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1852铁血中华>第67章 破军之将(十四)

总参谋部旗下的战史部门是如此记载1854年5月14日的战斗,“……在我军热气球坠落之后,下午13:24分左右(以总参谋部作战处(当时为作战部)副部长居俊峰怀表为准),和春派遣约两千部队向我军发动进攻,经过半小时战斗,和春在战场上丢下超过1500名的死伤者……”

而炮兵部队的战斗记述如下,“……此次与和春部队作战,炮兵部采用了标准葡萄弹规格,每颗弹丸的重量为二两(100克左右)。这种较大的弹丸很方便在战后回收弹丸,再次重复使用。清军(当时称清妖)与我军使用火炮时都使用了散弹,但是双方区别比较大,清军更喜欢使用大量比较细小的弹粒,在增加气密性的同时,也能够扩大一些射击范围。我军对葡萄弹包装采取了诸多气密措施,而较大的弹丸明显可以对敌人的有生力量实施更加有效的杀伤。在战斗清点中,接近四成的清军都伤亡在我军葡萄弹轰击之下……”

至于十四军的军史里头是这么写的,“……和春部比较狡猾,作战时候相对能够坚守其战略设想。不过在面对看似是机会的突发情况时,和春就会产生动摇,贸然改变其战略设想。当何春部没有与我军近距离接战前,他们就跟小鸡一样不易捕捉,等他们与我们开始战斗的时候,我军开始如同杀鸡一样的轻松消灭敌人……”

这些记载都是太平军一边的态度,至于江南提督和春大人对这场战斗的感受其实并不算久。副都统忠泰带领两千清军与束发粤匪接阵之后,只过了不到十分钟,忠泰就派人向和春求援。和春提督在这十分钟内,完全被对面束发粤匪猛烈的火力给骇住了。

和春确定对面的太平军横列顶多有300人,这300就算是三段击,也不过是900人。和春见过的最大的排枪连环射击是个1200人的规模,那是跟着向荣的时候见过的。那次向荣提督展现出老将的真正功力,轻松击溃了对面的敌人。

太平军射击的枪声比清军1200人的连环射击要迅猛的多。那像是暴雨,像是冰雹,像是雷霆。而且井然有序。

然而,江南提督和春大人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一下这人类制造的暴风,不到一小时前带兵进攻的束发粤匪的副都统忠泰已经跪伏在和春脚下,哭的跟泪人一样。“大人,束发粤匪火器犀利,我军……,我军全军覆没。”

说全军覆没未免有些夸张,2000人出去,至少也回来了300多。总参谋部的医疗部门,还记载了一百多个中了葡萄弹后受伤,三天内死亡的病例。这说明,顶多被打死了一千五百人。

然而和春提督数学不太好,也不善于搞统计。亲眼看到2000清军顷刻覆灭,和春提督已经不再怀疑音德布三千部队被全歼的消息。12000部队转眼就被干掉了五千多人,和春提督不再恋战,他果断下命撤军。

5月15日,和春提督带领七千余兵马撤到了六安附近。寿州军分区的一个军五千人的部队在城外从北向南的威压和春提督的七千兵马,韦泽带领的四千部队由北向南的威压和春提督的七千兵马。原本就没有准备再战的和春提督提说这两个消息,慌忙带兵向西撤退。

韦泽在六安宣布自己留在六安负责收尾工作,寿州军区的部队与十四军两个军在后面追赶的同时包围和春提督,逼着和春提督向准备好歼灭阵地的姚李镇方向运动。

将部队派出去之后,韦泽立刻动员起六安地方上的行政部门。在和春前来进攻六安的时候,这帮人可是被吓坏了。现在见到和春望风而逃的模样,这帮人的心也都放到了肚子里头。

韦泽在会议上宣布,“大家立刻到六安各地乡下,请乡绅们出来帮忙打扫战场。”

“打扫战场?”行政部门的人都很是不解。

“对,大伙领着这帮地主士绅一起去打扫战场。”韦泽用不容反驳的语气说道。

现在能够在行政部门里头混的有两种人,第一种自然是韦泽部队里头提供的行政干部,另外一种则是地方上进行科考之后的公务员。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傻瓜。韦泽让六安地方上的地主士绅前来“打扫战场”,打扫战场时候能看到的是什么?自然是遍地的尸体。此次根据韦泽所说,清军在两个战场上一共被杀死了五千多人,每个战场上都有近三千死者。这摆明了是韦泽要向地主士绅们示威。

六安州税务局副局长李永清乃是地方上考试上来的公务员,他立刻赞道:“齐王让这些家伙看看反抗天国的清妖下场,见到这些清妖如此不堪一击,这些人只要没被猪油蒙了心,总不至于看错了形势。齐王这么做真的是菩萨心肠啊!”

公务员们看向李永清的目光都不怎么带有好意,重要么是认为李永清“你也配姓赵”而导致的厌恶之情,要么是觉得自己竟然没想到这么给力的话,竟然让这李永清先说出而引发的嫉妒之情。

李永清根本不在乎大家的视线,他说道:“齐王,属下觉得现在这天气越来越热,若是准备的时间太久,尸体臭了的话反倒不好。我等不若先把各地有异心的地主士绅先给弄来,让他们好好看看。也顺道抬抬尸体什么的。不知齐王可否认同属下的看法。”

韦泽连连点头,“这法子不错。大家在基层工作,总是知道哪家地主士绅对咱们有敌意。而且我把话说头里,我让他们来看,是因为我真的不想杀他们。若是这些人知道我军多厉害之


状态提示:第67章 破军之将(十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