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军侯>第七百八十六章 真定之战(续七)

朱棣这里一动不动,耿炳文也跟着一动不动,敌不动,我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如此才是最佳的战斗选择方式。

可如此僵持下去,就算双方的主帅将官们受得了,可底下的士卒怎么可能也跟着承受下去,士兵可没有将军这样的意志力,一动不动的结果就是很容易出现骚动和作乱的人,这样不光是朱棣,就连耿炳文也不想自己的手下将士们出现不得不杀死自己人的事情发生。

然而都这么久过去了,耿炳文作为守城一方,底下人都有些骚动了,早就派人下去安抚和弹压,防止什么意外的出现。

可城外的朱棣大军呢,到现在不说骚乱没有吧,就连旗帜都没有晃动过,那些列阵的士卒一个个站在原地好像是标枪一样,一动不动的。

这就太奇怪了,不是耿炳文多想,而是现在摆在他眼前的事实证明,那和他对峙了好久的朱棣大军很有可能是一个假象,是朱棣故意留给耿炳文的样子货。

不过这终究是耿炳文自己的猜测,想要验证就必须要有人冒死出城去看一看,不然谁都不敢保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下去观察这种近乎于送死的事情,谁肯去做?

好端端的守城,非要派人下去送死,换了谁都肯定心中不想去啊。

可为了战事大局考虑,耿炳文只能下令派人去冒这个险,他是全军主帅,不能只顾一人生死而枉顾战事全局。

这不是一个合格主帅该有的想法,也不是一个统兵多年的宿将应有的情绪。

可耿炳文毕竟老了,这么多年的战场厮杀,风里来雨里去,刀剑枪戟血雨相加,什么场面都经历过了,但却越老越胆小,越老越顾忌的多了……

冒死观察的人被耿炳文用兜篮悄悄放下了城去,他也允诺了那个小小士卒身后的富贵,家人的安置,就等着他将消息传回来,好解释耿炳文心中的疑问。

眼看着那小卒踉跄着悄悄向朱棣阵营方向跑去,要防着被敌人发现射杀,这条路可不也是那么好走的。

然而还没等那小卒走到朱棣阵前呢,负责真定城西南方向的守将却匆匆跑了归来,脸上明显带着焦急的神色。

一瞬间,耿炳文就知道肯定是出大事了,不然这守将绝对不应该擅离职守,更不会亲自跑到他这边来,如果耿炳文真的要较真的话,现在阵斩了他都一点毛病也没有。

“报大将军!真定西南方向突然出现大批燕军士卒,城外驻扎的两处营寨已经在盏茶之前被破,守将的脑袋被燕军射到了城上,现在另外两处营寨也处于告急状态,该如何处理请大将军示下!”

果然,不出耿炳文所料,真的是发生了大事,还是直接两处城外营寨被破守将被杀这等事情,朱棣这一手狠狠的给了朱棣一刀。

这边城外的情况不用看了,那好久都不带动一下的士卒肯定是假的,朱棣就是故意留下这些假人迷惑耿炳文,借此悄悄带着大军绕路抛去了真定城西南方向展开了突袭,不然是不可能这么快就攻破两座城寨的。

可耿炳文还是不死心,抱着最后的一点希望转头又去看了眼那小卒的情况。

此时,那早就知道自己很有可能一去不复返的士卒带着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朱棣阵前不远处,准备悄悄抬起头观察一些。

这一看不要紧,他当场愣住了,心里那原本的害怕也消失不见,脑子里有些发懵,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个扎好的稻草人,却身上穿着燕军的甲胄,每一个的身边还插着产长枪兵器,如果离远了看的模糊不清,可不就是真的认为这些稻草人是燕军将士了吗。

还有那被耿炳文作为朱棣仍在此地依据的将旗,确实是一个没跑的插在了这里,可也只有这些将旗在了,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光溜溜的旗杆子插在地上,顶上是随风飘摇的旗帜,那一动一动前后摇摆的样子,就好像是在讽刺远处城墙上正焦急观望的耿炳文似的。

没有了威胁这还有什么可怕的,这小卒丝毫没有犹豫,挥动手中的刀就将朱棣的帅旗给砍断了。

没有支撑的旗杆应声倒地,写着燕字的大旗也摔落在地上沾满了尘土。

可这小卒一点都不介意帅旗上的灰,反而一脸喜色的上前赶紧将这旗帜收起来,如果带回到城里去,那可是大功一件啊。

作为最底层的士卒,能够斩获敌军的帅旗,这放到哪里都是一件不小的功劳,借此生个百户都不是没有可能的啊……

在朱棣帅旗倒下的那一刻,耿炳文这心里就跟刀扎了似的,疼的不要不要的,额头的青筋瞬间暴起,心头一阵怒火中烧。

耿炳文很清楚,自己明显是被朱棣给戏耍了,靠着这假象白白留住了耿炳文这么久的时间。

此时此刻,作为征战沙场多年的宿将,耿炳文只觉得自己真的白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连后生晚辈的这点小小计策都没看出来,还傻乎乎的在这里紧盯着,真是有够丢人的啊。

不过现在不是自暴自弃的时候,耿炳文还有一肚子的怒火呢,哪里是那么容易就发泄出去的。

你朱棣不是悄悄的跑到了西南边吗,这回被抓到了现行也就别想着跑了。

真以为我耿炳文是一辈子的守将吗,率军出征攻城拔寨的事情也是常有,只是没有那十年坚守长安州来的名气大罢了。

现在的耿炳文,一门心思要去西南反向搞定朱棣,其他的什


状态提示:第七百八十六章 真定之战(续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