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见到了,好为人师的马某人便跑去和人交涉,然后他就被怼了回来——他的名气固然不小,却还没能深入线下、渗入小圈子,人家根本不把他当回事。
“你跟他说科学,他跟你讲佛理,你跟他说眼见为实,他跟你说经书写过,两边思维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不会有什么良好的沟通,”说着说着,老王忍不住摇头,“从那些人的朴素观点来看,小鱼都是从鱼卵里面孵化出来的,所以放生鱼籽就是放生小鱼。哪怕是未发育未受精的鱼卵,也能借助阳光空气清水和土壤,自己发育成小鱼。”
袁洋嘿嘿一笑,“按照这种逻辑,其实还有个更加方便的放生方法,不过只适合男人。”
老王瞪了他一样,“人不是鱼,下水会淹死的。”
洋洋其实明白俩人再说什么,却实在不好意思插话进去,只好跳过话头,指着屏幕说道:“然后马竞九受了刺激,搞了个实验专门辟谣?”
“嗯,”王山肯定了她的猜测,继续说道:“要是一般人,遇到这种不理不睬不听劝的情况,肯定会偃旗息鼓不做理会。偏偏马竞不是一般人,他转头就设计了一个鱼籽孵化实验,在全国十六座公园放置实验台,现场直播实验进程,还信誓旦旦地说要搞三年。”
“嗯?”洋洋瞪大眼睛,“为什么是三年?”
“嘿嘿,当然是有原因的,”老王瞥了眼电脑屏幕,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这才施施然说道:“清朝康熙年间有个经学家名叫江慎修,他有不少著作被收录进了‘’。除此之外,据说他还写了本劝人向善、鼓吹放生积德延寿的书,名叫‘放生杀生现报录’,里面全都是各种放生有益、杀生有害的奇闻异事,经常放生、塑佛就能延寿消灾平平安安,要是爱吃鸡牛猪羊鱼鳖,就会不得好死祸及家人。”
“这个杨序,就是书里放生延寿的人物。传说他是北宋宣和年间的富商,活到二十八岁梦见神灵托梦,跟他说‘子逾旬当死,能救活亿万命可免’。杨序说时间紧任务重,恐怕完不成,神灵便体传授他速成方法:‘藏经云,鱼卵不经盐渍者,三年尚可活子’。杨序醒了以后,就成了第一个鱼籽党,不但自己买鱼籽投江放生,还把神灵跟他说的话到处张贴,就跟现在那些到处宣传放生鱼籽的人一样。最后当然是美满结局,因为放生亿万,杨序最终活到了九十岁。”
洋洋听得一愣一愣的,袁洋却直指要害地问道:“这些陈年旧事你都是从哪儿看到的?我不信你有这么大的阅读量。”
“网上搜的啊,”老王摆摆手,“等下,还没完呢。杨序的故事在其他书里还能看到,在另一本劝人向善的书‘太上感应篇注’里同样写了这个故事,但是神灵托梦说的话却变成了‘佛书云’,后面还附上了详细的操作方法。”
“桥豆麻袋!”洋洋举手提问,“太上感应篇,不应该是道教典籍的名字么?怎么冒出来一句佛书云?”
“这个当然是有原因的,”老王示意对方稍安勿躁,接着说道:“太上感应篇的确是道家的东西,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一个意思,行善才能成仙。明码标价,天仙一千三百善、地仙三百善,还举了一堆行善为恶的例子。因为简单易懂、方便易行,这篇文章在古代流传非常广泛,不但修道的人在读,普通人还有念佛的人也在读。”
“到了清朝末年,你懂的,一鸦、二鸦、甲午,大青果被各种吊打各种跪,社会动荡人心不安,清末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师便提倡‘感应篇汇编’,希望借助简单直白的因果报应来安定人心教化众生。我说的这本‘注’就是1901年出版的,写这本‘注’人可能信佛,然后就有了‘佛书云’的说法。”
“实际上,杨序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元朝时出版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里面时,原文写的就是‘道书云’。然后,‘道书云’变成不伦不类的‘佛书云’,接着变成‘藏经云’。对了,前面那本‘放生杀生现报录’,印光大师也很推崇,还特地给它写了序言。”
“近代以来净土宗第一人,被后辈推崇为净土宗第十三祖,有他的名声做背书,‘太上感应篇’成了很多人初涉佛学的入门教材,放生鱼籽也有了理论支撑,大师说的总不会有错嘛!”
“等下,”洋洋插话进来,“净土宗是什么?我只听说过禅宗、密宗。”
袁洋斜睨她一眼,“同学,你也太孤陋寡闻了,净土可是汉传佛教第一大宗派。禅宗和密宗名气大,是因为禅宗武僧和密宗喇嘛经常在武侠小说里面跑龙套,实际上论起修行人数和影响力,却是怎么也比不上净土的,毕竟净土的门槛最低,更加适合普通人。”
“哦,”洋洋点点头,看了眼屏幕,“这就是马老板那个‘鱼籽实验’吧?”
此时马竞已经下线闪人,直播间观众则被他送到十六间“孵化实验台”里看鱼籽。
整个实验台有些像是放大许多倍的细长款鱼缸过滤器,里面装着天然水,直直插在水边泥滩里。它底部是透明的圆筒形容器,隔绝内外只让阳光透入;中间是盖有多层细纱的通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