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万历恶霸地主>第二六一章 视察鞍山与沈阳

沈磊乘坐的列车乃是客货混合,这也是没什么办法的事,此时那里有多少旅客,实际上他乘坐的客车车厢也是定制的,让他坐运煤运水泥的车当然太过分了,但是其他人只觉得太幸福了,本来走上三天现在只乘三个小时还要怎样?

夏虫不可语冰,沈磊不可能对此时乘过火车的人言及后世高铁这距离只用十几分钟。三天变成三个小时已经让大家看沈磊如看一个神仙,再说高铁坐着软绵绵、可坐可躺的椅子,连竖起硬币也不会跌倒岂不是将他当作玉皇大帝了。

好吧此时只要是他说的手下的人不敢不信,坐上火车了他介绍高铁大家也会半信半疑,关键是高铁他这辈子是搞不出了,于是也没有多提。

坐着时速不过三十公里,听着因轨道伸缩缝行走时咔嚓咔嚓的震动声去鞍钢时,沈磊的心里既自傲又无奈。这个速度也就是自行车水平,但为了它沈磊差不多奋斗或准备了近二十年时间。

另外虽说这五百吨加三十公里的水平已经不得了啦,二十四小时就可以给千里之外的一个师一个月以上的粮食了,用马车可是上千辆的规模,一个月左右才能完成的任务。

还有火车虽慢一点沈磊已经习惯慢节奏,前世那种坐高铁的千里之外当日往返的计划早已不敢奢望。就算是他有此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也不敢奢望太多。

比如他此时乘坐了第一条三千吨蒸汽机动力战船,时速达到十海里,从基隆过来用了六天,已经是常人不敢想的了,可惜比起后世轮船还是慢太多。

接受现实沈磊的此次行程所以定期为一个月,这样安排才让他有时间细细观看鞍钢的建设情形。看到耸立的高炉他有些欣慰与骄傲,这里所建设的高炉虽然还少,但比台湾的高大许多,技术上也进步许多,将是他期望的钢铁脊梁所在。

这样的巨型钢铁冶炼综合企业沈磊不准备多搞,在他有生之年建造起三个,年产量达到百万吨就足够了,千万吨、亿万吨还早一点。

这是因为他不可能将社会带进工业化时代,而且也不准备让工业化飞速发展,而是保持以农业为主的社会。这不是他敌视工业化,而是尽量有序发展,不要盲目发展到矿产资源告急与环境污染严重的程度。

正因为有后世经验教训沈磊决心不让工业四处开花,尽量集中而高标准建设。而大型工厂也比到处建设的小厂效率高,可综合利用各种物资,另外就算是有污染也好一些,为治理污染投入资金少又容易见到效果。

比如小煤矿的煤矸石没用处就乱弃一边,鞍钢这里粉碎后混入粘土制砖可省燃料;铁矿石精选后残余物可以铺路基;炼钢炉渣可以生产水泥;废气除硫可获得硫酸等等。

重工业尽可能高大上才能获得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少污染,不似轻工业可以分散在各产地,其中一些特色产品还只有在产地生产才有成本与效率优势,因为可以利用当地闲散劳动力或农闲时节生产的。

后世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工业获得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迅速富裕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此沈磊虽然有些完美主义却说不出抱怨的话,因为这完全是一个两难选择,不发展贫穷落后一放开急功近利乱象丛生,至于两全其美的发展只是一句梦话。

后世是满清统治下的中国闭关锁国,推翻满清时没有一个强力政府。等各种势力角力加驱逐敌寇侵略,等一缸水淀清又是近四十年,那时距世界水平真是太遥远了。

后世如此真是如将饿死之人难于挑食,可这时在沈磊的奋斗下满清只剩下半条命,而他不可能闭关锁国,反而在工业生产上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这让他有条件发展经济效率与环境友好的重工业,加上此时人口不多需求不大,不必处处点火、到处开矿,能比较合理地利用资源及获得低廉的材料。

看到的鞍钢比纸面上更加直观与亲切,加上沈磊从前口子村的时候就开始建造高炉,不断地扩大、改进、再扩大、再改进,看到今天的高炉才有一点后世工业产品的模样心里也是有些如热流滚动,因此差不多走遍了这里的每一个分厂。

在鞍钢停留了三天他去了重新从奉天改为原名的沈阳,此时的沈阳人口不剩下多少了。为何如此当然是辽东人口减少太多,大部分人口都在农村。

就算是工业也是以鞍山与锦州为重点,原因是这两处一个有资源,一个靠海边运输方便,沈阳即便是通了火车也不及锦州方便,或者还要在人口更多时才会考虑发展沈阳的。

不过既然不准备发展它沈磊去干什么?实际上是沈阳有些问题等他去拍板,这些事书面也能处理,主要是不急,还有反正他也想带着家人走走看看。

到沈阳有一百六七十里路,这次沈磊一行只能骑马或乘马车。他这次出行是在五月,这时辽东已经是春耕季节,其它地方因缺人口荒芜弃地遍野,但在大道两边虽然一些土地也没有耕种,但还是耕种的比较多,地里忙碌耕种的农民不少见。

此时耕种是不是农庄的人十分明显,因为农庄都是双牛拖曳的联合耕种机,集犁、粉碎、起垄、播种、复盖诸功能为一体,一行走过就是宽达近米的一垄完成一切耕种程序的土地,比分别作业速度快了三四倍,质量高出三五成。

这样的农用机械在机械动力前已经是登峰造极了,就算是到了机械动力


状态提示:第二六一章 视察鞍山与沈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