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军侯>第四百五十九章 新老交替

朱元璋勤勤恳恳的为自己儿子铺平道路,以报大明江山稳固国泰民安,而太子朱标自然也知道自己身有重任不能偷懒懈怠,每日里必是矜矜业业的处理政务,或是得到朱元璋的批命下去巡视各方。

尤其是现在已经分封各地的亲王,这些王爷在朱元璋看来才是他们老朱家最后的一道保障,同姓为朱,又都是自家人,虽说皇室有些凉薄,但是在继位兄长有着绝对能力让余下那些兄弟亲王臣服之时,这些手握兵马大权的各处藩王便成为了巩固皇权最有效的力量。

而如今的太子朱标便有这样的能力,其本性淳和温善,对待自己的兄弟们向来都是关爱有加,在朱元璋南征北战之际,完全表现出了长兄如父的样子,使得这些目前手中都握有兵权的塞王对朱标都是很尊敬的。

如果将来这位太子殿下继位,这几个王爷就是朱标手中最大的力量,纵使天下间有一些心中不服之人,也绝对不敢声张表露出来。

光靠着大明亲王的护卫属兵就能将这些人的小心思都镇压回去,不会让他们有半点侥幸的意思,更别提犯上作乱这等大事了。

所以说只要朱标稳稳的活着,那么大明二世江山必然是稳如泰山一般,绝对不会有半点的波折,这也是朱元璋早早就想好的一点。

藩王镇守四夷边境,靠着为兄者君主的情义血源脉络,完全可以做到威慑天下的姿态,哪怕是威严杀伐都比之朱元璋差上很多倍的朱标,都能够安安稳稳的做好自己大明皇帝的宝座。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朱标能安然继位,中间不出现什么别的差池才行。

而此时的朱元璋,在暗中密令锦衣卫之后,也正式准备着手对付大明内部的问题了。

前几次的大案子不过就是接着贪污的由头杀掉了一批人罢了,还没有真正的触及到那些手中权力的重臣。

虽然尚书的位子清空出来不少,可谁都知道大明朝堂的状况,六部尚书不说半年一更换,但一年一换的时间是有的,很多的尚书老臣都是做过了好几部的尚书,还有一批功勋旧部则是做了一年便暂且退居到了二线。

这里面是有朱元璋的意思,他是怕哪个臣工占据一部尚书的位子太久,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后果。

所以才有了如此频繁的轮换,也正是因此,就算上一回郭桓案让六部中十停去了八停也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只是看起来杀的人特别多而已。

最终的针对者更多的是下面那些小吏,还有胆敢暗中收购官粮的富贵之人,算起来六部的损失还不及在外面所杀之人的十分之一。

而且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后,这被杀掉而空缺出来的位子,就全都给补上了,期间也并没有耽误朝廷的大事,就好像六部的官吏被杀了个干净以后,大明朝堂还能稳妥的继续运转。

这里面自然是由朱元璋的手段在,但也说明了六部本身的职权被消减的异常严重,基本上如今全都是由朱元璋自行决断,六部也只剩下了转递呈批等用途。

现如今大明外敌基本平定,缠斗多年的北元小朝廷也在永昌侯蓝玉的猛攻下灰飞烟灭,北元大汗脱古思更是身首异处,整个北地草原都陷入了混乱的战争当中,一时间绝对是不会对大明造成什么影响的。

而此番战绩的最大功劳者,蓝玉,稳稳当当的收获了他应得的那一份,被朱元璋下旨封赏为凉国公,加封太子太傅,成为了官职勋爵上仅次于宋,颍两位国公之下的第一人。

可是朝堂上所有人都清楚的人,现在这位明面上看起来是第三人的蓝玉,才是真正的勋贵中位列第一的,乃至文官一系都要对蓝玉礼敬有加不敢怠慢。

虽然其太子太傅的身份在冯胜,傅友德两人太子太师身份之下,但是他和朱标是什么关系,冯,傅两人又是什么关系,这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的。

再加上朱元璋的有意提拔,是个人都能看的出来此间朝堂之上蓝玉是最不能招惹的一人,没看到就连劳苦功高的宋国公冯胜,还有老一辈的傅友德都不敢说什么吗。

况且现在冯胜已经不行了,在被朱元璋算计之后,收了兵权的他,也就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罢了。

军中是还有一些人脉故旧的情分在,但只要他一天不出现,一天不握上兵权,那这等情分自然而然的就会日益减少,直到虚无缥缈消散无影。

毕竟就算是军中,也是讲究着利益人情,冯胜是有不少的故旧手下,但这些人还要生存,如今是蓝玉的时代了,如果再死靠着冯胜不愿意臣服,那等待这些人的下场绝对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再加上现如今唯一能和蓝玉掰掰手腕的傅友德还不做声,这位同列国公而且虚职还在蓝玉之上的老将,只想着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和事佬,哪边都不想掺和。

反正他本人的愿望也达成了,这国公的位子也坐上了,这辈子算是已经到头,并无他求的傅友德十分清楚自己的作用。

他能被封为国公的原因里头也有着朱元璋想让他站好一班岗的缘故,作为老一代将领病死故去,被打压的打压,也就剩下傅友德这个半老不老的人继续留下来。

朱元璋自然是要靠他维持那些心中有不满的老卒,达到让新任将军们彻底掌握大军的意愿,所谓承前继后承上启下就是这般意思。

所以在现如今的勋贵之中,蓝玉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声望无出其右者,纵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