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军侯>第七百九十一章 走马上任李景隆

我们的曹国公李景隆还正在家里饮酒赏乐好不快哉,却被这突然而来的天子圣旨给砸了个晕头转向,脑子里一片茫然。

不够好在这曹国公府家教调理的好,虽然有些懵逼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李景隆还是按照规矩恭恭敬敬的领旨谢恩,这礼仪方面的问题上那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的。

然而当他将圣旨握在手里有一会儿的功夫之后,这才将将反应过来,搞了半天,在他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突然间变成了朝廷平燕大军的主帅,位在大将军耿炳文之上,负责整顿真定平燕布政司,另调度地方士卒共计十万余人再度北上,作为前部平燕军的后援所用。

最开始燕王反叛的时候,李景隆就幻想过自己率领大军剿灭燕王成就一番功绩,解决了天子的心腹大患,在皇帝面前露足了面子,那么曹国公府这不就自然而然的称为天下勋贵之首了吗,魏国公府也只能排在后面。

可李景隆虽然野心不小,但是胆子却不大,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那么高的自信心也差不多。

他燕王朱棣是什么人啊,那是在北地杀了这么多年的狠人,蒙元蛮子听了朱棣的名号也得要抖一抖,更何况是他李景隆了。

要让李景隆去打这第一场仗直面朱棣,那他是死活也不愿意去的,因为他自己很清楚,就凭他那点本事,真要和士气正旺军威逼人的燕军做过一场,十有八九现在被朝廷撤职的人就是他了。

不过当时朱允炆没有经过大朝议,直接是在黄子澄等人的商量下钦点了顾命大臣耿炳文为平燕大将军,负责统率朝廷三十万大军北上平灭燕王。

李景隆那时心里松了口气,却也感到一些遗憾的意思,毕竟这可是一次机会,一次能够让他完成毕生愿望的机会。

原本他以为耿老将军出马就算不胜也能和朱棣打一个五五开吧,毕竟那可是天下第一的擅守名将耿炳文啊。

可没想到现在天子诏书都到了自己的手上,这事已经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耿炳文老将军的的确确是败阵,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小败。

驻扎在雄县的杨松所部全灭,一个都没有逃回来,紧接着就是莫州的潘忠一部,也是溃败的下场。

谁能想到朱棣这么生猛,一晚上打了两次突袭埋伏,直接将耿炳文老将军的全盘计划给打乱了,一点都没说给留个面子。

如果说这两次的败仗还不是耿老将军的问题,那么紧接着防守真定城时的城下一战,可就是的的确确的甩不了锅了。

也就是这样,在前两次的败绩相叠加之下,朱允炆直接二话没说就更换了主帅,一点面子都没给老将军留。

甚至按照朱允炆的意思,你这老家伙吃了败仗部受罚就不错了,这已经是朕格外开恩的结果,其他的想都不要想。

而且你吃败仗也就算了,到现在居然被兵力不及自己的燕军给围城了,一味的摆出防守姿态,这丢的可是大明天子,丢的是朱允炆的脸啊。

堂堂皇帝陛下,掌握了大明天下数百个卫所,手中兵马何止千万,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燕军叛逆给围城,这说出去还不够丢人的吗。

所以耿炳文下台必然是注定的了,但之所以换的是李景隆,这自然是要多亏了黄子澄的推荐,也或者说当初李景隆抓捕周王的时候表现给了黄子澄一个很好的印象,这才让他在天子发问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李景隆这个人。

那黄子澄这么建议了,朱允炆也就这么听了,他可不太清楚李景隆在军事上的能力到底可不可以胜任平燕统帅的位子。

不过朱允炆自己的考虑的一下,承袭曹国公爵位,为太祖高皇帝时期天下名将李文忠之子,这虎父无犬子的话应该是没错的,所以李景隆怎么说也应该有那么几手吧。

再说了,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在,那就是朱允炆和李景隆之间也算是有亲缘关系的,初代曹国公李文忠是太祖高皇帝的侄儿,算起来李景隆应该是朱允炆的兄长辈分。

当初黄子澄能够直接提起他来,说没有这一方面的原因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就连朱允炆能够如此轻易的点头同意,也必然是考虑到了自己家里人能够相信的缘故。

所以,就在李景隆本人还稀里糊涂的时候,这平燕统帅的头衔就落到了他的脑袋上,而且还得马上便率兵出发赶赴真定城去稳定局面。

虽然李景隆被这突然的诏命给闹得一愣一愣,可是他也很清楚,这虽然是一次艰巨的任务,毕竟燕王朱棣可不是那么容易好剿灭的。

但艰巨困难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丰厚的收获和奖励,得失总归是要处于平衡的状态,如果毫无难度的话,那还用李景隆去做什么,耿炳文也就不至于败阵了。

虽然有危险,虽然自己的把握也不大,但是李景隆已经接了圣旨,就是承了皇命,这真定城他是去定了,肯定不能改变的。

再说了,这对于李景隆而言不也正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吗。

虽然朱棣现在势头正猛,可李景隆也并非是那种完全的酒囊饭袋,领兵作战的次数也并不少,只是没有什么特别显眼的功绩罢了。

所以,朱允炆黄子澄等人看不出来的局势,李景隆还是可以看出来几分门道的。

耿老将军的固守在他看来就没有问题,而朱棣的撤退正是表明了此刻燕军的处境并没有他朱棣表现出来的那么好,不然这真定城攻而不克也绝对不可能这么


状态提示:第七百九十一章 走马上任李景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