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田龙说道,“现在已经有人这么说了,虽然只是偶尔的支言片语,让我听了也觉得不舒服。为村里做了不少事,却落得个被人说闲话的下场,我们心里也觉得挺不值的。”
王大勇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也不要顾忌太多,否则就不用做事了。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该做的财务公开什么的,一定要做好,至于那些不着边际的闲言碎语,也顾不了那么多。如果让我听到有谁乱传谣言,我整治不死他。”
事情基本定了下来,村里的可耕地,除了村北的北岗和村东的一片与村子紧邻的传统自留地以外,全部纳入农业合作社中来,总面积是820亩。村里不愿入社的土地,转移到村北的北岗,村东的自留地仍旧按原来的样子保留。
北岗一共有不到一百亩地,除了十几家的大棚占用了四十亩以外,其他土地可以考虑分给各家或整体外包。最后征求村民意见的时候,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部分人希望把这部分土地分到各家耕种,每年可以收获一些粮食自己吃。大部分人却不想种这点地,这些土地一共只有几十亩,分开后每家只能有几分地,一年四季忙下来,该做的农活一点都不能少,收获却没有多少,不值得。
最后在村民大会上讨论的结果是把这部分土地整体外包出去,所获利润作为村里的福利,每年发放。
当时在会上,就有人提出承包这部分土地,但给出的承包款让大家不满意。有田川双800的费用在前,一般人包地的收益都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平,付完承包款,不仅不会有利益,还可能会赔钱,谁干呀。
开村民大会的那天,田川因为学校开学,已经去了京城,并没有在场。后来王大勇在电话中和他说起这件事,田川说道:“我暂时也对北岗那块地没有具体的想法,暂时也不想包。”
那块地一共有50亩多一点,地里散落着一个个的大棚,这些大棚并不像规划好的一样整齐,而是东一个西一个,散乱地排列着,剩余的土地围绕在一个个大棚间,被分割成了一片片不规则的形状,对于耕作十分不利。而且北岗的地势太高,浇水一直是个难题,经常要看天吃饭,雨水好的时候,收获挺不错的,而雨水不好的时候,产量就差强人意了。
后来田川反复地想起北岗的五十亩地的事情,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做为村里旅游采摘的基地,以及他自己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展现在游客眼中的景色未免太单调了些,实在与旅游两个字不符。如果把这块地整理一下,栽上果树和一些花草,围绕大棚的部分也植树进行美化,修建成一个公园式的果林,应该有不错的效果。但这个果林的效益能否支持承包费用和人工投入,还需要进一步测算。另外就是,如果把这里的水果纳入自己的会员销售的话,可能会影响到表哥的果园,也需要注意一下。
在这个问题上,田川纠结了很久,后来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我为什么非要把这块地和自己的基地捆在一起呢?直接建成村里的一个旅游采摘园,把村里旅游采摘项目都纳入进去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