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抗日之最强战兵>第164章 诡雷的世界

邓阳在丛林中迅速撤退,但是就当他准备迂回返回之前的小山的时候,突然听到远处二哈的狼嚎,以及几声军犬的咆哮,邓阳立刻判断出在前方不远处又鬼子的一个驻地,他看了眼身后,身后的丛林已经恢复寂静,但是邓阳知道那波鬼子一定没有停止追击,根据邓阳的判断,邓阳现在距离大队鬼子的驻地应该有五里路左右,如果他继续往前很可能就会一头扎进鬼子的驻地里,要知道这里是黑暗中打森林,根本分不清方向,有时候甚至篝火灯光都需要靠近了百米才能够查看清楚,邓阳要是因为害怕身后的追兵一个劲的狂奔,恐怕不到十分钟就会一头扎进鬼子的营地里,到时候成百上千的鬼子即便是邓阳也不可能跑得出来。

但是好在有二哈作为警戒,二哈现在就是邓阳对忠诚的伙伴,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和邓阳一起战斗,在邓阳开始摸向鬼子们的时候,二哈就开始给邓阳警戒身后了。

邓阳停下脚步,看着幽暗的森林开始思考对策,前面是鬼子的营地,自己根本不可能冲过去,现在后面的鬼子一定是成半圆形追过来,为的就是将他推入鬼子的主营地,突然邓阳的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嘴角也露出一丝浓烈的杀机。

人对于无知情况下的选择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没有二哈的警示,邓阳还真有可能一头扎进鬼子的营地去,因为邓阳可能在心里认为和鬼子进行一场拉锯战,利用鬼子的夜盲症能够消灭更多的鬼子,但是一旦他发现了前面的态势,便会立即改变自己的作战策略,这就是侦察兵的重要性,不管是一个十人小队还是一个万人十万人的超级军团,侦查永远搞过一切,古时候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现代化的战争中更加明显,有时候一点点小小的不在意就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

邓阳摸了摸自己腰间的手雷,这些手雷都是经过改装的,有闪光弹和爆裂弹,爆裂弹其实和扑通的手雷差不多都是以手雷的碎片击杀敌人,但是邓阳却在手雷里添加了很多的小铁钉,这样一来在不影响爆炸的情况下,威力更大。

其实现在是邓阳没有足够的时间还有资源,否则他就会合成出t装药的手雷威力将会更大,,一枚手雷足以将一辆坦克炸翻天,不过这种手雷在后世并没有装备,因为威力实在是太大了,在步兵的战斗中甚至自己一方的士兵也会被波及,因为在填装了tnt之后,手雷的威力被提高了数倍乃至于数十倍,一枚手雷足以让弹片飞出上百米且还有这巨大的杀伤力,而一个人投掷手雷最多投掷出三五十米的距离如此一来即便自己都处于爆炸碎片的波及范围,因此后世除了特种兵的特种作战普通部队很少装备tnt手雷,大多还是黄色火药。

有时候威力巨大的武器发明出来却不一定能够使用在一般的作战之中,比如说后世的燃烧弹,凝固燃烧弹自然也是可以缩小化的,你想想连纳米这样等级的单位都能够制造出来,自然不会在缩小化上面止步,但是小型的燃烧弹燃烧手雷并没有人制造,主要是因为后来的国际法认为这样不和人道,所以各国都没有装备,当然在后世步兵之间的作战已经没有太大的比重了,主要的还是机械部队之间的比拼。

在后世,步兵存在的作用就是占领机械化部队夺取的阵地或者城市,以及帮助维持地方治安,真正需要步兵攻击的战斗非常少。

说道后世的小型化超级武器不得不说中子弹,这种介于扑通炸弹和原子弹之间的小型武器如同一枚炮弹一样大小,口径可能只有七十到一百二之间爱你,但是这样一枚炮弹足以摧毁一座十万人的城市,武器的当量只比美国投掷在日本长崎的小男孩少一点而已,而且氢弹没有放射性辐射,因此可以说是很安全的并没有后续的污染。

但是后世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几乎都有这项技术,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拿出来使用,即便是老流氓美帝也没有使用过,因为这样的武器作战效能实在是太恐怖了,而且一颗炮弹打过去那就是无差别的攻击,不但会摧毁敌人同样也会连累大量的民众。

不过在这个时代如果真有那样的武器所有的国家都不会放弃他的使用,所以邓阳也会使用tnt手雷,tnt的合成对于邓阳来说并不是难事,而且小型化也很简单,只是这个时代tnt刚刚出现各国还没有摸索出来使用的方法。

一颗手雷被邓阳安置在积雪里,他从身上的衣服上撤下一条长长的丝线作为触发器,在黑暗之中这样的陷阱非常隐秘,根本就不会被发现。

邓阳的身上只有六枚经过改装的手雷,和四枚闪光弹,这些手雷尽皆被他安置起来,甚至闪光弹也被当做诡雷使用,只不过闪光弹的作用不是炸死敌人,而是让敌人失去视力。

十枚手雷被邓阳安置好仅仅使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邓阳端坐在一颗大树下,静静的等待着鬼子的到来。

鬼子的指挥官带着三十来人成半圆形前进,他们认为即便抓不到那个中国士兵也能够将其逼向后续部队的营地,这样一来最终那个中国士兵都难逃一死。

鬼子在寂静的森林中慢慢前进,鬼子天生惧怕黑暗,这和他们的民族心理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鬼子的旗子上是太阳旗,预示着他们所谓阳光下的民族,但是日本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哪里火山活动频繁,地震更是每年上千次,时不时的热带风暴袭击导致他们天生对于


状态提示:第164章 诡雷的世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