其左首的佀通,起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同时也彻底惊醒了睡意渐浓的郑和。

“老师,那么一个人学习的目的,又应当是什么呢?”佀通恭声问道。

郑节看了看提问的弟子,目光中流露出欣赏之色,惊醒的郑和也瞥了眼提问的佀通,心头暗暗闪过一丝不快。

郑节答道:“知识学问,往往是为了志向和目标服务的,而志向、目标又因人而异,所以,每个人学习的目的,自然也就不同了。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与困惑,对学问的追求不可改变,这种志向应该是相同的。我希望,大家能够确立这一点,并最终能成为有德识,有本事的人……”

宣讲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日头渐渐西移,广场上离开的人也越来越多,但郑节并没有受到影响,就此停下,他的宣讲仍然在继续。

太阳移过了东南方向的时候,一个分外显眼的人来到了广场。随着此人的到来,人群的目光焦点也从郑夫子移到了他的身上。

那人约有七尺来高,大眼浓眉,生了张黑红的方脸,一身野人打扮,手里拄了根木杖,背后还背了个破包袱,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这人的衣裳半旧不新,仪表打理的还算整洁,但这依然掩盖不住其身上寒酸的气息。

拄杖直接走到郑节面前,他开口问道:“您可是伯维夫子吗?”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庠序论学 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