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领先四十年>第七章 公路开工起波澜

和风的建设如火如荼,自然就催生了本地建筑业的发展。

去年底,建委主任张卫星大刀阔斧,在和风成立了四家建筑公司,分别在县城、和什托洛盖、布斯屯格和夏孜盖。

而今年年初,又有两家建筑公司冒了出来,就是目前公路建设最繁忙的积海工业区与一八四公社。

在巫山的心里,对和风的远景有一个规划。以县城为政治、文化、旅游忠心,和什托洛盖是商业中心,积海自然就是当之无愧的的工业中心。一八四位置独特,从庆禾、福运经过这里,要比绕道百屯近两三百公里,是和什托洛盖以外的另一交通枢纽。

还只是因为目前北疆的交通不发达,要是铁路修建起来,经过夏孜盖和积海,这两个地方会因为火车站的修建带来另外的机遇。

这次自然不可能是巫山一个人过来查看的,毕竟去年已经兴师动众,让地委领导过来剪彩竣工仪式。这次和风县委常委们过来,其实就是参加道路的动工仪式。

有了和风的支持,地委财政上再拿出一些钱,每个县自身筹集了一些。

所以,到了今天,欧洛泰地区没有一条路说要举行什么动工仪式。

每一个县甚至在每一个公社的每一个村子,都在修路,也没有谁好意思说什么动工仪式,大家埋头做事情就好了。

苏太斌在一众常委里应该是最高兴的,他原本对巫书记就感觉很不错。能在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就敢大手笔拿出钱来在国家级的媒体上打广告,这或许就是当初他抛弃京城的生活,甘心情愿到和风任职的原因吧。

不仅如此,苏太斌也是一个有大决心的人。一不做二不休,通知回和风上班,把妻子王应凤和子女苏蕾、苏磊都接到和风。这也让巫山高看了一眼,对他更为器重。

哈斯琪琪格担任宣传部长的时候,一切都是县委书记出主意,她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尽管她的学历比苏太斌还高,可惜不管是阅历还是眼界,两个人压根儿就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苏太斌一到任,看到和风竟然还没有电视转播塔,马上就向县委打报告。在赛尔山上兴建了和风自己的电视转播塔。

电视,对于和风人还是一个新兴事物。

由于可拉马伊的工行与建行在和风早就开出了可以贷款买房的先例,欧洛泰的银行毫不示弱,贷款范围扩大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电视。

在如今和风县。尽管不能说家家都有电视,普及率连沿海都望尘莫及。

不说其他的。就是和风卖出去的电视和卫星接收器那种锅盖一样的东西。连巫山都不禁咂舌,差不多一个亿了。

全国各地的民工涌入欧洛泰地区,和风县是最集中的地方。

今天,当人们走到大街上,就如同几十年后另一个时空里,旅馆的门上写的是有wifi。而现在各家旅馆的门上贴的本旅馆有电视且有带电视的房间。

尼玛,电视是个好东西呀。想不到在这穷乡僻壤,连京城宾馆里都没有的东西,已经出现在和风的小旅馆里。

除了赛尔山上的电视转播塔。在一八四公社那边又修建了一个。因为一八四本身就离县城比较远,一八四公社的耕地面积,比没合并前整个县的都要多。

而且毗邻积海工业区,这个和风目前富人最多的地方。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其他地方的城镇居民或者农民还在为贷款绞尽脑汁,是否真的从银行贷款买一台电视什么的时候,积海工业区的电视普及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家里的自行车什么的,人手一辆。稍微有钱的人,都开着摩托车。

你还别说,当时巫山差点儿就动了让炎黄开设摩托车生产线的念头。后来转念一想,老家山城那边,才是我们国家的摩托车生产基地。特别是在大批军工企业转为民用企业以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配件厂家。最后还是熄了这心思。

苏太斌为人处事,不是仅仅到过乌市的哈斯琪琪格所能比拟的。听说泽真高娃是孟和的对象,马上就让她当上了广播站站长,虽然没有任何品级,却自然而然拉近了和巫系其他人之间的距离。电视台台长,他还兼任着,因为和风本地暂时还找不出一个,都是外行。

有了外来人才的激励,和风本地的人身上有了压力,好多人都脱胎换骨。

譬如曾经的农机局长姚志远,当然,他的转变也是因为四处去挖人,开阔了视野。

如今的姚志远,踌躇满志,身上看不到半点曾经的颓废模样。

一身合体的华服,皮鞋擦得铮亮,率领着工业区的大小头头们过来迎接。

“老姚,现在越来越精神了!”巫山哈哈大笑着走了过去。

“这都是书记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姚志远的脸上满是真诚:“要不然,不要说我姚志远,就是整个和风,也不晓得到猴年马月才可能出现这种盛况呢。”

这话一点儿都没吹牛,在西北缺水的国家级贫困县,突然出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和风人感同身受。好多人知道后不仅恍然大悟,这样也行?

“老姚,太谦虚了!”巫山握着他的手,拍了拍他的后背:“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和风集体领导的结果。没有大家的努力,我啥都不是!”

开工现场很是热闹,因为积海矿区本身就是目前和风人口最多的集镇。以前人口都在五千人以上,现在更是超过了两万人居住在这里。

状态提示:第七章 公路开工起波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