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府的空气中都开始弥漫着令人焦躁的紧张和不安。
木芷晴将客栈的窗子推开条小缝,就见街上除了官兵来回奔走,已看不到一个路人。
忽闻一长两短的敲门声,木靖虽知是自己人的暗号,但仍示意屋中侍卫戒备,这才令人开了房门。
牙勒穿了普通百姓衣衫,返身关门,又向木靖拱手道:“大少爷,属下探得消息。有数万大军已至城外二十里处,据说所来竟是那苏聘的粤军兵马。”
“粤军?”木靖一愣,“他们入闽御虏,怎会往天兴府而来?城中为何又如临大敌……”他说到一半,猛然想起妹妹之前所言,立刻惊道,“难不成是要造……”
他硬生生地将最后一个“反”字吞回了肚里。
牙勒继续道:“另有传言,说刘若鳞率新威军进驻辅政王府,箭上弦刀出鞘,百丈之内不得靠近。
“而黄鸣俊黄阁部则令人将禁军换为自己麾下,又分两千人马以固天兴府城防。现城门紧闭,如临大敌,任何人不得出入。”
木靖望向木芷晴,苦笑道:“皆被妹妹言中,建虏刚败,辅政王和皇太后便要撕破脸了。”
木芷晴微微摇头,“此次我却说错了。这苏聘大军来得如此迅速,应是根本没往延平去,而是直奔天兴府。唐王怕是在建虏未退之时,便已谋划调粤兵控制天兴府了。”
是夜,天兴府中火把不断,调兵频繁。
牙勒又冒险出去了几趟,自木家在天兴府中略有交情的官员处带回消息。原来今日朝堂之上,有十余名御史言官联名弹劾姜正希谎报军功、贻误战机,弹劾林欲楫愚钝轻敌、陷国险境。辅政王当场便在文武百官之前严令彻查。
而这些不过是开胃菜,随后才是重头戏——有一被曹守备所俘的建虏伪官,名为范绍祖之人,供称虏军在延平时若无曾太后同意调拨的粮草,怕根本撑不到五日。
礼部尚书王应华随即以皇太后偏听奸佞、干政误国之过,请其移出慈庆宫,日后深居简出不得过问朝政。
朝堂之上立刻炸了锅,辅政王系的朝臣纷纷附议,太后一派人数虽少,但也是毫不退让,双方几乎动手上演全武行。
木芷晴烟眉微蹙,问牙勒道:“可知朝中中立的清流是何态度?”
“回二小姐,清流官员似乎皆未表态。”
“此种情形,不出声便是表态。”木芷晴摇头道,“皇太后恐临大险。难怪黄鸣俊会如此紧张。”
木靖接道:“城外有苏观生带来的两万大军,朝中风向又极为不利,皇太后已无退路。”
木芷晴轻叹一声,“这天兴府仍在黄鸣俊辖之下,却不知苏聘会否攻城了。”
木靖等人担心的粤兵攻城的情况并未出现,但次日黎明时分,天兴府南侧却传来密集的铳、炮以及喊杀之声。
很快,战局便蔓延到了整个天兴府。数不清的粤军自南门如潮水般涌入,黄鸣俊亲自率兵抵挡,奈何他所部均是新兵,加之人数又少,至来日午时,天兴府各城门已皆为苏聘掌握。
木靖他们所住的客栈就在城西门附近,正是交兵的战场,牙勒携众侍卫拼命守住大门,才未使乱兵惊扰了大公子和二小姐。
待黄鸣俊待残部退回大内,战事稍息,城中到处都是粤兵在打扫战场,把守重要路口。
随后又有官兵开始在城中广张揭帖,并敲锣打鼓高声安民。
木靖打发侍卫去看了那揭帖,侍卫回禀说上面所言乃是皇太后干政乱政等八大罪状。大意便是她轻信建宁,为建虏诡计摆布,险致大明社稷崩塌,现由朝中忠良公议,劾查乱臣,以安社稷之类。
一旁还附有辅政王安民告示,言在辅政王殿下力擎之下,建虏大军已溃,天下太平,泰征朝行休养生息之策,已呈中兴之势。
黄昏时分,木靖正为国都大乱发愁之际,礼部总算派了人来,接木家的人往礼部驿馆下榻。
木靖自是立刻吩咐动身,不管朝中哪方得势,驿馆总是安全得多,且也方便上表请兵之事。
途中木靖便有意与那礼部官员攀谈起来。
“张大人可知近来天兴府为何启战?”
“木公子竟然不知?此乃两广总督丁都堂奉命清君侧,令麾下苏将军入城除贼。”这张大人是王应华的人,此时唐王得势,他自是甚为畅怀,不免话也多了起来,“木公子所幸落脚城西。据闻昨夜城南激战,大炮毁了不少房舍,死伤逾千。”
“哦?怎就城南损失如此之大?”
“那黄鸣俊一意袒护奸佞,竟率军强阻苏将军入城。朝中忠良皆义愤填膺,说服黄鸣俊手下军官,大开天兴府南门,放大军入城。”
“原来如此……”
“据说丁都堂此次立下大功,朝廷已颁旨加封梧州王,尊荣之至啊……”
两人正说着,便有一官员匆忙赶来,见木靖在场,拼命对那张大人使眼色。后者向木靖告了个罪,走开十数步附耳倾听,忽而双目圆瞪,失声惊道:“什么?!你说皇上被……”
他急忙闭嘴,只吩咐手下将木靖一行送去驿馆,自己却急匆匆不知往何处去了。
又过得两天,天兴府城中逐渐有了些生气,胆大的店铺已开张做起了买卖。
木靖和木芷晴所居驿馆乃是一座三进大院,由于近来局势不靖,少有人在此下榻。
这日傍晚,木靖却听院中脚步不断,片刻,牙勒轻敲他的屋门,“大少爷小心,似有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