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大穿越时代>第68章 建设比破坏更有意义(上)
郭京和野比大雄介绍说,“……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容易栽培,不需要精耕细作。至于缺点,则是每一轮的产量比较低,而且不耐热也不耐涝,被水淹了之后就会绝收。而且抗病虫害能力较差,所以只能种植在寒冷干燥的地方,正好适应蒙古草原这片地方……”

不过,无论这种【七日速生麦】有多么的厉害,如果大面积地种植在蒙古高原上,还是会出问题的。

实事求是地说,蒙古草原其实是不怎么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从古至今,为什么北方游牧民族的经济一直没有中原地区发达?为什么这些游牧民族要一直不停地南下侵犯中原?因为他们的自然环境过于贫瘠和脆弱,只适合粗放的游牧业——草原上的河流太少,年均降水量只有二百毫米(江南地区在一千五百毫米左右),水资源不是很充足,并且临近沙漠,很容易受沙漠的侵袭,沙尘暴现象更是突出。在这种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广袤的草场就是抵抗沙漠的天然堡垒,它能防止水土流失,阻止沙土的移动,而大多数需要定期收割的农作物却不行。如果在技术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大规模地强行开垦草原,改种农作物,那么蒙古草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加速沙漠化,使得整个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遭到史无前例的大破坏。

清末和民国时代,中国曾经对蒙古草原进行过开垦,那还是在相对湿润的漠南草原,但结果依然是失多得少——草原被开垦破坏后,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壤的养分很快就会流失,获得的耕地要不了几年就只能荒废抛弃,接下来还导致土地沙漠化,沙尘暴频繁,最后弄得北京和太原的街头都整天刮砂子。

因此,等到新中国建立之后,北京的沙漠已经入侵到距离*广场不足20公里的位置,国家每年都不得不拿出巨额资金营造防护林、防沙治沙,为当年的胡乱开垦买单……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鉴于上述惨痛教训,作为一只节操很高的猫型机器人,哆啦a梦早已替契丹人想到了这一麻烦,并且准备了解决的对策——那就是未来世界进行极地开发的另一种先锋:【雪绒花苜蓿】!

众所周知,原产西亚和欧洲的紫花苜蓿乃是牧草之王,正是这种耐贫瘠的优良牧草,让中世纪欧洲人得以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骑兵部队,而不是像宋朝的中国人一样,总是苦于缺乏马匹……哆啦a梦拿出的这种二十二世界研发的【雪绒花苜蓿】,更是连南极大陆这样的不毛之地都能生长,以供牲畜食用。

有了这东西的辅助之后,可敦城一带的漠北游牧民们只要不滥用地力,在每年早春时节种完若干轮的【七日速生麦】之后,再补种上耐寒的【雪绒花苜蓿】,就能依靠这种拥有固氮能力的优良牧草,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物质,让土地恢复肥沃。同时还能让土地一直有植被覆盖,避免发生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此时此刻,在哆啦a梦通过【天气控制器】的刻意调节之下,可敦城四周新开垦的麦田一片风调雨顺,无论是麦子还是苜蓿的长势,都处于最佳状态。诸如锄头、镰刀等等简单的金属农具,也有哆啦a梦的敞开供应——只要找几个样品,放到【复制镜】前面照一照就行了——唯一的麻烦在于,任何庄稼都是需要下功夫耕耘的,偏偏漠北这地方缺乏农业传统,牧羊挤奶的好手倒是很多,种庄稼的能手却是很难寻觅。

幸好,在可敦城里聚居着不少汉人、奚人和渤海人,之前城外的那些黑麦和大麦,也都是他们在耕种,多少还会一点耕作技巧——拒他们种的地实在不敢恭维,跟野田一样,几乎从来不施肥、浇水,除虫什么的也懒得管。但好歹还是农业民族的水准,比蒙古人、突厥人和契丹人这些传统的游牧民族要强得多。

总之,可敦城在公元1127年春天的这场“大生产运动”,搞得基本还算顺利,而收获也很可观。

更重要的是,诸位穿越者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改变了这片草原的经济和社会形态……

【看本书最新精彩章节请百度搜索:若看小说)


状态提示:第68章 建设比破坏更有意义(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