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华丽的足球>第三百三十二章 赤城高中(4)

显然对于被先打进一球,江海高中的所有队员都心有不甘,他们也绝对不会让赤城高中就这样好过,在发球之后,江海高中选择了快攻,也是两脚球就将球传到了禁区前沿,可是还没有等江海高中的球员们传球或者射门,赤城高中的防守球员就冲了上来,逼得拿球的张宁没有办法,只能将球给回传回来,而此时的赤城高中已经摆好的防守阵型。

李惠堂拿到了张宁的回传球,但并没有着急进攻,这个时候的赤城高中就是铁桶阵,在取得领先之后,不管是心态还是在打法上,他们的选择余地就好很多,没有了进攻压力,他们第一时间就是选择防守,也不和你来虚的,所以即便江海高中发动快攻,但是效果其实并不是很大。

没有办法,没有了进攻压力,那这场比赛现在就变成了一场阵地战,对于江海高中来说怎么攻破赤城高中的防守就是他们现在的难题了,而对于赤城高中来说,如何防守好江海高中的这一轮进攻,消减江海高中的体力,就是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情,一时间场上的速度慢了下来,可是整个球场却弥漫着剑拔弩张的味道,谁都知道,现在两个队都在酝酿。

当然最先忍不住的自然就是江海高中,落后的江海高中自然不会说现在这个时候会和你慢慢的打,进攻现在就是江海高中要做的事情。

于是江海高中开始了慢慢的压进赤城高中的阵型。

对于江海高中来说破密集防守并不是说没有经验,相反江海高中的经验十分的多,要说上个赛季江海高中还没有太多的办法,那只是因为江海高中的进攻线太乏力,中场的进攻配合点太单调的原因,但是这个赛季江海高中的明显不一样了,在揭幕战之后,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江海高中的强大,所以让江海高中在面对其他球队的时候,其他球队更多的选择只能是防守,知道打不赢何必要进攻了,所以江海高中这一路过来,遇到的最多就是密集防守,但都被江海高中给破解了。

对于江海高中来说破解铁桶阵不是没有办法。

既然是要破铁桶阵,李惠堂也没有着急,而是慢慢的将球带到了禁区,带倒禁区前沿的时候,赤城高中的队员们就开始上来主动拼抢,在禁区内给对手机会,那就是最危险的事情,这是踢球人的共识,即便是要犯规,也绝对不会在禁区当中犯规,不然换来的极有可能是红牌或者点球,所以赤城高中绝对不会让江海高中的球员将球带进来。

李惠堂将球传到了秦牧的脚下,秦牧也没有着急,示意旁边的李锋往前跑一跑,李锋也是立刻会意,挤进了人堆当中,想要执照混乱,赤城高中的球员也很聪明,对于李锋的跑动不阻拦,但绝对不让他站到自己前面,而江海高中的其他队员也趁这个时候压上前,给赤城高中一些压力,赤城高中的应对策略则是一个,那就是一对一防守,对于拿球的队员更是一步不让,步步紧逼,这也让秦牧在第一时间没有办法传球,只能讲球再次回传回去。

李惠堂接到球之后慢慢的带着走,很显然赤城高中的防守十分有惊讶,不像其他球员一样,一看到进攻球员的压迫就很着急,这就是强队和弱队之间的区别,即便是防守都能让江海高中有些没有办法。

但江海高中也没有想过就这样一次性的试探就想要拿下赤城高中,对付这样的敌人,想办法找弱点是一条路,但最重要的就是拼耐心,越是有耐心的人,越是能够找到更多的机会。

中路不管是在那个级别的联赛当中,都是最能突破的,也是最好突破的一个点,最好突破是因为中路很容易出现失误,尤其是遇到快攻的时候,而最难则是阵地战的时候,当中路站好防守球员的时候,是很难正面突破的,想要突破那就只能犯规,而且极有可能是进攻方犯规,所以这个时候中路就成为最难进攻的点,李惠堂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带着球往边线走去。

中路不好进攻,但是阵地战当中,从边线进攻的机会就要大很多,不是说能够射门,相反边线射门的空间不大,相对比较好防守,而对于进攻球员来说,就是相对比较好配合,所以从边路连线就是现在最流行的一阵打法,也是现在最有效的打法,不管是对于防守方还是进攻方来说,边线都成为了现在的兵家必争之地,能够防守好边线,那基本上就是防守好了这次进攻。

显然赤城高中也明白这个到底,一个防守球员主动上来抢球,两个防守球员盯球又盯人,尤其是要盯住进攻的前锋球员。

看到三个前锋球员都被盯住了,想要连线前锋球员就有些难了,李惠堂知道这个时候传球的意义不大了,所以李惠堂选择了自己带球突破。

“李惠堂选择突破对手,一个假动作成功的骗过了赤城高中的防守球员,不过过掉了一个防守球员,赤城高中还有两个防守球员,这两个防守球员就不好过了,李惠堂会选择怎么办了?要知道现在他选择的时间可不多,刚才被过掉的防守球员又冲了过来!”

“传球!李惠堂选择了传球,只是这个球太高了一点,陈牛虽然有身高可是根本没有办法将球接到!不对!这个球他不是传给陈牛的,而是秦牧的,秦牧已经到了底线附近,成功的将球给拿住了!秦牧带球突破,他想要一个人冲进来,他要做孤狼,可是赤城高中的防守球员太多了,赤城高中的两个球员上前防守,秦牧过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二章 赤城高中(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