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军侯>第七百七十六章 平燕布政司(下)

实际上,朱允炆就算是任命耿炳文为大将军,并且将京营最精锐的十万将士抽调给他调遣,统率北上。

在心里头也没有太将朱棣的造反一事给放在心上,恼怒归恼怒,他只是气氛与朱棣的不识时务,还真的不太担心朱棣能够有什么起势的意思。

北平一省之地才多大,更别说朱棣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攻占整个北平行省,能够占据北平周遭地区已经算是他朱棣很厉害了好嘛。

朱允炆这么想倒也是没错,朱棣的的确确没有太多的人手,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攻占整个北平行省,所以他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北平周边的军事重镇,以此来缔结一个防守网络,这样才更有利于之后的发展进程。

可朱棣想的北平周边和朱允炆理解的北平周边那可不是一码事啊。

在朱允炆的意识里,自己那位四叔靠着手下的人马能够打下通州平谷等地就已经是不错不错的了,至于居庸关蓟州等重镇,均有朝廷大军驻扎,更别说居庸关后面不远就是怀来的宋忠,撑死了打到居庸关城下朱棣也就力竭了,应该没什么好担心的。

所以在大军出征的时候,誓师大会之上,朱允炆虽然表现的很好,但说话的语气当中仍然免不了对北平方面的轻视,尤其是在他说完一句‘不要让朕背负上杀害叔叔的罪名’之后,便立刻去找方孝孺研究《周礼》《周官》等记录周代的书籍去了,方孝孺那种过于理想化的文治对于朱允炆而言也有不小的吸引力,这段时间他们俩可总是在一起议论纷纷的。

朱允炆下令说的轻巧,可是到了耿炳文之里就有些难办了,可那毕竟是天子的金口玉言,怎么可能做不得数,也就是说,耿炳文此次北上剿灭逆贼燕军,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圆满完成任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朱棣不能有事,不然就是让天子失信的罪名,这耿炳文可不想背。

然而过于低估一个人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对于自己不甚了解的一个人,那可能就会造成一些令人难以想象的问题。

在耿炳文带着朱允炆的诏书,率领前部十万先行奔赴真定建立平燕布政司不久,关于北平方面的情报又再一次送到了朱允炆的龙案上。

这一回,可是一份很详尽很详尽,关于朱棣占领整个北平城之后的所有军事动向,包括此时已经被朱棣攻占的城镇等等,全都列在其上。

而这一次,朱棣也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朱允炆,他眼里的北平周边和朱允炆眼里的北平周边到底是有多大的区别……

在朱棣拿下怀来的第二天,另一方由张玉等人率领的军队拿下了永平府,几日之后,朱棣为了防止自己那个朱权皇弟立场问题,所以先一步动手,布下计谋,让松亭关守将刘真误以为副将卜万意图投靠自己,背主献关,离间之下让刘真将卜万下狱,在还没有发起进攻之前便断了松亭关一臂。

这样松亭关自己难保,大宁方面暂且安全了下来,朱棣设想的北平周边防卫网略也算是彻底的布置完成了。

他算是满意,可朱允炆呢,又一次快要气炸了,真是没想到朱棣居然这般无耻,却也表现出作为敌人的朱棣着实有些厉害。

而这一次朱允炆收起了他心中的轻视,决定加派支援于耿炳文,务必要一鼓作气的将朱棣拿下,不要节外生枝。

原本定下由耿炳文率领十万大军先行,驸马都尉李坚和都督甯忠率领另外十万随后,另着山东,河南,山西三地布政司负责为伐燕大军筹措准备军粮,提供给平燕布政司一切需求事务。

可是现在朱允炆觉得二十万大军是不是少了点,好像不足以彻底摧垮自己的那个叔叔,因为就说目前被朱棣掌握的底盘算起来,燕军的总数也是有不下十万之众了。

如此比较下来,朝廷所占据的优势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大,所以朱允炆才决定再一次投入兵力,将原本定下的二十万大军增加之三十万,另由都督徐凯引兵前往,支援耿老将军所部。

而此时带着朱允炆不许杀害朱棣命令的耿炳文,还在率领大军赶路的阶段,他距离平燕布政司所在还有段距离呢。

却不知道身后的皇帝陛下又给自己增派了十万大军作为支援,更是不知道此时他的敌人朱棣已经平定了北平周边,已经开始整顿麾下将士,准备应对朝廷的攻伐了。

可就算耿炳文知道天子给他增派了十万大军,估计这心里也没什么波动可言,甚至他到现在还一直纠结于那个命令。

“朕不想背负杀害叔叔的罪名”

这金口玉言就是朱棣的一张保命金牌啊,代表就算耿炳文再怎么用计设谋,再怎么攻伐作战,只要是朱棣自身有危险,耿炳文就要考虑是不是要舍弃自己的作战计划而保障朱棣的个人安全优先。

这个命令说出来轻松,朱允炆根本就没想到他的这句话会给耿老将军多大的束缚,简直是不要太纠结好吗。

换句话来形容,朱允炆这句话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然后毕恭毕敬的邀请自己的叔叔朱棣到坑边上检查,看是不是足够深度,然后再毫无留恋的纵深一跃跳进坑里去,一点都不带反抗的。

这种蠢到了极点,错误的不能再错误的事,用四个字来形容是最恰当的‘自掘坟墓’

都这种时候了,朱允炆还这么天真的想着不要背负杀害叔叔的罪名,虽然他心里也没有半点叔侄的皇族亲情


状态提示:第七百七十六章 平燕布政司(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