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军侯>第六百三十三章 与其静观其变,不如主动出击(下)

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了了,泄密的消息阻拦不住这是事实,虽然朱允炆打心底里不待见锦衣卫,可他却没有半分怀疑锦衣卫能力的意思。

而召集黄子澄,齐泰三人到此,为的就是想一个办法补救这消息泄露的后果,想着怎样才能将事件发酵之后所带来的影响给降到最低。

因为朱允炆明里暗里都是对大明分封藩王制度有很大的意见,这在他作为储君之前还好说,没地位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关注。

可自从他做了储君之后就不同了,身份地位的增强,使得朱允炆心中也渐渐变得胆大膨胀起来,一些以前根本就没有机会或者说不敢表露出来的想法也能试探着说出来一些,竟还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

也就是上一次他提出整顿藩王条陈规矩的事情,也巧的是正好应了当时朱元璋的心思,这才赞同了朱允炆的那个想法。

可朱元璋当时的意思只是针对大明藩王一些过于特权的规定,更改了很多不适应于朝廷乃至分封制度的问题,而不是想着要彻底改变大明分封制度。

和朱允炆脑子的想法那可是大不一样,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一次恰好的机会,便让朱允炆心里更加坚定了反对乃至彻底消除分封制度的信心,也就是说这削藩的基调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改变了。

但是基调归基调,事情总要有一个轻重缓急先来后到,可不是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这天下虽然说是朱允炆做主,可实际上牵扯的方方面面何其多,又岂是他一句话就能将大明实行了三十一年的制度给推翻的?

再说了,他朱允炆又没有其祖父朱元璋那般强势威严,一个刚刚登基大统不过数月的皇帝,怎么比得了戎马半生沙场厮杀的开国君王,两者之间的权势差距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朱元璋洪武一朝,那自然是他说什么便是什么,尤其是在一些人死了以后,这天下间再很少有能让朱元璋为之忌讳乃至需要顾虑的人或事,可以说真真正正的一言九鼎金口玉言。

他说的每一句话那都是圣旨,什么幕僚,什么心腹完全不需要。

所谓朝臣不过是朱元璋手中的工具,想要宰杀之时便如杀鸡屠狗一般轻松,且杀了一批还有一批,根本不担心后续出现混乱。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相,和现在做事还需要顾忌太多,尤其是他还有几个皇叔辈的亲王长辈压在头上,更加需要一些注意事情,哪有朱元璋那么风光自如。

光是这做事决定还要听三个幕僚的意见,便足以看得出两个帝王之间的极大差距。

不够事情也倒是不能这么算,因为朱元璋做到帝王之时已年过半百,前半生经历了很多,完全不是现在二十出头的朱允炆能够相比的。

两人之间的人生阅历各不相同,这自然作为帝王之时的样子便不一样,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哪怕朱允炆是由朱元璋亲自调教出来的也一样无可更改……

而现在,就因为朱允炆新帝登基,外有亲王藩镇,内部朝局虽然看似和平安稳,但实则暗流涌动,时时需要盯紧。

可以说内忧还在,外患亦是不小的局面。

不过相较于如今不太安分的武人团体,或者说他们不甘于就这样被文官收走了大部分的权力而心中愤愤不平相比。

那位于边疆等地的藩镇亲王势力才是朱允炆最头疼的问题所在。

各个靖边塞王,哪个手里不由数万大军掌控,哪个不是有着节制朝廷地方兵马的权力,要不是之前将其行政权力剥离开来,说一句各藩王封镇为地方封国自治都不为过。

这也是朱允炆为什么想要极力削藩的原因,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藩王对大明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会影响到君王的权威,乃至影响到江山的稳固。

可是现在的问题恰好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在朱允炆登基不久的时候,偏偏齐泰献上了那个好用又不好用的计谋。

导致的就是在失败以后需要极大地去填补后患,也就是得替这件事的主谋,朱允炆和齐泰两个人擦屁股。

这第一个也是最难应付的朱棣由方孝孺出面搞定了,其中自然有朱棣也想就此结束的原因,但也有方孝孺敢于开口的功劳。

原本按理说下面也就没什么了,只要将消息稍稍封锁住,待日后削藩行动可以大张旗鼓的展开以后,也就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封锁了。

但偏偏就是在封锁的时候,这消息竟然泄露了出去,还已经来不及做出最合适的补救,这简直是在新伤未愈之时有狠狠地砍了一刀上去啊,鲜血直流不止。

而如今朱允炆乃至齐泰,黄子澄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将这个伤口补上,最起码也要让它不再继续扩大下去才好。

也正是因此,黄子澄才想到了昨日的文书奏报,才想到了主动出击的这个方法。

坐以待毙往往是自寻死路,现在他们左右已经是事成定居,那为什么不另辟蹊径想别的办法出路呢,何必要纠结于已经没有办法挽救的事情上。

而让黄子澄如此自信的原因,就是那地方佥都御使呈上来关于周王朱橚其次子朱有爋多行不法欺压百姓横行霸道的呈情。

初时朱允炆等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恍然之间才注意到,朱有爋到还在其次,关键便是他的父亲为大明周王朱橚,也是在皇族之中于朱棣同辈人里何其关系算是最好的一个。

朱橚其母为妃嫔,但在生下朱橚不


状态提示:第六百三十三章 与其静观其变,不如主动出击(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