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战国之鹰>第395章 失忆之人

天文十一年(1542)七月三十ri。

在与重臣商议了数ri后,大内义隆终于确定了对大友家的应对之策,并且确定了让罗氏政良返回肥前协助大内家监视大友家的异动。同时,大内义隆将已经嫁给了政良的相良武任之女,相良里沙认为养女。

在政良看来,大内义隆这一特殊的举动,主要还是通过相良里沙与政良建立一种更加稳固的盟友关系,起到拉拢政良的作用。毕竟,在攻略尼子家的紧要关头,的确需要已经占据肥前大部分领土的罗氏家的大力支持,以便有力抵抗大友家的趁火打劫之举,从而让大内家可以安心全力攻略尼子家。..

事情确定好后,天文十一年(1542)八月三ri。联军再次经由已倒向大内阵营的三泽城、三刀屋城,沿着宍道湖岸向月山富田城进发。这一路的行军实际上并无顺利,反正按照历史记载,大内联军直至十一月份才到达了月山富田城附近。

而政良也收拾了细软,由罗氏番护卫着悄然折返。临行之际,与政良相熟的豪强纷纷前来辞别。政良也以“重伤”之态一一作了回应,个别豪强甚至还专门进行了密谈。当中以熊谷信直密谈的时间最长。自从上一次政良在濑户山城力擒赤穴光清后,熊谷信直就将政良视为为其弟弟报仇的恩人了,所以这一段时间,熊谷家与罗氏家的关系就更加融洽。..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辞别了众人的热情相送后。政良躺在担架上,然后在罗氏番的严密保护下踏上了返回肥前的归程。同行的,还有被大内义隆交给了罗氏家处置的赤穴光清众人。这些人当中,主要包括了赤穴光清,赤穴光清的老爹赤穴久清,儿子赤穴盛清,以及在濑户山城中捕获的一些赤穴家的家眷以及族人。合共十余人。

“你乞求一死?”在赤名川附近的一处谷底上,政良盯着赤穴光清饶有兴趣地说道。远离了联军大队后,政良自然不用再装作重伤了。

“请左卫门大人成全在下武士之尊严!”赤穴光清义正言辞地说道。在被政良生擒后不久。赤穴光清就知道了是谁击败了他。说句实在话,‘肥前之雄鹰’的名号他还真没有听过,毕竟他常年处于出云,对于九州豪强的事情他还是很少打听得到的。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政良的名号也暂时只是在九州被人所知罢了,再了不起也就是在周防一带还能打听得到,名气也就仅此而已了。

在赤穴光清看来,现在虽然没有被处死,但是看这架势。很有可能被抓回对方的领地。然后面临凄惨的生活,有感于此,本着维护自身武士尊严出发,赤穴光清毅然决定向政良求死。本来政良还打算暂时不予理会的,结果赤穴光清干脆来个不配合走路,大有你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赖在原定不走的架势。当然,这个时候政良采取一些强制的措施,赤穴光清估计也不得不就范。然后乖乖地跟随政良继续行进的。但是政良决定先行将这个定时炸弹解决了再走了。

“你看这样如何?你我再斗一场。若是你胜了,我会将你们所有的人都放了;若是你败了,你就带着你的家人投效于我,跟我返回九州。”政良淡淡地说道。赤穴氏作为尼子十旗之一,实力还是不错的。赤穴光清的老爹赤穴久清是尼子经久时代的猛将,而赤穴光清则是尼子晴久的的大将,其勇猛程度在濑户山城的一战就可见一斑,即便是赤穴光清的儿子赤穴盛清,也是ri后毛利家的一员大将。所以政良打算将他们收为己用。

“此话当真?”赤穴光清先是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然后又沉思了一会,最后试探着问道。一开始他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那是因为有人竟然以这种方式来决定他们的生死,实在是让他闻所未闻,一时间惊诧不已。然后又沉思起来,那是因为在理解了政良的意思后,他慎重的考虑了起来。作为一个传统的武士,他是很看重自己的诺言,若是真的输了给对方,他也准备认命跟随对方了。反正直系家眷全都在这里了,也没有什么好牵挂的。想来这个罗氏家的少年家主还真是够狠的。自己明明已经在大战前将家眷隐藏到了附近的村子中,结果还是被他找了出来了。

最后,他又为何试探着问政良的打赌是否是真的呢?那是因为他决定一赌了。事实上上一次的失手被擒,他是一直不服气的,他认为自己不过是被政良偷袭而失手罢了。再结合自己的年龄以及对方十来岁的年龄,他这种判断是越来越坚定。所以他有十足的把握战胜政良,唯一的担心,就是在获胜后,对方是否会遵守诺言,释放他们的一家。

“千真万确!”政良肯定地说道。

“好,一言为定,希望左卫门大人不会食言,否则这将是我武家的耻辱!”得政良的肯定答复后,赤穴光清半信半疑地说道。但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现在赤穴光清也只有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殿下,如此小事何须您亲自出马,还是由臣下来代劳?”一旁的矶野员昌见状当即急了。那有自己家主亲自与人动手之理的?这不是说罗氏家无人吗?罗氏家的家臣难道就如此的无能?所以,他要求代替政良出手了。

“哈哈哈,难道堂堂一国之守护,也要当着在下之面食言吗?”赤穴光清看到突然杀出了一个程咬金,当即也急了。看到矶野员昌方才如此表现,赤穴光清心中越发肯定政良不过是一个花架子。年少气盛之徒了。


状态提示:第395章 失忆之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