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极品驸马>第1011章 一念之间

下一页

几天之内,十五万吐蕃人马或死或俘或逃散,彻底从青海湖附近烟销云散。薛绍派人清理战场,光是上好的战马就收剿了十三万匹,青壮俘虏三万余人。

杀敌太多,一时无法统计。眼下薛绍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让党金毗和郭大封率本部人马仍旧驻防青海湖,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向大非川挺进。

那里还有一大拨吐蕃人马,在与黑齿常之厮杀不休。

此一役,黑齿常之尽显名将之风。面对三倍于己的敌人,他不仅把大非川营盘守得是固若金汤滴水不漏,还几度施手反杀,让敌人吃了好几个闷亏。刚刚加入他麾下的牛奔更是名声大噪,他率领刚刚从六胡州招来的三千拓羯,在好几次与吐蕃骑兵的硬碰硬当中大获全胜。

牛奔的武勇固然不如往昔,但他的信念、勇气和领导能力绝对是今非昔比。诺真水一战让他痛失了半条手臂,却让他收获了名声和荣誉。尤其是在成亲生子之后,他彻底的变成了一个成熟的男人。现在牛奔的官虽然不大,但在河陇一带的六胡州胡人子民当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和影响力。灵州大都督狄仁杰在处理许多“民族”问题的时候,都曾不止一次的请牛奔出面帮忙。

这次薛绍要在河陇招兵,牛奔骑着马出去蹓跶一圈就带来了三千精锐骑兵。人数虽是不多,但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成色一点都不比最初的“三千拓羯”差。要不是薛绍走得太快,牛奔肯定会跟着他一起去往洮州对战噶尔钦陵了。

青海湖这边的战场消息,已然传到了大非川。这里的吐蕃大军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赞普都被人捉了,这个仗还打个毛线?!

薛绍率领五万大军还没走到大非川,先送出了俘虏的大论往吐蕃军营里走了一趟。

毫无疑问,吐蕃人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当然是奋死反击夺回赞普。但是投鼠忌器,他们又很怕薛绍将赞普“撕票”。

现在赞普还这么年轻,继承人肯定无法靠谱。曾经掌控高原的噶尔钦陵已经灰飞烟灭了,新任命的大论小论等等一干儿吐蕃重臣都或死或俘。如果这时候赞普再有个三长两短,整个吐蕃王朝可就真的完了。

战争的胜负尚且能够去拼争,但是这灭国的风险,吐蕃人实在冒不起。

于是,十五万吐蕃大军就地而降。

大非川响起了百里不绝的欢呼之声,大周的旗帜遍地飞扬。

这时,有一名朝廷派来的大员刚刚抵达了大非川。

来人和薛绍不是一般的熟悉,凤阁侍郎姚元崇。

单从官职上讲,仅差一步就入阁拜相的凤阁侍郎,现在比薛绍这位夏官尚书还要牛那么一点点。但薛绍已经拥有“平章军事重事”的特权视与宰相平级,再加上姚元崇又曾是薛绍的亲密下属。所以不难看出武则天派姚元崇来担任“特使”颇具匠心,首先不会让薛绍感觉这是朝廷在“强压”于他,这是尊重。再者熟人好办事,姚元崇和薛绍的意见很容易就能达成统一。

至于姚元崇的来意更是简单,朝廷那边正和吐蕃使臣商谈“和盟”之事,大非川这边却突然打了起来,这实在是骇人听闻。姚元崇此来一为了解情况,二为劝架调解。

但是当姚元崇抵达大非川时,却是彻底的傻了眼。

这架不用劝,已经打完了。吐蕃三十万大军在数日之内就被薛绍彻底干趴,连赞普和大论都被活捉了。

光是震惊,已经不足以形容姚元崇的此刻的心情了。以他的觉悟不难想到,这一次大非川之战的意义之重大,足以改变两国历史。高原内战并失去了噶尔家族,本来就是一场重疮。现在赞普亲率三十万大军被薛绍一战打残,本人还做了俘虏,这离灭国都不太远了。

至于大周这边……大非川一战之后,还有什么能够阻止薛绍的强势回归,并从此领袖群伦呢?!

此时此刻,吐蕃王朝是存是灭,几乎是在薛绍一念之间。因此姚元崇不敢丝毫怠慢,马上先找薛绍谈了一谈。

其实对于薛绍来说,生擒赞普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自己此行,只为打败噶尔钦陵而来。

姚元崇问,薛帅可曾与赞普谈过了?

薛绍说还没有,因为我还没想好,该和他谈点什么。

姚元崇算是比较了解薛绍的,他心里清楚,以薛绍的思维之敏捷和头脑之冷静,哪会不知道该和赞普谈什么?——他就是在等朝廷的人来了之后,再和赞普开谈。

这是一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统帅,才会拥有的高级“职业素养”。

想到这一层,姚元崇也就不敢擅作主张了。他建议,把大非川的战况飞马快报给朝廷。让女皇来决定,该要怎么和赞普来谈。

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抗击外敌的战争,而是不亚于当年太宗皇帝平定突厥草原的“历史大功绩”。这样的功绩肯定不能是臣子独享,必须先要让女皇成为最大的赢家。

于是姚元崇亲自操刀写下了一篇华辞华美、慷慨激昂的上表,飞送洛阳。只等这篇上表及达京城,必然是天下震惊举国欢腾。对于女皇来说,这就不仅仅是有益于塑造她的光辉形象了,她的历史地位都将被拔高许多。

在等候朝廷回令的这段时间里,薛绍要做的事情也并不少。十几万吐蕃俘虏要管制,并不是一个轻松的问题。如何对待和处置他们还是后话,那得听朝廷的意思来办。但在朝廷的意思抵达之前,薛


状态提示:第1011章 一念之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