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东线的苏联军队已在北起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之1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反攻,其前锋已渡过奥得河,距柏林东部只有60公里。
在欧洲西线,美英盟军基本上粉碎了德军在阿登地区发动的最后一次反扑,兵锋直抵莱茵河西岸。法西斯德国崩溃在即,反法西斯盟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指日可待。
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的形势却让人颇感艰难。虽然美军及其盟军从1943年5月起,就开始从北、中、南和西南太平洋等方向对日军实行逐岛争夺的反攻作战,并且通过卓有成效的作战正一步步地逼近日本本土。
但在太平洋战场上已处于绝对劣势,完全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的日军,仍和美军逐岛展开争夺,致使战事异常惨烈,双方都在漫长的岛屿争夺战中损失惨重。
从各个方面反映的信息都是美国的政界和军方人士深信日本在这场战争中败局已定。
但在亚洲太平洋战场依然严峻的形势也同时使美国感到:“前往东京尚有一段艰难与漫长的道路。
击败德国并不意味着对日战争的结束。相反地,美国必须准备在太平洋从事长期与代价极大的斗争。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美国的军事领袖们在筹划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作最后的进攻,为了尽快结束太平洋战争,都迫切希望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
盟国的巨头们希望组织起来开一次会议,讨论加快战争进程,和战后问题的处理等。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分蛋糕之时,几大强国领导人都清楚,这一战之后,会有一段很长时间的过度和平静发展期,眼前的利益分配,代表着以后全球的发言权。
美国更希望苏联早日出兵满蒙,进一步削弱日本的战争潜力。塞班岛的血战,让美国看出了以后的艰难,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岛而已,就伤亡了那么多人,后面还一大群的岛屿。为了报复,同时也为了检测,塞班岛南部机场这天集合了55架b-29,在引航飞机的带领下,夜间飞向了日本本土。
在天亮时,轰炸机群出现在了日本本州岛的上空,就在人们还没有起床时,整个城市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浓烟和大火淹没了这座城市,警报声中,爆炸一阵接一阵的响起,这是盟军飞机最集中的一次轰炸。
目标中的几个工厂全被炸成了废墟,原来的繁花成了满目疮痍,等日军飞机赶到时,机群早已经离去。
盟军指挥部看到照片上的这个成果时,一扇新的大门打开,让盟军对日本的战略,多了个可以选择的战术。
占领马里亚纳群岛的作用已经证实,盟军指挥部决定,半个月后,全面发起包括马里亚纳群岛、婆罗洲等地的全面进攻,用一到二个月的时间,从根本上消灭这里的日军主力。
陆铭这个时候,已经拿到了一份杨杰等人制定的最新计划,整个计划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在战役发起之后,迅速分割日军在婆罗洲上面的主力,不让日军有集结一起的机会,这个行动,先不以消灭对方为目的,只要抢先卡住日军退路,就是胜利。完成这一步,再就是第二步的计划,这个时候的大部队才开始登陆,然后集中主力,尽快的消灭日军。最后,对一下非常难攻击的地区,陆铭的看法是困,直接困死日军在这些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