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国位于冀州的腹地,分别与河间国、中山国、巨鹿郡、渤海郡、清河国接邻,其治所位于信都。
没错,就是前段时间刘和与公孙瓒、袁绍、韩馥三方势力谈判时曾经到过的信都。
中平元年,巨鹿人张角自称“黄天”,率部三十六方,皆著黄巾,同时反叛。为了响应和支持天公将军张角,安平当地的百姓便将安平王刘续从王宫里面揪了出来,胁迫他一起参加反叛。后来黄巾起义被朝廷大军镇压下来,倒霉的刘续因谋逆之罪而被朝廷诛杀,从此废除了安平国。
也就说,现在的安平国早已名存实亡,不过是人们口中的一个称呼,实际上的行政管理体制等于是一个郡。
大汉规制,一国之主便是王,为名义上的最高长官,但中央政府会另行委任国相、都尉等文武官员前来打理政事,国主并无权干涉和过问。也就是说,像刘续这样的王,实际上并无治政和治军的权力,只拥有部分收取赋税和田租的权力。
这样的制度,源自于西汉时期的“推恩令”,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诸侯国威胁到中央的统治,结果黄巾乱起的时候,安平王刘续手中无兵可用,只能被起义的老百姓从王宫里面抓出来,跟着他们一起“闹革命”!
头顶各种光环的刘大公子,在冀州折腾够了之后,拍拍屁股回了幽州,却将鸡肋一般的安平国送给了奋武将军公孙瓒。
公孙瓒急于指挥部队南下青州抢地盘,同时也是看着寄居在自己队伍中的“桃子三兄弟”有些头大,于是拨给刘备两千兵马,将他打发到安平来出任国相之职。
刘和回到幽州一个月后,接到冀州方面的情报,得知刘大耳朵居然入住安平,当时就有一种端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为了得到赵云,却无意中成全了刘备,难道冥冥之中真有天意?
不过,事已至此,懊恼和郁闷毕竟解决不了问题。刘和想一想刘备天生克主的强大“自带属性”,反倒有些替公孙瓒捏一把汗。历史上凡是收留过刘备的诸侯,除了曹黑子之外,似乎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吧?
刘和现在忙着应付轲比能入寇的事情,忙着防范公孙瓒返回辽西的事情,一时半会实在顾不上对付刘备,而且以刘备现在的实力,也用不着刘和处心积虑地去对付他。
同为老刘家的后人,不管大耳朵是不是真的就是中山靖王之后,刘和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借口之下,轻易是不能去动刘备的。哪怕他明知道留着刘大耳朵终究是个祸害,越早动手除掉越是有利,但刘备能在乱世之中三分天下,又岂是随便派几个人就能对付得了的?
只要大耳朵不来幽州祸害刘虞,刘和暂时就不打算去对付刘备,这种“剧毒”的家伙,还是留给公孙瓒、袁绍、曹操、陶谦、刘表、刘焉这些有福之人去慢慢享用吧!
已经走马上任的刘备,绝对不会想到远在北方的蓟城内,已经有人在密切关注着自己的动向,他现在正为如何治理和恢复安平国而头疼呢!
昔年的安平国,本来是块好地方,境内不仅有漳水、绛水、滹沱河三条大型的河流穿过,而且地势平坦,土地广阔,是种粮产粮的大郡。只是,经过黄巾之事以后,安平的农业基础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不仅耕地毁损、荒芜严重,而且人口更是锐减,从当初的六十多万人降低到了不足二十五万。
在以农业生产作为基础的年代,没有了人口和耕地,想要发展起来就会是一个极为缓慢和困难的事情。更加要命的是,安平如今成为了公孙瓒、袁绍和韩馥三方势力的缓冲区,虽然暂时免于刀兵之苦,但其他各郡的老百姓轻易还是不敢来这里定居和耕作生产。
面对如此困境,原本信心满满的刘备愁的是茶不思、饭不香。他以前虽然干过安喜县尉、下密县丞、高唐尉、高唐令、别部司马等职务,但始终都是在“县团级”打转,何曾接受过“地市级”主官的任命?
不过大耳朵终究不是凡夫俗子,在最初的唉声叹气过后,他又信心满满地带着两个拜把子和田豫、简雍、苏双、张世平等人,在安平境内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刘备任命关羽为骑都尉,专职管理和训练公孙瓒拨给的两千骑兵。这两千人马虽然不多,却是刘备在安平立足的根本,交给武人出身的关羽打理,刘备踏实又放心。
刘备又任命张飞为讨贼都尉,专门负责境内的治安和缉盗之事。张飞手下没有兵,刘备便前往境内几处较大的坞堡,亲自登门拜访这些大族,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硬是给张飞讨来了一千家兵,将队伍拉了起来。
从起兵之后便跟随着刘备的老伙计简雍,被刘备任命为长史,协助刘备处理郡内大小事务。在渔阳结识的青年才俊田豫,被刘备任命为督邮书掾,专门负责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和司法等。
至于中山商人苏双和张世平这二人,则有些相似于公孙瓒身边的商人李移子和乐何当,虽然没有被刘备任命官职,但却是支撑刘备经济来源的重要人物,始终受到刘备的信任和重用。
据说当初桃子三兄弟在涿县张家庄后面那片桃园里结义的时候,苏双和张世平二人就是见证人,而刘备所使用的“双股剑”、关羽所使用的“冷艳锯”、张飞所使用的“丈八蛇矛”,便是由张世平资助的一千斤上好镔铁打造而成。
刘备好不容易在安平将队伍安顿下来之后,各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