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二年,建文元年,五月初八,夏至,晴。
年仅十二岁的朱允炆,无聊的坐在皇位上,看着诸位帝国大臣争辩,处理着政务,昏昏欲睡。
一个大臣看着迷迷糊糊的朱允炆,开口谏言道:“陛下,如今您初登大宝,秦汉唐三国,对我大明虎视眈眈,馋涎欲滴,请陛下下旨,迁诸位藩王封地北上东去,以御国门!”
所有人都安静了,他们看着那大臣,心中思绪万千,不过却无人开口。
这个提议,基本上就是另类的削藩了,朱允炆若是同意这个提议,那么众多藩王,必然反之。
但是他们于公于私,都没有开口说什么。
于公,明帝国确实是需要一个皇帝,一个强硬的,可以带领帝国在这个大争之世走得更远的皇帝,而不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屁孩。
于私,他们都在各个藩王身上下了注的,而且是多头下注,所以……
于是乎,在没有人反对的情况下,朱允炆懵懵懂懂的就答应了下来,圣旨立刻就写好了,然后朱允炆在众人的劝导下,将大印和自己的私印按了上去,不到十日的时间,整个大明都知道这道圣旨了。
藩王们……简直乐疯了!他们终于等到机会起兵了!
圣旨发出不到一个月,大半实权藩王都反了,他们打出“清君侧,除小人”的旗号,调集士兵就往新凤阳杀,几乎整个明国疆域都乱了!
还有封地在海岛之上的藩王,有两个连自己的封地都不要了,直接劫了大明帝国官方舰队的船,拖家带口,带着所有的属下家人杀向大明帝国本土。
乱了,乱了,一切都乱了,整个大明都乱了,所有人都没想到,居然那么多藩王同时反了,就连那些藩王们都没想到。
朱元璋二十六子,起码反了十六个,一些年幼的藩王,如宁王权,不过弱冠之年(十四十五左右),也在身边人的诱导下反了。
明朝宗室,既不同于汉晋,又不同于唐宋。
汉晋宗藩“裂土临民”,俨然独立国家。
唐宋宗室“不胙茅土,其贤能者皆策名仕籍,自致功业,而国家亦赖之”,“其后杂进诸科与寒素等,而宦绩相业亦相望不绝书”。
有明以汉晋唐宋为鉴,对前代宗室政策的内容有扬有弃,形成独自的特色。
明太祖在全国各地封了包括自己儿子(第二十六子朱楠幼殇,未封王),与侄子朱守谦──系明太祖朱元璋之侄孙,在内的二十五个王,在边疆的藩王可以主持地方军务。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
其中燕王、晋王、宁王尤多,如宁王者,便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而且众多藩王,已经谋划多时,兵力愈发庞大,就算是按最保守的方式来算,起码都有五十万以上的兵力,直向大明帝国首都新凤阳或者说中都杀来。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瞒住朱允炆的,不过等朱允炆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最慢的藩王已经从海上登陆了,最快的晋王,离中都新凤阳只有两千里了。
朱允炆都懵了,虽然他年纪小,但是他不是没有脑子啊!这些个叔叔想做什么,朱允炆自己用脚指头都能想到,他毕竟是皇室子孙,耳濡目染之下,不可能连这种事情都不知道。
但是朱允炆毫无办法,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向众多将领下令,将领们全部推辞自己有病,要不就是年事已高,不能出战。
他命令沿途诸城严加防御,却没有一座城池照办,全部都是望风而降的货色。
没办法,他这个皇帝实在是太小了,诸位藩王,在前线拼杀多年,威望比他高多了,而且他们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虽然根本没有人相信这个旗号,但是也没有人会把这层遮羞布扯下来。
这种帝王家事,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掺和进去,那些将军士卒,自然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
如果要是真的帝国所有的军队死保朱允炆,那所有造反的藩王肯定都得死,但是军队没有。
因为朱允炆不是朱元璋,朱标,如果朱允炆是一个朱元璋一样的人物,军队确实是会这样做,但是他不是,所以,朱允炆已经注定要悲剧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晋王的五万大军,就到了中都,然后中都城门大开,所有人都壶浆箪食喜迎王师。
晋王美滋滋的入了中都,至于清君侧?抱歉,他是来清君的。
晋恭王朱棡,直接带着数千个亲卫入了皇宫,他丝毫都不担心自己会受到什么伤害,毕竟他可是第一个到达中都的。
朱棡一步步的走进了朱允炆的寝宫,他进入寝宫后,所有的太监宫女都退了下去,上百个亲卫,围住了瘫软在地的朱允炆。
朱棡(突然想起猪刚鬣)看着朱允炆哈哈大笑道:“我的好侄儿,你叔叔我,正是来清君侧的!你告诉叔叔,这皇宫之中,有哪个人敢欺负你!叔叔这就去杀他全家,哈哈哈哈!”
朱允炆脸色苍白的说道:“谢过叔叔,只是不必了,侄儿一切都好,只是叔叔能不能把这些士卒撤下去,侄儿体弱,受不得这杀伐之气。”
朱棡哈哈大笑道:“既然体弱,那就应该好好的休息,侄儿不如下一个传位诏书,把这累死人的皇帝之位传给叔叔,叔叔保证,给你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好好的修养身子,然后再找几个小娘子,生几个大胖小子,延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