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五百零二章 不变应万变

肇州原来在三十多年前还是一座叫做出河店的小镇,而它之所以出名是在辽天庆四年久被辽国欺侮早有反辽之心的女真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伐辽先行进攻辽控制女真人的最前哨——宁江州,一举获胜打开了伐辽的通道。辽帝耶律延禧召集群臣从各路调集兵力十万余众引兵屯出河店打算从鸭子河北岸进攻女真军一举消灭阿骨打。

阿骨打得知辽兵集结的消息决定主动出击。他亲率三千七百名将士沿松花江右岸疾走半路天色即晚士兵就地宿营,他辗转难眠想到自己只有三千七百人却要面对十万辽兵要想获胜必须出其不意发起进攻。在全面分析军情后他认为想活想胜今晚必须动身连夜渡河奔袭辽军。

当时冬寒凛冽呵气成云。人困马乏的女真军兵立于灯笼火把之中个个面有怨色,又听说辽兵有十万之众恐慌万状。阿骨打见此就用女真人最相信的萨--3.--满教梦卜之说来稳定和鼓舞军心。他说我在梦中得到神的暗示我们连夜起兵必能大获全胜否则将有灭顶之灾,听了他的话军士们士气顿长,数千铁骑乘风踏雪直扑出河店。拂晓时女真军兵行至江边发现有少数辽兵正在破坏冰面上的道路,阿骨打立刻派精兵抢占先机猛冲过去将其消灭,大军随后向江对岸的辽兵发起猛攻。此时大风骤起浓雾弥漫,辽兵猝不及防溃不成军,女真兵乘势追杀大获全胜,缴获了大量的辎重衣甲。兵力也增加数倍。

出河店之战可以与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东晋的淝水之战相媲美。均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这使得女真军实力更强。军威更盛为以后大金国的建立创造了先决条件。因此出河店等同于大宋的商丘,其也是在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成为帝业肇基之地,先升为应天府,后又升为南京。在金天会八年,吴乞买下旨“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出河店便改成了肇州,成为极具特殊含义的地方……

军事是政治斗争的产物,但是一旦政治完全左右了军事,得到的往往是灭顶之灾。此次会商阿鲁补提出的‘收缩防御、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按说是符合当前的军事形势的。通过不断将包袱甩给宋军使其后勤压力增大,导致行动迟缓,难以在严寒到来之前完成北伐之役。而大宋的士兵难以适应这里的苦寒,战斗力锐减,可女真人完全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正好借此发起反攻,夺取他们后勤补给基地,便可使宋军无功而退。按照阿鲁补等人的构想是应该主动撤出肇州,屯兵于混同江沿岸渡口。以水为险阻止宋军过江。幸运的是西路宋军没有水师助战,只能架设浮桥强渡鸭子河,这样他们便难以发挥火炮上的优势,而己方以逸待劳袭敌于半渡还是有一定胜算的。起码可暂保会宁无忧。

现在兀术又突然提出必须保住‘太祖胜辽肇基王绩之地’的肇州,这与刚才议定的战略方针是背道而驰,已经完全是一场政治仗。是为了金国的颜面而战。而兀术的一句只能胜不能败便又决定了此战将投入大量兵力,为了一座不具备战略和战术价值的小城不惜代价的与敌血战到底。也颠覆了军事上的用兵原则。

此战胜了还好说,不仅可以击退宋军的西路军。缓解京城遭受的压力,还可以极大的提振军民的士气,有利于今后的作战;可若是败了,后果将十分严重,使金国最后的精锐消耗在一场无益于整个战场的战术行动中,宋军则可顺利渡过混同江,打到完颜部的老窝,迫使自己放弃对南防御,集中兵力以卫京师。问题是宋军来势汹汹,攻城掠地未尝一败,因而对于能否在肇州再创造昔日的奇迹大家都很含糊。

但现在大金国一手遮天的兀术说话了,几个人虽明知不可为,可也没有人敢提出反对意见,还得一个劲儿的口称英明,必须如此才能够拯救大金国,对得起太祖当年创业的艰难。于是肇州作战计划出台了,此次战役将由内、外副都统军完颜彀英主持,调集京师附近精锐参战,以求完胜……

…………

赵礼集团在击败敌右帅府之敌后一直在草原地区徘徊,雨季到来后因为道路难行,河水暴涨,便移兵长春州附近的白马泺休整,这里水草丰美可以放牧,又便于就近补给,各军得到充分的休息。在南路军攻取辽阳府后,打通了沈州连接长春州的驿道,使得两部传递消息不再辗转平州、大定,现在以八百里传递只需三日便可到达,两部协同作战更加便利。

在收复辽阳府全境后,南路军经过休整已经开始了攻打金国咸干路的战斗,进展十分顺利。但皇帝以为这是金军在收缩防御,集中兵力准备与己方决战,或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使自己的补给线延长,从而迫使他们不得不放慢行军速度。而现在距东北冬季的到来只有不足三个月,因此命令西路兵团加快进攻速度威胁敌京师,吸引敌方兵力,使其不敢南调,减轻南路兵团的进攻压力。

同时皇帝命令赵礼攻取肇州,在混同江北岸获得立足点,相机渡河攻占宜春作为攻取会宁府的桥头堡。然后展开扫清会宁府外围据点的作战,待南路军到达后发起决战。此次作战仍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原则,意在削弱敌防守力量,但也告诫赵礼会宁府乃是女真人的发迹世居之地,抵抗将更为顽强,一定要稳扎稳打,不可冒进,免得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赵礼接令后,留下三千州军和狮翼军一个步兵旅守


状态提示:第五百零二章 不变应万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