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唐坑王>第四十五章 乐不思蜀

见到青鸢的第一眼,卢小闲忍不住感慨:能做青楼的花魁,真不是吹出来的。不说别的,单是容貌,就足以傲视群芳。

青鸢脸上未施粉黛,细致乌黑的长发,披于双肩之上。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的气质,让卢小闲觉得自惭形秽、不敢亵渎。

在卢小闲打量青鸢的同时,青鸢也在打量着他。

二人就这么四目相对,谁也没有说话。

终于,卢小闲先说话了:“姑娘,我们是先对弈还是先做别的事?”

饶是卢小闲脸皮很厚,说这话时也稍稍有些脸红。

他来青楼见青鸢,当然不是为了探讨古诗,更不是为了下棋,这些都是由头。他真正的目的,是和青鸢上床。

青鸢眼中满是玩味:“公子所说别的事,是指什么?”

卢小闲再傻也不会老老实实承认,别的事真正是指什么。

他眼珠一转,指着墙边的古筝面不改色道:“别的事情多了,譬如说,我曾经谱过一首曲子,可以给姑娘献个丑!”

青鸢眼中的玩味,瞬间变成了惊喜:“公子还会谱曲?”

“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不知公子是用琵琶还是用古筝演奏?”

卢小闲哪里会用琵琶和古筝,但却难不倒他:“我随身带有乐器,现在就可以演奏给你听!”

说罢,卢小闲像模像样地吹起了口哨。

卢小闲虽不会演奏乐器,但口哨却吹得不赖。

口哨艺术在古代称为啸艺,始于商末。

《诗经》曾记载:“其歌也啸”,就是说歌曲也可以用口哨来吹奏。文人家成功绥专门写《啸赋》赞美口哨音乐。在大唐,啸艺依然非常盛行。

青鸢没想到,卢小闲竟然会啸艺。

卢小闲吹的曲子,是后世脍炙人口的《梁祝》,听着优美的曲调青鸢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她喃喃自语道:“好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听了青鸢的话,卢小闲停了下来。

《梁祝》是卢小闲在后世最喜欢的一首曲子,所有的音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此时再现这首曲子,突然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公子,怎么停下来了?”青鸢蹙起了眉头。

卢小闲叹了口气:“姑娘当真是识货的主,仅凭一段过门,便能听出个中三味,实在是让人佩服之至!”

卢小闲并不是恭维青鸢,他没有想到青鸢能说出这句话来。《梁祝》引子这一段,的确反映得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说到这里,卢小闲盯着青鸢:“此曲如何?”

“当得上天籁之音,公子可否奏完?”青鸢有些迫不急待。

卢小闲继续开始吹奏,他吹得很投入,开始是高音旋律,像是一位少女的呢喃。

后来是低音的重现,口哨声直抵心灵,像是一位敦厚的男士在低声诉说。

在如泣如诉的口哨声中,青鸢沉浸其中,如痴如醉,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随着口哨反复变奏,一种美好的东西在青鸢心里翻滚,升腾。

听到投坟这一段时,她感到了非常沉重的压迫,但却说不出来。

直到曲子结束,青鸢却浑然不觉,依然陶醉其中。

良久,青鸢回过神来,再看卢小闲的目光都不一样了:他若不是神鬼附身,便是天生鬼才。

青鸢叹了口气,魂不守舍道:“也不知怎的,我听了此曲有一种心碎的感觉,公子,若我没有猜错,此曲应该有一个凄美的故事吧?”

“姑娘猜得没错!”卢小闲点点头。

“可否说来一听?”

草桥结拜,同窗三载,逼嫁,楼台会,投坟,化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由卢小闲嘴中娓娓道来,听得青鸢唏嘘不已。

“公子,可否再奏一遍?让我记记谱!”青鸢请求道。

卢小闲依言又吹奏了一遍。

青鸢在古筝上复弹,果然与原曲一模一样,甚至更加凄婉了许多。

“姑娘,之前的那些诗作,还有这首曲子是我送给你的见面礼,但你要保证,不能流传出去?”

“这是为何?”青鸢不解。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卢小闲担心传出去后,肯定会惹来不少麻烦,自己惬意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这是专门写给姑娘的,我不想让别人分享!”

青鸢眼中带笑,点头应允:“公子放心,就算你乐意,我也不忍让那些俗人的眼睛和耳朵,污了你的传世之作和天籁之音!”

……

和青鸢对弈的时候,卢小闲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

在望云山,卢小闲跟着缺德鬼学了整整八年围棋,水平相当高。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与青鸢比起来,他还是略差一筹,整盘棋从前到后的主动权,都掌握在青鸢手中。

到了末盘,卢小闲大概一算,自己输了三目。

认输吧,心有不甘,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了。

可若是不认输,总不能当着青鸢的面耍赖?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青鸢把手中的棋子丢在棋盘上,淡淡道:“我输了!”

以青鸢的水平,怎么会看不出谁输谁赢来?

卢小闲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姑娘,你……”卢小闲一时不知该如何措辞。

“如果今晚你不打算住在这里,那就请便吧!”青鸢故作愠怒道。

卢小闲听懂了青鸢的潜台词,在青鸢面前,他发现自己的智商似乎


状态提示:第四十五章 乐不思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