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是章惇第二次打断他了。徐诚忻看了他一眼,暗想:好个屁,我怎么看你象是不耐烦了,这死老头!
“你既有这么多想法,抽空写个折子来,大家一起议议。”章惇显然对此没多大兴趣,道:“其实今天找你来,一是为贤侄的平步青云道贺;二来也要亲近亲近,以后同朝为官少不得要相互提点着;三嘛,本相有点小事想请贤倒帮个忙。”
前两点徐诚忻直接过虑掉,这第三点听着有点意思,便道:“韩相有事尽管吩咐,我徐诚忻最喜欢的就是交朋友。”
“好!”章惇微微一笑,道:“今日贤侄定然已经发现朝中官员换了一大批,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本无可厚非。本相不才,蒙圣上错爱,占此位领群臣,心中甚是惶恐,唯恐有负圣恩。只有竭尽所能、兢兢业业办好差事,怎奈近期官员变动较大,许多要职无人可用,倒成制肘。”
徐诚忻一听,原来是帮手不够,人不够找我干嘛。大宋朝不是出了名的“冗员冗兵”吗?光听饭不干活的官要多少有多少,随便挑几个不就行了。
章惇似乎看出他的想法,接着道:“本相用人一向很严,前日在吏部翻了半天册子勉强用了一些。不过有个位置非常要紧,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想来想去也只有贤侄能担此重任,只是不知......”
这老头太可爱了,搞了半天原来是想提拔自己,绕这么大圈子累不累啊。徐诚忻对做什么官没太多想法,只要能让他把事情做好就行,便躬身问道:“多谢韩相抬举,不知韩相要让下官补哪个缺?”
“贤侄对商贾之道颇有章法,如能入职户部侍郎必能有所建树。”章惇故意停顿一下,一边喝茶一边眯着眼睛暗打量,徐诚忻也端起茶杯,脑子却在不停思考。
“圣上曾把贤侄的文章示于我,本相观之颇为欣赏,可见你我乃是同道中人。”章惇继续说:“我大宋虽富甲天下,根子里却是积弱积贫,若再不变法必生祸端。这次辽人来攻,大军才动,户部便已经空空如也。国有弊政,朝中有硕鼠啊!”
徐诚忻犹豫片刻,说:“韩相如此看重我,真是感激不尽。只是最近手上还有许多事未了,若半途而废实在可惜。要不先让我把那些事了了,到那时如果还有需要,下官一定不再推辞。”
“贤侄啊!”章惇有些痛心地劝道:“你应该清楚我大宋的国制,一向是重文轻武。治理天下还是得靠满腹经纶的文臣,为将者虽用命疆场也只能博得一时得意。如今天下太平,圣上对你甚是倚重,贤侄须趁机为自己谋个前程,文治才是正途啊!本相为百官之首,门下之人自然不会薄待。”
这话越说越明显,徐诚忻也听出味道来了。这不是拉帮结派是什么?那意思分明是说:你做我小弟,跟着大哥混保证吃香的喝辣的。要不然,别看你现在得意,过几年就没花头了。
徐诚忻这种愤青,自然不肯就些服软,再说现在朝中的形势还没看清,怎么能随便去站队。就算你韩琦一党独大,可你还不知道圣上用我不仅是因为易州的那点功劳,更重要的是与女真联手灭辽。谁说为将者只能博得一时风光,用兵的时候还多得很啊。
想到这儿,徐诚忻哈哈一笑,道:“多谢韩相指点,下官已经明白了。不过我的确还有许多事情没了,我有个脾气,事情不做完就没法换地方。不得已只好先辜负您的美意了。”
韩琦听了也不生气,只是淡淡一笑,道:“贤侄心意已决,那也不必勉强。你我同朝为官,都是为了大宋江山、为天下百姓,殊途同归而已。”
徐诚忻离开韩府不久,韩琦便乘着夜色上了一顶青衣小轿直奔宫门。
景政殿内,哲宗刚刚听完范纯仁的禀告,听说韩琦来了便打发范纯仁回去了。
“如何?”哲宗端着香茗问道。
“回陛下,此人性格坚韧、形迹放荡、不畏权贵、无视高官厚禄。言谈之中颇有轻君贵民之意,且好武轻文,看起来其志不小,陛下须小心使用。”
哲宗眉头紧皱,缓缓说道:“他想从军倒不是好武轻文,这点我是相信他的,只是我到现在还搞不清倒最喜好的是什么。权、钱、美女、名声、似乎都喜欢,却又似乎都不是最喜好的。你怎么看?”
“臣......无能。”
“罢了,你与他才见,朕不怪你,下去吧。”
“臣告退。”
看着章惇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哲宗自言自语道:“可控.......徐诚忻啊徐诚忻,我要用你,可我却总觉得看不透你呢?”
正沉思间,门外传来一阵轻巧的脚步声,紧接着便听到赵舒叫道:“皇帝哥哥,我明天要出宫去玩,你一定要放我!”
哲宗一怔,突然明白了什么?嘴角微微一笑,道:“行,你随时都可以出去见他,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