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一百二十章 战原州(五)

天一放亮,完颜娄室便拔营起寨前进三里,在原州城外五百步驻足,排开阵势,准备攻城,战斗依然以填埋护城壕来开序幕,这时正是雨水稀少之时,而原州周围又没有河流,所以这只是个干壕。一队队骑兵鱼贯而出,冒着城头的箭矢将背负的柴草扔进壕沟,几个往复便在壕沟上填出了几条通路。

号角声响起,三千女真兵排成严整的军阵,似风暴一般卷向原州城头,打前锋的正是女真精锐‘铁头兵’他们一个个身披重甲,手持巨斧、长刀,刀枪不入,他们是这个时代兵王,攻城掠地的法宝,从东京到上京、中京,正是他们打先锋冲开了辽军的城防,使辽军最终失败。‘铁头兵’的后边是弩军和骑兵部队,一个是提供火力掩护,一个是破城后冲击城门追杀溃军。

靠近城池后一声号令之下,密集的箭雨就会笼罩了原州南城城头,压的城上的敌军弓箭手不敢抬头。这是女真人攻城惯用的战术,先以弓箭手齐射,再以重甲步卒冲锋,只要冲到城下,那么一般情况下便可宣告城破。但这一次,他们失算了,还未冲到半路,原州城头爆响连连,冲在前边的人突然就趴在了地上,女真人吓了一跳,这还未进入弓箭的射程啊?..

惊诧间,更多的同伴倒在了地上,活女也只是略一愣神,只是对敌人的武器居然能射穿盔甲感到好奇,却并不在意,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要冲到城下那些契丹人就是挨宰的货!他大吼一声高举盾牌,招呼众军向前冲去!

要是党项人或者是完颜斜也。甚至是完颜蒲家奴在这,他们都不会这么做。因为那根本就是送死,可惜的是西夏人和他们是敌人不会告诉他们,而完颜斜也还在忠勇军中做客,完颜蒲家奴正在大营中‘养病’!

随着金军向前推进,城头上的枪声更加密集,他们还浑然不知自己面对的是远比弓箭威力更大和射程更远火器,金军密集的冲锋队形立时被撕得支离破碎,厚重的盔甲难以抵挡火药爆炸推进的弹丸,骄横的女真人遭受了当头一棒。

完颜娄室面无表情的看着战场。眼见儿郎们战死不退,一步一步的冲过了护城壕,云梯和攻城车接近了城头,弓箭手们进入射程便马上开始反击,向城头射出如云箭雨,让人心颤的噼里啪啦的爆响声终于停了下来。他暗舒了一口气,眯起了眼睛准备看那他已经习惯的一幕――城破。

云梯刚刚靠上城墙,一队身背干草的女真勇士立刻冒着城头射下箭雨开始攀登,在尚未登上城头之时便点燃了柴草。向城楼抛草纵火,因为城楼均是木制结构,一旦被点燃立刻就会接着风势蔓延到整个城头。而此时活女命令一队擅射的弓箭手向东南城角射箭,以掩护他带领的一队死兵登城。

这活儿活女十七岁就跟着他爹完颜娄室开始干了。可以说是家传的本事,而且干的一直不错,还得到了皇上的奖赏。所以他十分喜欢这个能给他带来无上荣光的工作。

都说熟能生巧,这攀城的活儿做的多了也一样。趁着原州军的注意力被纵火的士兵吸引,活女绕到了城角。他身背一把大斧。将头盔摘下,这东西好是好,但是有点沉还挡眼睛影响视线。看准了位置,他蹭蹭如同一只灵巧的猿猴攀上了城墙,眼前的情形与自己的预想结果有些差距,城楼没有被点燃。

地理的差异,决定北方游牧民族擅于野战,中原地区的汉族擅于守城。契丹人守城这活儿还是跟大宋学的,可也只学了个皮毛,还不如党项人干的漂亮。而女真人走出东北那嘎达才知道什么是城池,在跟契丹人的战争中也慢慢的学会了城池攻防战。

他们擅于学习新事物,可无奈师傅手太潮翻来覆去也就那么两下子,没有什么新花样,他们攻城也就形成了固定套路,这一上城才知道,只要把毛毡打湿覆盖到城楼上,柴草就无法点燃城楼。就是点着了,边上还备着稀泥,扫把,几下就能将火给灭了,更别说他们那连点油星都没有的干草了。

火虽然没有烧起来,但活女也不气馁,立刻抽出大斧就砍楼柱,想着既然烧不倒城楼,我就将你砍倒。他闹这么大动静,谁还看不到了,原州军的一个弓箭手随手就给了他一箭。活女也是久经沙场了,早练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了,听到弓弦响,眼睛一扫就看到飞来一箭,急忙闪避。

可能放箭的弓箭手是个高手,射出的箭带导航,知道他身穿重甲难以穿透,目标就锁定了活女的手,‘咄’的一声,箭中其手,穿透斧柄,钉于柱上,这不是活报应吗?

名将就是名将,当年夏侯惇拔矢啖睛的一目再次上演,活女左手一较劲,把箭拔了出来,立时血溅城堞,他持斧再战,连劈两个捡便宜的原州兵,大呼过瘾,其勇可谓夺魂摄魄,跟随他上城的军士士气大振,与他上前一顿乱剁。城头上的原州军被吓了一跳,纷纷后退,活女这小子更加来劲儿,拎着斧子追着砍,闹得城上一阵大乱,严重影响了原州军的城防工作。

原州军从上到下很少有人经历过城池攻防战,对这种状况缺乏应对经验,又被活女这不要命的打法吓得乱了方寸,再加上以前的恐惧心理,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逃…

战前根据各自的作战特点,赵信和诸葛泓做了些分工。克虏军装备火器,攻击力强,射程远,所以担任护城壕以外的阻击任务,一旦过了护城壕便由原州军接手,用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章 战原州(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