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撑到了

实际上郭炳勋很清楚,这次丰收者计划从南满抢运出来的这批工人。的确改善了北满根据地,现在正在兴建的大量工业缺乏合格熟练工人。自己培养的工人,短期之内还无法承担重担的现状。

但现在无论运出来的数量再多,设备量再大,但在此次会战之中能使用上的只有一少部分。最多也就是军工部门,可以利用一些。其余的不仅短时间之内都用不上,甚至就是过一段时间,也无法全部进行安置。

抗联的钢铁厂和石油冶炼厂,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厂等一些大型的工厂,还没有全部完成建设,暂时根本就无力安置这些工人。基本上已经完成建设,即将投产的坦克制造厂和飞机、汽车制造厂,倒是可以接收一部分,但也无力全部的接收。

而且东北根据地那个还在建设,虽说大型的设备已经安装完毕,但距离生产还有一段的时间的钢铁厂。就算全部建设完成,一个年产不过五十万吨的钢铁厂,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下子接收十万工人。

就算今后再扩大,那也是今后的问题。但现在这个钢铁厂,即便无论如何也一下子接收不了这么多的工人。即便战时不用考虑利润的问题,但作为一个中型的钢铁厂,这么多工人要养活,也是难以承担的。

虽说日本人原来设置在富拉尔基与通化的两个规模不大的炼铁厂,如果恢复生产可以接收一部分。但是除了富拉尔基那个铁厂之外,通化炼铁厂到抗联手中已经严重的被破坏。如今是复产没有设备,维修即没有人员也没有配件。

日本人从通化撤退的时候,不仅对高炉进行了系统并彻底的破坏,输变电设备全部炸掉,就连工人也一并强行运走了。整个工厂处于彻底的瘫痪状态,除非彻底的翻建,重新的订购设备,否则基本上已经无修复价值。

尽管抗联在接收之后,一直在想办法抢修,但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始终未能完成维修。而且这个通化铁厂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距离朝鲜半岛上的日军距离太近,即便修复恐怕也不能作为骨干产业。

而富拉尔基那个专门冶炼军工所需特种钢材的工厂,规模不大、年产量更不高,属于来料加工的工厂。原本工人就已经满足需要,再加上为正在兴建的钢铁厂正在培训的上万工人,也已经实在无法安置多余的人。

这种情况之下,这鞍山、抚顺、本溪、宫原四个钢铁厂抢运出来的十万钢铁工人,抗联实在是难以接收。当然这十万钢铁工人,也不都是炼钢工人。无论是抚顺的特钢、本溪和鞍山的炼钢厂,真正核心的工人加在一起,也只有四万多人。

剩余的都是附属各个工厂的工人,以及一些大量的勤杂和搬运工人。这些钢厂虽说对日本人来说,原材料近似乎都免费的。但日本人算计的很精细,他们不会养那么多的工人增加费用的。

但就算这四万多人,现在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安置也很吃力。李明博在南满做的如此彻底,除了将奉天和抚顺的特钢工厂连人带厂都搬回来之外,鞍山和本溪的两大炼钢厂,从钢铁工人到铁矿的矿工,直到打扫卫生的勤杂工都抓了回来。

主动来的欢迎,不想来的,对不起直接押上火车。时间紧张,那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甄别谁是炼钢工人,谁是勤杂工?尽管东北局的情报部门,已经大致提供了名单。但李明博却是用这个名单去抓人,尤其是技术人员,统统的都抓了回来。

就连看守矿山的伪满军警,都被他缴械给带了回来。这个结果就是带回来的工人数量,异常的庞大。但是其中鱼肉混杂,很多人就是搬运工,也就是俗称的苦力,什么都不会。而且老的老,小的小,年龄很不均匀。

最夸张的是,他连几个食堂的师傅都给抓了来。抗联打到昭和制钢所的时候,正好一个马车队往里面的食堂送高粱米。结果连人带马,也都被他搞了来。用李明博的话来说,就算不能进工厂,但编入作战部队当兵总行吧。

而相对于还有地方部分接收的钢铁、化工、军工和轻工业等产业工人,其他工业类型的工人更难以接收和安置。现有的位于富拉尔基、哈尔滨、孙吴、佳木斯等地的,从日本人手中接收的工厂,根本就无法安置这些人。

这次抗联的釜底抽薪,不仅真的让日本人结结实实的吃了一个罕见的大亏,让其在南满的工业除了辽西以及辽东半岛之外,基本陷入瘫痪。但从搞来的工人数量来看,抗联自己也明显撑到了。

相对于让东北局很是头疼的这大量的产业工人安置问题,从抚顺、本溪和辽阳煤矿和铁矿,动用了十余列火车抢运回来的那十几万劳工和家属,安置到是相对容易一些。毕竟这些人,部队直接就地可以消化一部分。

除了动员一部分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以及关内战场上被俘的特殊工人参军入伍之外。剩下的那些劳工除了鸡西和鹤岗的煤矿,可以接收三分之一,其余只能暂时安置到生产建设兵团。

好在生产建设兵团因为隶属抗联总部直接管理,为了今年打通与关内交通线,以及准备入秋后接收华北灾民提早做了一些准备,而着手兴建了一大批的住房,也准备了一批的可耕地。虽说是开荒地,但是总比没有强。

而且生产建设兵团自身的养殖场、一些调料厂、罐头厂等小型农产品加工厂,也可以接收一部分。同时在北满的几个铁矿、多宝山铜矿,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撑到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