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皇后杨氏交谈过后,朱标回到寝宫内想了很久的时间,突然的提醒,使他觉得自己错过了很多很多,也许是亲情之间的制约像根刺般的卡在他的喉咙中间,使他不吐不快,控制住大局之后,又纠结于整个东亚的局势,高丽内乱、日本内乱这些通过锦衣卫得来的情报使他产生了一举将其抚平的心思。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殊不知,自己却错过许多事情,就比如为旧臣平反这样拉拢人心的机会也没有去注意,担心一旦文人主政就会千方百计的阻扰自己统一大明的大业,所以一直刻意纵容着朝堂之上的分化,使其不能统一语调。因为经过父皇的杀伐,朝廷的鹰派人物基本上丧失殆尽,手里有个极富野心的朱棣却又不敢使用,这才造成了他行事有些小心翼翼。
但是却没有想到,有更好的办法让这些朝臣们忙碌起来。
高丽李芳远派出的使臣进京,原本以为要经过一番的周旋,未曾想到,乍一进京,便受到皇帝的接见,高丽使臣李舒第一次登上了象征着大明权力顶峰的奉天殿,这是高丽使臣很多年没有享受过的待遇,放在以往,他们也就是在鸿胪寺被接待,能见到礼部尚书官员已经是烧了高香了。
李舒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暗自佩服主子李芳远的眼光独到,其实在道衍等人利用李芳远牵制辽东都司兵力的同时,李芳远何尝不在想着利用这次机会获得大明朝廷的承认呢。父亲李成桂和哥哥李芳果多次求而不得的明朝册封,还有头上那顶“权知高丽国事”的帽子,李芳远也急切的想变成高丽国王。
现在眼见着北平成不了气候,但是大明的时局又不免的动荡,趁火打劫的勾当。对于高丽人来说,是再也平常不过了,按照他们的推测,就算是现在北平不成气候。大明为了尽快平复国内动荡。对于他们这些属国也肯定会采取怀柔政策,而李舒现在的待遇似乎更加印证了这一条。
而更加认为自己高丽卡住了所谓天朝上国的咽喉。内乱不休,外忧不止,这正是很多儒家学说中的内容,李舒有些得意。看来明朝的皇帝要拉拢高丽了,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多加一些筹码,换取一些更大的利益呢。
谁知道完全不是李舒想象中那样,进了奉天殿,行了三跪九叩之礼后,还未能平身,李舒就遭受到来自不同层次官员的责难。最后皇帝让燕王为其讲解道理。
朱棣只好出列捏着鼻子为李舒讲解了关于嫡长子继承制的一些道理。(平南文学网)
讲明了,李旦退位,应该由长子继承,长子既毙且无子嗣。那就应该顺位由李芳果继承大统,李芳果暴毙,且不论死亡原因,但说继承权,也应该有李芳果的嫡长子李烁继承权知高丽国事,因此,大明不承认李芳远的正统之位。
朝廷上的大臣们窃笑着听朱棣将事情说了一遍,知道皇上的用意,所以也没有人前去打断,这基本上是朱棣所说的话第一次没有人来反对,对于其心中如何感想,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滋味。
李舒张口结舌,惊讶万分的说不出话来,心道:“你不承认李芳远的正统,还召见我做什么呢?”
重头戏马上就出来了,皇上诏谕:鉴于属国动荡,朝廷将在高丽半岛东北面之南端恢复设置铁岭卫,以铁岭北东西之地,其土著军民女直、鞑靼、高丽人等,辽东都司统之;铁岭之南五十里处属高丽,人民悉听本国管属。直接将边界跨过鸭绿江,推向高丽半岛。
李舒申辩说:“铁岭迤北,历文、高、和、定、咸诸州以至公山佥镇,自来系本国之地。”接着叙述了睿宗时如何讨东女真,和州等地如何被元占领的过程。
李舒倒是有颠倒是非的天赋,首先掩盖了中国渤海、辽朝时,其定、长一线长城之北不属于高丽这一事实,也掩盖了高丽睿宗攻占曷懒甸为时不到两年,此后这一地区一直由金、元两朝管辖的事实。
但是李舒仓皇应战,那里是早有准备的大明君臣对手,不到片刻,便理屈词穷,有些可怜的又施展老伎俩。提出:“伏蒙陛下度扩包容,德敦抚绥,遂使数州之地,仍为下国之疆”的要求,在那里摇尾乞怜。最后又说是太祖高皇帝允许的代管咸兴之地。
方孝孺马上出来给于了驳斥,负责修撰《太祖实录》的他,马上翻出先皇在给高丽国王敕谕中所说:“数州之地,如高丽所言,似合隶之;以理势言之,旧既为元所统,今当属于辽。高丽之言,未足为信。”给予反击。表明了先皇对于铁岭以北土地和百姓持有的明确态度。
可怜李舒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大明朝堂,纵使他是孔明转生也不足于狡辩,这么多人,就算是黑的也能说成白的,更何况所陈说的都是事实呢。只得谢罪,并说自己只是使节而已,待立即返回高丽请命,但请皇上给予宽容罢了。
朱标定下了基调,第一,大明不承认李芳远的合法性,第二,必须还政于李芳果嫡子李烁,第三,置铁岭卫一事无可避免,高丽上下必须给予配合。
其他就不在多言,宣布让李舒退下,休要妨碍朝政之后,李舒狼狈而出,顿足长叹,没有想到大明皇帝突然变得十分强硬起来,也是现在李芳远他们未曾料到的。
而大臣们面对着皇帝的突然变脸,也是有些暗喜,看高丽,而可想北平的下场,只是今天燕王在朝堂之上的表演,让他们也觉得有些凄凉而已,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