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各时代代表性文化作品,大概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代网文(咦?有这条吗?)。看看这条演进线,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形式越发立体、表现手法越发复杂、传播方法和作用范围越发亲民越发接地气。
唐诗,文人的游戏,不读书的都靠边站,没功名的全玩不起。会吟几首诗,那是高端文化人的象征。边塞诗,田园诗,忧国忧民,君王天下事。
宋词,既是文人的游戏,也是这个时代写作“演员”读作“妓-女”的工作者们喜爱的工作道具。连词加调,又说又唱,顾客高兴她们也开心。文艺开始多媒体化,与人民基层开始靠拢。豪放派,婉约派,事事关情,望北盼国兴。
元曲,开始走上草根路线,文艺立体化进度进一步加深。唱念做打、舞台表演,元杂剧为后来百花齐放的戏剧奠定了基础。各种角色粉墨登场,平头百姓都能看个热闹。题材也开始有家长里短、婆媳妯娌的元素。
明清小说,这个更不得了。或有刘皇叔龙气附体,或有宋押司纠结刁民,或有贾宝玉万花迷眼,或有美猴王上天入地。更不用说还有被开了都市主角模板的《西门大官人高清种-马》,以及开必死lag先河的一代洪荒流始祖大作《道友请留步,猜猜谁先死!》系列长篇。
小小的舞台已经容纳不了越发辽阔的脑洞,创作者纵横的思绪已经到了开天辟地的地步。而作为受众。哪怕贩夫走卒。都能神神叨叨的讲一段以娱乐身心。
至于现代网文嘛……大伙都比我懂,就不啰嗦了。
总之,艺术形式越亲民,则流传范围就越广。而作品质量越高,则越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雅俗共赏这四个字很难,但若真的做到,那生命力才叫奇强。
而在这个还只会让“演员”弹弹小曲、唱唱小调的年代。搞些舞台、配乐、布景、排演都达到了电影级别的舞台音乐剧?结果只有两个字呵呵……
所以天人歌舞团红了,爆红。
这种红,有一明一暗的两条战线。
明红红在茶馆、酒肆、街道,红在往来士子、贩夫走卒、三姑六婆的口中。这种红,好坏夹杂,毁誉参半。而且随着越多的人知道歌舞团的存在,就有越大的反对声音袭来。就连秦楼楚馆中那些老-鸨和龟公,也对歌舞团不屑一顾。在这个只有风尘女子才会卖唱卖艺的年代,天人歌舞团想卓然不群。几乎是不可能的。
众口悠悠,就像现在的网络喷子,谁都不在乎这歌舞团到底是干什么的,谁都不关注歌舞团到底表演了什么节目。只要有让自己觉得扎眼的东西,他们就会火力全开、之乎者也的怒喷。所谓的众口铄金、人言可畏,整个社会大部分人都仿佛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对歌舞团的存在都抱持着一种否定、拒绝、轻蔑、不屑的姿态。
面对此情此景。凰天团长开办了员工恳谈会,进行心理疏导。
“这种小事管他作甚,咱们搞艺术的,就是要有作死精神。那些乱七八糟的杂音,就当是一坨鼻屎,抠一抠挖一挖搓成一团,啪,弹到他们的嘴里去就好了。”杨导演言辞恳切的对歌舞团全体成员开展了“论持久战”重要讲话。她亲切接待了歌舞团员,拍了拍她们的肩膀,并语重心长道:“今天他们冠冕堂皇、指手画脚。但同志们要记住一句话:照死里揍,瞧他们皇冠掉不掉;大耳刮抽,看贱人还能怎么笑。他们本就是一个屁,只要咱们掀起风暴。”
员工恳谈会之后,又开了老总峰会。
后土团长表示了对当今社会舆论大潮的担忧,而凰天团长则智珠在握、胸有成竹:“甭怕,哪个红团没人喷呢。而且,真正叛逆的熊孩子们越是逆流,越狂奔。”
正如团长所说,与明线上的风风雨雨不同,暗线上红的更隐秘、更火爆、更纯粹一些。它红在了闺阁之内,在小姑娘小媳妇的圈子里悄悄流传。如同某种病毒,在悄无声息、不惹人注意的暗暗传播着。
某豪门后院中
“云落姐姐,小妹来找你玩了。”柳称心兴致盎然的与一位锦衣丽人寒暄两句,便齐齐进了亭台水榭九曲拱桥的后院。很显然,柳称心时常来此处走动,此家的家丁侍女对她也很熟悉,迅速摆上了她喜欢的瓜果点心。
那锦衣丽人姿容华美,身上自有一股大家风范:“称心妹妹眼角带笑,似有好事,可是想与姐姐分享?”
“什么都瞒不过姐姐啊,小妹前些天正是遇到了好事。”柳称心拉起锦衣丽人的手,兴奋道:“前些日子,梧桐船如期而至来到家门口,小妹心下好奇便前去观赏。百闻不如一见,小妹一见之下大为惊佩。那歌舞团决然不似街头巷尾的闲言碎语所说那般不堪,乃是一群志趣高妙、才情绝世的妙人。”
“才情绝世?”锦衣丽人一直表情平淡,但听到这个词之后却似乎来劲儿了:“到底怎么个绝世法?”
一提到这个,柳称心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了当日见闻……
《倩女幽魂》第一幕
场景:郭北县
主要角色:宁采臣(郭襄饰)
情节:宁采臣讨账不成,身无分文,只能夜宿兰若寺
团长注解:男主角在设定上是个二十上下的柔弱俊书生,郭襄刚好合适。让这个天香级美人来反串宁采臣,就是为了先声夺人。一露脸,就要用颜值抓住观众的心。
完成度:合格。郭襄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