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远东野望1930>第一章 最后的挣扎

今年年初,日军大本营再次抽调关东军13个师团赴太平洋战场,日军为集中兵力进行本土决战,又从关东军抽调7个师团和所储备的近1/3战略物资回日本本土备战。

就现在驻扎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人数上,还有正规军队65万余人,地方警卫部队的18万余人,加上伪军的20多万部队,总兵力还维持在一百万左右。

从九一八事变到今,已经过去了十来年,日本大量的移民,这边基本上和他们的本土没有多少差别,也就是说,进攻这里,陆铭等人指望能得到地方上的支援很少。

虽然有很多的抗日武装在这边活动,但是都没有形成规模,关于这次行动,陆铭和他的指挥部那些人,必须要考虑到一切的困难。

另外一个是补给的问题,一万多里的补给线,想要维持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对陆铭等人来说,这次决战,必须一次打垮对方,不然一拖,他们就马上会变得很被动。

对于这次出动多少兵力的问题上,大家的意见也很不统一,年纪大点的,如杨杰等人,希望这次尽可能的出动所有机动部队,才比较有把握的击败对方。

而以孙立人等人的少壮派,却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按照以往的战例,有四十万左右的军队,就可以消灭对方。

盟军方面,也针对这次行动,参谋部根据日军的兵力和部署,认为没有1百万军队,是打不赢这场战争的。

李秋这段时间整抓紧收集东北的情报,不过了解的越多,越发的感到这场战役的艰难。

和岛屿作战不同,东南亚这边,日军在这边呆的时间毕竟比较短,地域也小,日军的补给也靠外面运来。

东北那边完全相反,日军不但有基础,还有自给自足的补给线,防御体系同样非常完备,战斗一打响,就是硬仗,很难做到投机取巧。

盟国那些领导人自听说陆铭提出准备出兵东北时,就特别的关注这件事,如果有他们牵制关东军主力,太平洋战场的压力自然轻松很多。

所以对陆铭的支持上,美国这次是真正的做到了只要你能提出,我们就会支持的举动,即使是最关键的一环补给问题上,美国这次答应,由他们来全力负责。

盟军基本上全面有了制海权,航程虽然比较远,对他们来说,只不过麻烦一点,这点麻烦比起那付出的生命代价,就不算什么了,当然,这也只有美国,才有这样的观念。

陆铭在考虑长期维持补给线和一次投入这点上,还是倾向于后点的,他更希望能一次做好准备,这样可以放心的和日军打一仗,不是自傲,这些年来的发展,他有信心不会输给日军。

关于这次人数上,陆铭决定奉行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的观点,准备出动的兵力在三十万到四十万左右为准,这个人数,不包括后勤人员。

这些军队,由第一、第二、第三集团军,装甲集团、重炮集团、空军二个师等组成。

三个野战集团军参加这次行动的人员是从这50多万军队中挑选出三十万,由陆铭担任总司令,杨杰担任总参谋长,李秋担任副总司令。

海军方面陈绍宽、空军方面罗擎天、装甲集团军邱清泉、第一集团军司令王大牛、第二集团军司令乌福通、第三集团军司令孙立人。

盟军方面,这次出动一个特混舰队配合陈绍宽的海军,并负责全部运输部队的船只,补给方面,盟军也答应,一次性的准备这几十万大军三个月的消耗。

因为弹药方面不需要盟军负责,所以这次盟军只需要准备那些生活后勤方面的补给就可以。

大概的计划制定后,陆铭等人马上投入到行动中的计划来。

这次行动,保密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前期,非常的重要,对这个计划,南京方面只知道一个意向,具体的行动在什么时间发起,准备从什么地方开始,在试探出委员长不愿意合作后就没有再和他们进行沟通。

司令部作战会议室,杨杰拿出最新的一份行动计划,向大家进行解说。

“根据陆总司令的指示,总参谋部的部署,我们制定了最新的作战计划;”

“首先,关于登陆地点的选择上,我们一致认为青岛最合适,为什么选择在这里,首先,我们的舰队不需要冒险接近日本本土,再者,可以借此短期迷惑日军,让他们以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华北日军,借此掩护我们的突袭部队。”

“虽然我们很有信心打赢这一仗,但同样需要考虑后路,青岛这边很适合,可进可退,还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点,关于青岛作战的问题,参谋部已经有详细的作战计划,到时会发到各参战部队的手上,你们抓紧熟悉自已的任务。”

“第三,可能也是各位最想知道的消息,就是关于北平和天津打不打,怎么打的问题,这点上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打,肯定要打,而且这次,我们就是要首先击溃日军在华北的主力那三十来万军队。”

大家听到后面越来越激动,这次司令部真正的是大手笔,这次行动,是准备横扫而过,全部消灭在华日军主力的。

对这些军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亲手把日本人赶出自已的国土更有意义,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他们将对这些侵略者们最后的一击!

陆铭这边在准备时,盟军的空中轰炸一直没有停止过,而日本,他们在菲律宾全部被盟军收复之后,也做着全面保卫本


状态提示:第一章 最后的挣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