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军侯>第五百四十三章 必要的一些安排

皇长孙和皇孙别看只差了一个字,但不论地位亦或者权势都是天差地别的存在。

就拿之前朱允炆还是皇孙来说,别看他那时便已经是皇太子嫡长子的身份,但最起码的出入宫闱可还需要向上请示,哪有如今自己靠着腰牌便能随意走动与宫城内外。

以前在当皇孙时每月的例俸都由着自己的母妃和父王掌管,实际上朱允炆手里头还真的剩不下多少银钱,哪能和现在相比,身为储君的他就从例俸上便已经是比他父亲朱标还要丰厚了,这还不是因为他已经是朱元璋心中最后的寄托,所以这么多年一直强硬的朱老爷子难得在孙儿面前软了几分,这才多了一些溺爱的意思。

然而真正有区别于这两个名称的关键,可不仅仅是这些琐碎的小事,而在于朱允炆能独掌一府独领一部,虽然他还在接受朱元璋的教导,但实际上手中的权力已经不亚于一个朝中二品大员的份量了。

要知道就算是当年懿文太子当朝理政之时也并未初掌这般权力,还是在朱元璋一点点的准许下才能有日后的权势和地位,比之现在的朱允炆,他这个做父亲的当初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线,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而区别就在于朱元璋对自己身体的担忧,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爬学习,这种方法才是培养一个合格储君的最佳法子。

但是这方法所需要的恰恰是朱元璋选在最缺的一点,那就是时间。

他一个六十五岁的老家伙了,还能有几年的活头,别看下面的人一直称呼万岁,但生而为人怎么可能活到一万岁,他虽然称为天子,但当年可还是放牛娃呢,这些个好听的称呼也不过是为了显示皇帝的尊崇和臣下的恭敬罢了,如果真的当回事还想着要长生不老,那是傻子才会做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最大的问题,才让他对于朱允炆的教育方式方法上和对朱标那一套不太一样。

期初册封朱标为皇太子时他才不过四十岁,正是雄心勃勃的壮年,自然有时间也足够水磨工夫来慢慢的教导朱标,一点点不着急也不求急功,因为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储君来。

可是他培养到是成功了,但这老天却把他悉心教导了二十四年的太子给收了回去,这要不是朱元璋心中坚强想着维系大明,说不定早就因此大病一场乃至虚弱身故的下场。

但他终归是挺了过来,还重新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储君人选,这到可以稍稍安慰他那已经禁不起太大波折的内心了。

不过朱标的死终究还是影响到了他的身子,再加上这些年来不规律的作息,没日没夜的批阅奏章处理朝政,尤其是在马皇后离世以来更是没有人能够劝说的了他,自然这一工作起来便是没有停歇。

太医们都为朱元璋能安安稳稳的活到现在而感到惊讶,除了高呼陛下龙体天佑之外也看不出其他的原因,只能说是朱元璋的身子骨天生如此吧。

可再怎么强大的身躯终有力竭的时候,尤其是这一次的打击,让他哪怕是铁打的身子也出现了问题。

虽然太医们没有确定的了,只是判断他身体需要好生修养不能太过于操劳,毕竟不管是心神还是身力,朱元璋都已经不再是青壮岁月那般了,衰老这个没有人能够抵抗的现象哪怕是真龙天子也不行。

所以在明知道自己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剩下的时间怎么算都是不多的结果下,朱元璋才选择了如今这样稍有些激进的方式,倒有些揠苗助长的意思。

不过就算是拔苗他也能让自己的皇孙长的安稳根基牢固,这是他身为大明皇帝的自信,也是被寿数所逼迫的不得已而为之。

这才出现了如今朱允炆初为储君之时便已然来到了近乎巅峰时刻朱标的境地,甚至可以想象,随着他接受教导的时间越长,那他的权力也会越来越大,直到朱元璋身故大明皇位空缺,他正式坐到那龙椅之上成为天下之主的时候,才是权力走到了顶峰的时刻。

不过虽然方法有些过于急进,但朱允炆却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能力,不管是对于朱元璋安排的事务和考验,朱允炆都能妥善的处理完备。

虽然在手法上有的时候还稍显稚嫩,但这已经足够了,毕竟阅历这种东西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朱允炆如今才是二八之年,能做到如此对朱元璋来说已经足够了。

只要在稍加提点,比之其父都不遑多让,要知道朱标可是被朱元璋培养了那么多年,而朱允炆到现在也还没到半年之数,算起来他比自己的父亲在天赋上要强上很多啊。

如此继承人,朱元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哪怕是他撑不住离开了,但他相信只要给自己这个皇长孙留下一些可用之人便足以弥补他的一些短板,让大明朝在他的手中能够继续发扬光大称为世间第一王朝。

辅政大臣,托孤大臣,这种在古往今来都是要交由重臣担当的职位,也是作为新任皇帝心中最值得信赖的朝臣。

现在朱元璋心里还没有明确的人选,但那放在他龙案之下的一叠纸张上却写了不少的名字,其中有如今的颖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等等武人勋贵,本来按照朱元璋的意思应当还有西平侯沐英的,但怎料他这个义子如此性情,在太子身故之后得到消息没多久便虚弱而死,据报乃是因太子之死身心感伤悲痛过度而病亡,

这也是让朱元璋心中一阵无力的缘故之一,但人死终究不能复生,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三章 必要的一些安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