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军侯>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子出京

亲~本站域名,很好记哦!.166x好看的小说强烈推荐:相较于大明战马是以万计,草原各部的战马可都是十万十万的往上数,毕竟谁让人家是游牧民族呢,天生的马场不缺,更有那么多马匹资源,看家的手段大明与之相比还是差了很多的。

这也是朱元璋到现在为止的一块心头隐疾,缺少战马的国家永远要在与敌作战的时候落到下成,守战虽是优势,但总让人欺负到眼皮子底下来可不是朱元璋的习惯,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次的北伐作战了。

而城外野战,步卒抢兵的数量是军团作战的根本,但骑卒成建制的冲锋更是决定战场胜利的千斤石。

灵活性,机动性,乃至冲锋力度和杀伤战力,这些都是骑兵所具备的强大优势。

正面拼杀需要步卒的协调作战,需要的是将帅勇猛胆气,需要的是兵卒血性亡死,但很多时候往往会被骑兵打断胜利的天平,这在古往今来的作战上比比皆是。

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战车的数量是决定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根本,那么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西汉时马镫的发明为基础,战车便逐渐退出了作战的舞台,取而代之便是冲锋杀伤力更强大,机动灵活性更高的骑兵了。

虽然现在大明的火器也是不俗,更是依靠这种利器才压制了蒙元骑卒的凶狠。

但不要忘了,火器可不是无限的存在,弹丸的消耗和火药的补给都是缺点,而这种时候骑兵就没有这样的缺陷,便是无可替代的作战主力。

不过纵使朱元璋再怎么着急,这战马的数量也不可能一夜之间便翻倍啊,当他得报老四朱棣在关外剿匪收获不小,而且还有千余匹战马的时候,心中肯定是高兴的。

但也真是因此,早前制定好的计划也该要实施了,朱棣这般行动又是在边军等部刷了一波声望,使得他这个燕王在北地军方有了不小的名头。

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里,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如此勇武,但该敲打的还是要敲打,不能让亲王躲了太子的风头,武力再高朝,当国理政的还是太子,这一点是根本上不能改变的事实,也是朱元璋为什么希望朱棣能做事塞王之典范,有不希望他声明崛起太快的根本原因。

毕竟作为藩王朱棣手下有数万护卫兵卒,如果起势过快,难免会心生他想,就算朱棣自己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难保他的下属之中也全都不会有逆反之心。

要知道古往今来,从龙之功可是最令人垂涎三尺的,宋朝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些都是教训。

先不提宋太祖赵匡胤此人心中有没有做皇帝的念头,但是如果被人推到了那个地步,就算心中没有也会渐渐的滋生起来,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这样相比之下,作为国公勋贵武人首领的蓝玉就大不一样了,被留在京城当中的蓝玉,虽然位高权重,但实际上兵马并不在他的掌握之中,非战事更不可能调动除了铁册军也就是己身侍卫意外的兵卒,真正算起来威胁性都不及朱棣这种手握重兵亲王殿下的十分之一。

不过好在当朝太子朱标在诸位亲王当中声望颇高,更是在这些同母胞弟当中有些不小的威信,朱棣更是对自己的大哥敬畏有加,可以说是兄谦弟恭的典范了。

朱元璋如此做也不是过为了以防万一而已,哪怕这种万一的几率不足千万分之一,也是要提防的,这便是作为皇帝必须要考虑的地方,也是作为皇帝应该持有的心态,这些现在的朱标是没有办法体会到,但等到他做了皇位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想必他一切都会慢慢明了的。

所以这敲打提点的意思还是要做,朱元璋满意朱棣是一方,朱标依旧是要受命巡视陕西地界,这种事情可不会因为朱元璋心中的一时欢喜而改变。

就这样,本来好好监国理政的太子朱标便即可从南京出发了,一路直接北上转西向着自己二弟亲王朱樉那边敢去。

一时间远离朝堂,这让朱标自己也有些放松的意思,毕竟在国政处理等方面,一向强横的朱元璋和他之间总是有些偏差,奉行温和谦仁制度的朱标每每被自己的父皇训斥,就是因为他太过慈悲柔和,这作为皇子到没什么,但作为国之储君就有点问题了,将来注定要承继大统的朱标,仁慈和狠辣哪个都不能少,这才是作为帝王应有的权术。

可被老夫子宋濂等人教导多年的朱标又岂是朱元璋短时间内就能纠正过来的,一到父子两人矛盾冲突的时候,朱标慈孝自然不肯冒犯父皇威严,但朱元璋自己生气啊,有时候恨不得剥夺了他的谥号和追封,这显然是气糊涂了。

现在朱标受命巡抚陕西,一面是因为朱棣的事情,一面是亲王朱樉在封国之处有些不太好的声音传出来,也是让朱标下旨召亲王返京。

不过朱标心里何尝不是想借着这次离京好好的喘口气,要知道朱元璋作为开国君主,能从一介放牛娃儿做到天下之主的位子,其手段其心智权谋都是世间一等一的,虽然离不开那些老兄的支持,但换位想一想,如果朱元璋没有真本事,像徐达常遇春这等傲气之人会服他吗?

显然不会,所以能做到大明之主,靠的可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运气,而是朱元璋自己的本事。

如此一来,这种从最底层到最高处积累下来的气势威严,往往是最重的,给太子朱标的压力也是最大的,更别提父子俩本身就有一些理念上的矛盾。<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子出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