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络游戏>随身带着星际争霸>第三百五十七章 机械台
的大脑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折跃棱镜”的主要用途是在战场上运输部队,但也可转入相位模式,在必要时,为附近的建筑充能。在相位模式下。“折跃棱镜”可以暂时替代毁坏的水晶塔,或是进行快速扩张。

同侦测器类似,“折跃棱镜”具有三大系统模块。一,双模式系统,允许“折跃棱镜”在运输模式与相位模式下转换。相位模式下,“折跃棱镜”可以为附近星灵建筑。乃至作战单位补充能量,亦可发射信号,让战士们透过折跃门传送到目的地。不过,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折跃棱镜”无法移动;二,高传导性外壳,“折跃棱镜”的外壳是以高传导性的结构组合而成,可以吸收大多数种类的能量,特别是光。外壳中有着数以千计的微小灵能接收器,可以折跃棱镜水晶核心的能量,并将灵能投射在其结构中,形成所谓的“飞翼”,这些飞翼是棱镜上主要的导航感应器,并且非常坚韧。三,机械核心,“折跃棱镜”的处理核心是一套先进的运算系统。嵌入于复杂的晶格分子中,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不仅存在于它的本体之内,也超脱于本体之外,这让它有能力调控物质与能量,并且可以在转念之间处理无止尽的资料。

仔细回忆一番游戏里面对“折跃棱镜”的介绍,唐方渐渐弄明白个中缘故,“运输船”与“折跃棱镜”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前者同人族运输机一样。乃是载人飞行器,驾驶“运输船”的是星灵族人。而“折跃棱镜”不同,它属于一种无人机械,能够自行处理数据资料,进而展开相应的行动。

另一方面。在传输技术上,二者亦有很大差异,“运输船”的工作方式基于引力子领域的相关科技,收储、传送作战单元使用牵引光束。而“折跃棱镜”利用的是量子传送技术,其运载目标,不管是有机单位还是无机单位都被转化为能量,并将每个单位的独特能量信息标记于晶格分子内,当“折跃棱镜”抵达目的地后,再进行反向操作,通过能量信息标记进行区分和重构物质形态。

通过咨询艾玛,唐方确认了自己的推测。尽管“折跃棱镜”的水晶脑非常强大,可以精确控制自身能量,远远不是一般生物大脑所能比拟的,然而,做为无人机械,又配属量子传送、相位转换模块这样的高能耗系统,以其区区50米的身躯,所载能源有限,无法适应超远程、高续航要求的作战环境。而“运输船”就不同了,毕竟人为操控,在续航、灵活、应变等方面要超出“折跃棱镜”一筹。

“啧,啧。”唐方发出两声由衷的赞叹,别看每每有新科技解锁,系统提示音都一成不变,冷冰冰地跟灭绝神尼似得,不过嘛,在智能化水平上,可真不是盖的。

最后,他又将光标移动到鼎鼎大名的“不朽者”上,做为龙骑士的升级版,“不朽者”有着更为华丽的外形,更加强大的攻击力。

艾尔失陷以前,在战斗中致残的星灵战士可以自愿将自己破碎的肢体植入龙骑士外骨骼,以继续为种族效力。不幸的是,这项技术随着艾尔的陷落,也遗失在了星灵家园的废墟中。剩余的龙骑士们经过改造升级,如今被称为“不朽者”,配备有双管相位碎裂炮和刚毅护盾,这些拥有厚重护甲与护盾的战士能够承受敌方远程炮火的攻击,为己方部队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援。

不朽者配备了两具由原先龙骑士的武器系统升级而来的相位碎裂炮,可以发射以纯粹能量包覆的反物质弹。炮弹产生的冲击可以轻松地在重型护甲上开个大洞,但是干扰炮的射程限制不朽者无法命中空中目标。在防御方面,不朽者列装了最新型的刚毅护盾,这是一种通过混合不同频谱与波长的能量,创造出致密力场的全新科技,足以缓冲人族攻城坦克、虫族雷兽这等大型地面兵种的攻击。除此之外,不朽者还具备更强、更稳定的生命保障系统,因为身体早已破败不堪,不朽者驾驶员必须浸泡在包含许多微型机械的无菌营养液中,从而保护它们的受损身躯。微型机械会修复老化的组织,并摧毁因外壳损坏而可能穿透座舱的任何外来物质,在此同时,驾驶员的心率、脑部活动,以及生物功能也会受到微型机械的调控。

因为是龙骑士的升级版。攻击、防御方面都得到极大提高,造价嘛,亦是水涨船高,需要250水晶,100瓦斯,人口占用4。

至于剩下的金甲虫与巨象。必须解锁机械研究所后方能生产。

虽说这次神族建筑“机械台”解锁,增加的纯攻击型单位只有“不朽者”一种,然而,对于部队综合战斗力方面的提升,可不是一点两点。

在星际争霸2游戏中,“不朽者”可是足以媲美攻城坦克的存在,按照以往的经验推测,在现实中它会更加威猛。“折跃棱镜”配属了强大的量子传送设备,既然能传输神族兵种。那一定也能传输人、虫2族单位,要知道人族的医疗运输船造价可不低,需要耗费瓦斯资源,而神族的运输单元,不管是“折跃棱镜”还是“运输船”只需消耗水晶便可以了,而且,飞行速度还快。另一方面,有了“折跃棱镜”。像追猎者、机械哨兵、龙骑士这样的小型地面单位,战斗续航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折跃棱镜”相比水晶塔或许多有不如,不过,单纯延长小股部队的战斗时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还有侦测器,它的强大之处自不必说。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七章 机械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