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阙,凌霄宝殿内。
玉帝正高坐龙椅,下方那文武仙卿各立左右,时有巡天鉴来报:“起奏陛下,俱芦道君发来檄文,为北俱芦洲请旨。”
众仙卿闻言,窃窃私语。
玉帝结果檄文,见那檄文具言李道真已然万事俱备,只等玉帝降旨,使得那俱芦风调雨顺,如此以来,大事可成。
玉帝合上檄文,点点头,刚欲派遣神将前去北俱芦洲,朝中却又有托塔李天王上前启奏:“起奏陛下,俱芦道君李道真教化俱芦不假,但他未经圣旨,擅封自己为‘俱芦大帝’,在北俱芦洲广为流传,实乃欺君之罪,恳请陛下定夺。”
玉帝闻言,传唤纠察灵官,那灵官叩首道:“起奏陛下,张天师所言不虚,李道真自封俱芦大帝,实乃冒犯田颜。”
玉帝点头,挥袖问众卿:“诸位仙卿有何看法?”
朝中忙又闪出到道教天师张道陵俯伏拜道:“回禀陛下,那李道真教化俱芦,乃天大的功德,眼看有成功之望,实不可现在打扰于他。他乃天界区区道君,若说与俱芦百姓,恐百姓不会信他,只有冒名一个仙帝之位,才有威信,请陛下圣裁。”
“陛下!”托塔李天王又道:“欺君之罪乃是事实,如置之不理,我天庭威严何在?陛下龙威何在?众仙岂不是都要自封高位了?”
玉帝看看张道陵,又看看李天王,这二人一个道教,一个佛教,他们背后便是代表着三清与佛祖的意思。玉帝看得出,佛祖那边见李道真有望教化俱芦,有些坐不住了,拿这欺君之罪来试探自己的立场;而三清那边则是要保李道真完成教化,借机把北俱芦洲纳入道教。
玉帝一言不发,先点头又摇头,若有所思,时有朝中长庚星启奏道:“陛下,张天师与李天王所言都是有理,臣知陛下为难,特来献上一计。”
玉帝微笑:“爱卿有何高见?”
太白金星道:“陛下,李道真教化俱芦乃天大的功德,决不可在此时出差错;但他毕竟自封大帝,有欺君之嫌,天庭也不可置之不理。依老臣之见,可先让李道真继续教化俱芦,若真的功成,以他的大功德,就封他一个俱芦大帝也未尝不可;但若他最终失败,陛下再追究他个欺君之罪也不迟。”
玉帝闻言抚掌大笑:“老星深得朕心。就依李长庚之言,此时全力配合李道真,若教化成功,便封他一个俱芦大帝,若失败,再问他欺君之罪。”
满朝文武齐喝:“陛下圣明。”
玉帝见此,派遣风雨雷电下界助李道真,之后散朝不题。
再看那天界游奕灵官拿了圣旨,直飞凡间北海,北海龙王在龙宫内携龙婆,龙子,龙孙等一干人等跪拜接旨。
游奕灵官宣道:
“奉天承运,天帝诏曰。即命四海龙王携施云布雨神将,去往北俱芦洲助俱芦道君李道真教化俱芦,见李道真如见朕,钦此。”
“小龙接旨!”北海龙王结果圣旨,送走游奕灵官,即可敲向了四海龙钟召集了其他三位兄弟,东南西三海龙王这赶到北海,与北海龙王汇合,即去北俱芦洲,在祥云中见了李道真。
“四海龙王见过俱芦道君。”
李道真看了一眼这四个真龙叛徒,呵呵一笑:“诸位不必多礼,我此番下界,诸位在空中等候,听我一声”真言,风来,二声真言,云起,三声真言,细雨如丝。
“遵命。”四海龙王忙道。
李道真又问:“河伯可来了?”
众神中又闪出河伯:“道君,小仙在。”
李道真吩咐道:“听我一声‘收’,你便将芦洲那泛滥的洪水收走,使得那河水不再泛滥,庄稼不必被淹。再将洪水灌进火山之中,熄灭天火。”
“小仙明白。”河伯也忙点头。
李道真再问:“四时瘟神何在?”
众神中四位瘟神拱手道:“道君。”
李道真点点头:“待我念动救苦真言,你可收了瘟疫。”
“小神明白。”瘟神忙答应。
一切吩咐妥当,李道真点点头:“既如此,诸位听我号令。”说罢,李道真一个闪身下了云端,去那芦洲了。
芦洲百姓自从女娲娘娘现身之后,日夜供奉那俱芦大帝,时时祷告,日夜焚香,口诵:大慈大悲无量俱芦大帝。
此日,芦洲百姓仍旧在水深火热之中,多有饿死者,病死者。忽的,见东方空中远远祥瑞隐现,一位白衣神仙飘然出现在空中。
只见那神仙头戴紫翎玉冠,手持白玉折扇,身穿大红绛白袍,脚踏无忧仙履,身在亿万祥瑞之中,见芦洲百姓如此疾苦,口出慈悲之言:“如此生灵涂炭,吾心不忍,定要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此言一出,震动俱芦,凡有耳者,尽皆闻之,又都认出了李道真,喜极而泣,五体投地大喊:“拜见俱芦大帝,拜见俱芦大帝。”
李道真点点头,垂慈曰:“诸位请起,吾等仙道,便自该救度阎浮世人。”说罢,李道真口中年年有词,手中法诀番飞,朝天一直,大喝:
“收!”
顿时一道白光冲天而去。
百姓忙顺着白光向天上望去,只见空中祥光大盛,那芦洲各地的洪水竟然纷纷逆流,都向空中倒飞而去,不多时,洪水消散,河流正常,再无决堤。
百姓见此,大喜,再磕头:“多谢俱芦大帝,多谢大帝!”
李道真满意点点头,再道:“灌!”
忽的,空中那洪水又纷纷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