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军侯>第五百二十六章 昏厥

建造图纸,施工进度等等大小事务都需要朱标亲自过目,半点都马虎不得,毕竟是一国之都城,岂能有偷工减料等懈怠之举。

而且朱标已经隐隐感觉出来了,这一次的差事可能便是自己父皇指派给他的最后一桩大事,只要将中都凤阳建造完毕,那么十有**朱元璋便会退居幕后,自此将天下交给他这个太子来管理。

甚至都不需要老朱寿数天尽便会主动禅位于朱标,为后世皇家子嗣做一个好的典范和开头,让老朱家的皇位更替不要像历朝历代那般血腥充满了杀戮和不安定。

但这一切都需要朱标将这档子差事给办圆满了才是,毕竟这也是证明他身为太子能力的一种表现。

所以自大到了凤阳,朱标便事必躬亲什么都要细细监督,更是想着要加紧工期在不出现纰漏的前提下让中都城更早一些建造完毕,那样一来他说不定也能更早一天的坐上那个位子。

说句大实话,换做谁来都不会对天下共主的位子有所嫌弃,哪怕是向来以恭顺温谦仁德和熙的朱标也不例外。

虽然他打心底里尊敬爱戴自己的父皇,但自从坐上太子这个位置,心里难免会对头顶上只差一步的龙椅多几分兴趣。

这是在所难免的,甚至朱元璋都清楚自己儿子的这点念头,但他从来不会因此不满,反而感到十分的欣慰。

因为如果是一个心中没有皇位的太子,那于国而言绝非益事,如果朱标只想着做一个安分的王爷,朱元璋肯定会对其大失所望,甚至为他做的这些谋划都要全盘推翻。

但好在朱标纵然是和他的意志有些偏差,手段温和了一点,但朱元璋是一点都不介意的,心中有对皇位的念想就好。

在加上这几年他的亲自培养,朱标现在虽然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本性,但起码不再像以前那般心慈手软的程度,反而适当的也是有一些强硬的态度,这在朱元璋看来是极好的。

他自己手段狠辣一些可以,也能镇压群臣,毕竟大明当时处于开国之初,风雨飘摇的阶段,朱元璋如果再心慈手软的话,那就是将大明推向灭国的边缘。

而如今,这二十多年的杀戮之后,老朱自己也觉得累了,杀的也差不了,不管是外还是内,基本上都难逃他的掌心。

也是时候让大明进入第二代君主的掌握了,也是需要一个温和的皇帝抚平他暴虐杀戮的一些弊处。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不然何以让宋濂等一些老学究去教育自己的儿子,如果真要是再来一个杀伐果决的狠辣皇帝,那他自己亲自言传身教岂不更好。

但天下之主不可能代代皆是此类,不然纵使大明国力再强盛,也难逃穷兵黩武致使国家难以为继的局面。

所以培养一个仁德的主君对国家,对人民,更是对百官勋贵们的一种好事,没看那些文官们对于朱元璋是各种畏惧害怕,转而就是各种对朱标的赞扬和满意。

早就希望能迎来朱标这样的君主奉侍了,可离着朱元璋远一点才好,免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一次大清洗,搞的家破人亡都算轻的。

换了朱标就不一样了,很多文臣们都在希望那一天的到来,等着自己好日子,以防现在天天担惊受怕让自己寿数都不知不觉间少了很多。

这些文臣的想法,朱元璋又岂能不知道,所以这一次让朱标奉命督建中都凤阳便是给文臣们一个信号,就是让你们安下心来,没看到本人都已经做好退位的打算了吗,所以都老老实实的,不然免得在洪武朝最后的时候有出现什么天大的案子就不好了。

至于武官那边,老朱早就安排的明明白白,蓝玉培养起来是做什么的,不就是为了给朱标做武人的首领,身有外戚,官为将军,爵位国公,这简直是用来震慑武人最好的选择。

而皇族子弟,留给朱标的自然就是老四朱棣了,虽然朱棣自己现在还有些迷糊的阶段,更是一度沉迷于战争不可自拔,但想来边疆藩王封镇之事,还是需要依靠朱棣的。

可以说现在朱标的处境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这东风自然就在中都凤阳修建玩成之时便会如期吹来。

所以对于这档子差事,朱标可谓十分上心尽力,想着能否让东风早点来才好的。

每天晚睡早起,日夜辛劳监督,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大意,不论是工部还是户部,哪方都是尽心竭力的配合太子殿下。

而朱标自己则渐渐变得废寝忘食一般,想着能越早建成中都越好,时常是忘记了休息在烛火下批阅文书处理事务。

一开始这种情况还会被内侍告知朱元璋,说太子殿下勤于公务是为楷模,朱元璋自己也乐得听见这种消息,而且也十分满意这个大儿子的态度。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此劳心劳力便是伤神伤身的结果,终于在有一天朱标前夜未眠第二日又匆忙视察进度之时,突然觉得一阵头晕眼花,仿若天际晃动百日见星,猛地栽倒在地上。

这一下子可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东宫属官,工部户部等人急急忙忙的将朱标送去休息,不敢有一点的疏忽,生怕太子出了什么岔子。

而这消息自然是要送到南京城去,朱元璋猛然见听闻此信,当时心里便一阵剧痛,人生大起大落多年,这还是他当皇帝以来第二次觉得揪心。

上一次正是自己的爱妻马皇后病故之事,这次又是自己的儿子朱标突然昏厥倒地,两次情形何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六章 昏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