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1852铁血中华>第185章 河南之变(四)

雷虎骑兵出身,此次参加剿灭淮军行动共有两个骑兵师。中国很久没有像样的骑兵部队,韦泽所知道的也甚是少,人工授精繁衍马匹来基本自一个络上类似长篇笑话的文章,胸甲骑兵是看得有关拿破仑时代的一些文章。

最初光复军的骑兵师是龙骑兵,部队依靠战马机动,作战时候主力基本下马作战。骑兵师编制最后确定,是光复军向法**校派遣的“参观团”弄回来的资料。法国拿破仑时代骑兵师的编制通常由2至3个旅组成,一般下辖两个团,每团3至4个中队,下面还有骑兵连。

理论上骑兵团有800至1200人,但在战时人数则会下降,一般在300至600左右;中队的人数从75人到250人不定,比如1809年时共有209个中队,平均每个中队139人

所以骑兵师一般来说是一、两千人,不过也有特殊情况,譬如在1812到1813年时有些团下辖的中队上升到6个甚至8个中队;瓦尔特将军的近卫骑兵师下辖4个旅,加上师直属炮兵,人数高达5900人;征俄大军团许多骑兵师都是接近3000到5000人。

另外,不同骑兵兵种也有差异,比如胸甲骑兵旅一般辖一个胸甲骑兵团。

光复军托了平炉炼钢技术以及琼州石碌铁矿的优质矿石,钢铁质量不错。采取了冲压技术之后,所有骑兵标准配备之一就是皮革与多层薄钢板制成的护甲。身前的全甲变成了只防护前胸的“钢胸罩”。

为了生产出足够的良驹,整个新政府基层单位都行动起来寻找体型巨大的母马。但是中国骑兵传统衰落的太久,即便新政府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现在最终也只凑起了5000多匹不错的军马。其实总数并非只有这么一点,那些母马都在养马场繁衍后代,上阵的都是公马。这种性别歧视也导致了前线马匹数量不足。

直到湘军彻底击败捻军步兵部队之后,雷虎才知道湘军竟然跑到了陈州一带。一面下令骑兵部队先出发拦截湘军归路,雷虎抓紧向军委发报,汇报自己准备尽可能在河南歼灭湘军的计划。

电报以最高级别发出,当天就收到了回电。军委同意雷虎的计划,并且把安徽军区暂时归到徐州军区之下。

南京是首都,如果按照传统,江苏本该成为直隶省,但是军区划分不能这么搞,所以才弄出了徐州军区这个作战单位。实际上江苏被一分为二,苏南以南京为中心成了卫戍军区。苏北则独立成了徐州军区。好在安徽军区原本就是淮河防线司令部的一部分,夺取徐州之后才单独分出去,现在重归雷虎的徐州军区统辖倒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两个军区一共有十个军,一边五个军。歼灭淮军的时候各出两个军,现在淮军被解决,敌人没有反击的可能,淮北的四个军倾巢而出,向着曾国藩的部队直扑而去。

然而大部队赶到陈州的时候却扑了个空,曾国藩的湘军极为机敏,他们根本就没有在陈州停留,在获胜的第三天就拔营起寨向北逃窜。原本湘军进军陈州的时候就是急行军,没带什么辎重,此时又是急行军往回赶,两天就跑了120里路。等骑兵师在第三天发现曾国藩大部队的时候,曾国藩硬是逃到了许昌以北的地区。

这下局面就变得非常有趣了,光复军如果继续猛追,大概能在曾国藩逃到郑县或者开封的时候追上曾国藩的部队。此时黄河已经改道十年之久,原本黄河是从开封向南,到徐州。现在黄河从开封继续向东去了山东。假如李鸿章真的要投降,光复军在开封一带解决湘军的部队,那原本的淮河防线司令雷虎就变成了黄河防线司令。

雷虎觉得事情巨大,立刻向军委发报讲了此事。军委的没想到战局变化得如此剧烈,一时也觉得没办法立刻答复。

“以黄河为界,五分之四个河南就到了咱们手里啦!”韦泽看着地图说道。河南是个大省,土地广袤,人口众多。而且过去几年里头遭到了战火肆虐,想把这么大一块地盘给安定下来,得个一年半载才行。占据了河南,自然不能放过山东南部。

原本的战争计划可没有这么激进,当时光复军的如意算盘是解决淮北,占据河南南部,然后做几个月准备,海上模仿二鸦战争英国人的路线,以海军杀进渤海,占领天津,陆军打到德州,威逼北京。这种重点进攻的作战计划若是改成平推的计划最初的兵力配置就全错了。

重点进攻只需要顶多六个军十万人,现在光解决河南问题,就得六个军。再加上进攻山东南部的部队,总兵力就得到十二个军,二十万人。出动二十万人的消耗可不是把原本的消耗简单的乘以二就行,根据大家的经验,后勤压力至少得乘以三。

胡成和黑着老脸,很不高兴的对韦泽说道:“都督,咱这次能不能别让国务院掺和了?你就下一道命令,直接调拨预算吧。”

韦泽其实也有这个冲动,能把原本的治安战打成歼灭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能极大的节省战争预算。北伐的战争只是今年没有安排那么多而已,未来几年中的军费一分都不会少,只是早出晚出而已。

顶住了强烈的冲动,韦泽耐着性子对胡成和说道:“这规矩是我定的,定了这个规矩就必须遵守。我会召开会议商讨这个问题,军委现在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觉得当务之急就是赶紧从其他省份调集部队过来。”

胡成和长叹口气,他其实知道以韦泽的说服力,真的一定要“说


状态提示:第185章 河南之变(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