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小说巨匠>第四百七十七章 两部半神作,百作家赠笔(下)

文艺作品,乃至科学产品在最初出现的时候,基本都会遭遇非议,因为这个世界总有一部分人打心眼里不想自己的生活突然发生超出预料的改变,以及总有一部分人对新鲜事物抱有排斥心理。

《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也是一样,最初推出的时候,争议也非常多,特别是两部电视剧同步推出,更加为一些守旧评论家所不容,认为这是“泛娱乐时代的副产品”。

然而仍是那句话,真正的经典是可以跨越时空的,两部世界经历百年,成就“四大名著”之名,光芒随时间推移越发耀眼,可见作品惊人魅力。

因此,《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之后,在口水中昂首前进,沉淀不过短短一年,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就开始发生逆转,最后甚至出现“教育子女,不可不读《西游记》,从政经商,不可不读《三国演义》”这种论调。

到如今,两部凝聚完成,专业民间双路通吃,成为文化人必读经典,各种版本一出再出,部分精装版更是成为逢年过节送礼的绝佳选择。

也是由于这两部的基础,才使得《水浒传》刚一推出就收获诸多正面评价,一大批敏锐的专家学者感觉到了这部作品的不同凡响,积极地参与推广。

《水浒传》也成了柳敬亭推书史上唯一一部在连载过程中就收获一边倒赞誉的

以“水浒光环”加持的柳敬亭,顺理成章地成为文学奖励大会当天的绝对焦点,自从柳敬亭在大会堂出现,现场不论男女老少,几乎都会走过来跟他聊几句,也不仅仅全是说水浒。凡是跟文学有关的话题,差不多都会涉及。

柳敬亭一手写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手写文学研究者们惜如珍宝的严肃文学。而且两者都取得极大成功,所以不论是哪一个类型的作家。都能和柳敬亭找到共同话题。

国家文学奖励大会一共有五大类奖项:国家最高文学奖(仅一人),国家社会科学论文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国家诗歌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20项),国家文学进步奖5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6项)

上午10点,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主持会议的中宣部副部长首先讲述了设置国家文学奖的目的用意,指出:“隆重奖励在我国文学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作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工作者的亲切关怀。

希望广大文化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为实现文化强国梦、增强国家软实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接着,国家领导人为获奖者颁奖。

进步奖、诗歌奖、社科论文奖……

前四个奖项,无一叫到柳敬亭的名字。但现场没有一个人觉得奇怪,因为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既然柳敬亭今天出现在大会堂。那么今天属于他的奖,只有那一座。

11时,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国家一号领导人向获得国家最高文学奖的柳敬亭颁发证书,并跟他热情握手合照,表示祝贺。

这是颁奖当天最无悬念、也最为实至名归的一个奖项!

尽管经历无数争议,遭遇无数言lùn_gōng击,那一部部在中国和世界造成巨大影响的作品拥有无可撼动的说服力,即便是“柳敬亭专职黑粉”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奖项除了柳敬亭,别人都拿不起来。

随后柳敬亭发表了简短的获奖感言。再次提到那句他一直念念不忘的话:“这个世界没有那些文艺作品是不完整和遗憾的!”

接着,国家文化部领导人发表讲话。先向获奖者表示祝贺,然后向全国文艺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最后开始阐述文艺作品在建设先进文化中的巨大促进作用……

11时40分,大会圆满结束,党和国家领导人会后又和与会的各位作家握手交谈,到柳敬亭的时候,首长居然主动提到《水浒传》,并问柳敬亭“是不是准备写一部官逼民反的作品”。

柳敬亭只好提前剧透,大致讲述了一下《水浒传》的大纲,然后精要地分析了“逼上梁山”和“农民起义的局限”,都是课本上学习过的观点,此处简单地化用一下即可。

首长听得不时点头,认可了这种“用故事表达历史观的做法”,然后鼓励柳敬亭好好完成这部会一直保持关注。

从柳敬亭介绍到首长给出鼓励,前后持续了将近十分钟左右,现场与会作家和观看直播的观众免不了再次为这种殊荣感到震撼。

十二点半左右,领导接见环节结束,大家开始准备退场,坐在第一排的柳敬亭被邻座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拉着聊天,讲了几句之后,那位老作家突然把大会赠送的钢笔郑重地放在了柳敬亭的面前。

路过的作家看到这一幕,随即纷纷效仿,将自己的钢笔摆在柳敬亭桌上,然后点头致意。

柳敬亭忙站起身,有些无言以对,只好静静地向每个赠笔者颔首致谢。

准备从其他路线退场的作家看到这一幕,纷纷转身走过来,于是一个赠笔队伍悄然排列起来。

正要收工的记者们看到这一幕,立即重新摆好机位,端出长枪短炮。

这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很快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如果说柳敬亭斩获国家最高文学奖是意料之中,那么这幅“百位作家赠笔图”就完全出乎意料了!

“别的我不知道,我只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七章 两部半神作,百作家赠笔(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