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逆流伐清>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京,南京
清朝大官多。看你们自己的能耐。而在后续部队中,又抽调了其他两军的火炮和炮兵予以配合,以增强战力。

三支突击队皆是各军精锐,每支队伍是五百人,冒着灰尘冲进城内。缺口处的清兵非死即伤,根本没组织起抵抗。突击队立刻分头向市区杀去,分别抢占城北制高点鸡笼山和鼓楼岗,以及太平门。

除了抢占要点,迅猛突进,为后续部队入城展开创造有利条件。也是突击队的任务之一。

缺口两侧城墙被占领,入城通道已保无虞;明军继续涌入,已是第十个五百人队;鸡笼山和鼓楼岗被抢占,突击队正杀向小营……

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在南京城内蔓延、扩散,初升的太阳在背后射出红色的光芒。笼罩了这座在战火中颤栗的古城重镇。

城陷矣!朱永兴放下了望远镜,直觉得手心冰凉,竟是紧张加激动,出了不少的汗。

南京的得失,在军事上实是一着要紧的棋子。南京素来有“襟三江而带五湖,包东吴而连北越”之说,它是水路咽喉,扼长江、运河交汇要害。北可截断京师粮道饷道。等于切断血管;西可纵横长江,择地北渡。

而南京一失,江浙的清军便如瓮中之鳖。再难逃出生天。南方绿旗必然降者如潮,反正投诚者层出不穷,剩下的满蒙八旗和汉八旗,以及北方绿营,算起来也就剩三万多人,除了覆灭。再无其他结果可想。

失去了大江以南的清廷,自入关之后便战事不止。又在这三年里被西南崛起的明军折腾得够呛。拆东墙补西墙地忙活,估计剩下的家当也不多了。

“殿下。叙国公来报,殄字突击队斩杀江苏巡抚朱国治。”一个亲卫展开军报,念给朱永兴听。

“哦,这么快。”朱永兴淡淡一笑,说道:“传孤谕令,殄字突击队首建一功,每人赏五两银元。”

原来,朱国治被炮声惊醒,得知明军杀进城来,立刻面无人色,急忙坐上四人抬轿,由数十名清兵开路,逃往满城。可驻守在满城的柯魁,却不愿打开城门接待他,并且教育批评他不该跑到旗人的地盘,应该组织百姓抗击明军,守住外城,好自为之。

朱国治别无良策,只好命令轿夫抬着他四处逃窜。逃到小营,正好碰上明军的殄字突击队。护驾的清兵一哄而散,轿夫也把轿子一丢,扔下朱国治走人。明军抢上前去,结果了江苏巡抚的性命。

在很多清宫戏,甚至在《康熙大帝》的书中,都把朱国治说成是一个忠臣,将他描绘成清如水明如镜,气死海瑞羞死包公的正义形象的官员。但在历史上,朱国治属汉军正黄旗人,在任江苏巡抚期间搜刮无度,人称“朱白地”,先以抗粮为名,制造江南奏销案。又在哭庙案中,罗织罪名杀害苏州金圣叹、倪用宾等人。

就是这样一个死心塌地的为清廷从事聚敛,对疑似反清的言论和思想则毫不犹豫地残酷镇压,明目张胆地收受贿赂,肆无忌惮地克扣军饷,在民间获得了“朱白地”称号的王八蛋。历史上被调任云南后,三藩之乱时,痛恨其入骨的吴军士兵将其杀死,其肉分而食之,可谓是尸骨无存。

但朱国治这种对与汉人反抗者不共戴天的情操深深感动了康小三,为了表彰他对清廷死而后已的忠诚,清廷为其著书立传,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全天下宣传他的事迹,上升到了忠良楷模的高度。流毒遗传,直到现代的很多时候,朱国治依然是以圣贤面貌出现在书籍和银幕上,在信息发达的社会,实在是令人不解。

比如在那个幻想着要再活五百年继续制造文字狱,继续压迫汉人的《康小三大帝》中,朱国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朱国治义正辞严地拒绝吴三桂的劝降,痛斥其分裂国家(当时有这样的名词和概念吗?)的反动行为,向吴军官兵高呼满汉平等口号,慷慨就义、含笑而逝。

嗯,在朱永兴这个时空,朱大汉奸死得快,死得窝囊,丑陋的人头被挑在高竿,成为明军士兵炫耀功绩的饰物。

城中战斗依然在持续,入城明军已经完成了初步展开,而其他地方的清军纷纷被调来堵截。明军顶着清军的顽抗。用火炮、火枪形成强大火力,稳步向前推进,速度有所放缓。

东边不亮西边亮。城北的攻势虽然遇到了点阻力,但却为城南的攻城创造了机会。

城南的破朔军,乘着城上清兵被抽调去北门的空档。借着“城破”传言带来的恐慌气氛,实行多点开花的策略,带兵广架云梯,杀上城墙。城上清兵顾此失彼,被明军分割斩杀。

在通常的攻城战中,老百姓关门避险是应有之举。但此次城破的消息一传开。很多老百姓便扒门偷看,期盼着明军快点占领南京。

从南面杀进城去的破朔军,只是略一发动,城中居民立刻积极响应,不惧危险。奋力搬开堵塞城门的土袋、砖石,打开城南的聚宝门、水西门。接着,城西的汉西门也被打开,大队明军随即杀进南城,向城区推进。

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有很多,但就短期决战而言,决定因素无外乎四个方面:一是军力,即军事实力和军事指挥;二是人和。即民心向背和民意倾向;三是天时,即气候条件和决战时机;四是地利,即自然条件和山川地貌。

在这四个方面。明军几乎全占。城内居民更是不仅出力,而且自告奋勇,充当向导,引领着明军向城内各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京,南京--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