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1522.第1522章 新占之地的方针

杨亮上尉心满意足地骑行在小卡鲁高原空旷的“萨瓦纳”(短干草草地)土地上,身后跟着一支人数超过一千的队伍。队伍里有军人、有移民,同样还有大量的马夫和役畜,满载安家落户所必需的各类物资,沿着一条干枯的河床,向北行去。

队伍里的牲畜比较杂,有马、有驴、有骡子,当然更多的还是骆驼,用在干旱的小卡鲁高原乃至大卡鲁高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用马车,这其实是有原因的:小卡鲁高原的地表在河流回春作用的侵蚀下,早已变得千沟万壑,如果不经整饬的话就走马车,那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且也比较毁车,尤其是这会杨上尉带人从南向北走就更是了。

也正是考虑到这个原因,这支部队从长清港(原英格兰人设立的小村镇,位于后世莫塞尔贝城附近)出发时,就携带了大量的役畜,其中有的是南非自己培育、饲养的,但更多的还是从本土调集或者干脆就是从奥斯曼帝国进口,比如骆驼。

托天尊的福,前阵子小卡鲁高原上刚下了一场雨。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这几十毫米的降水依然给干渴的大地带来了急需的生命之源,使得这会东岸人行经的草原上盛开了各种野花,青草嫩芽也不顾季节顽强地从地底钻了出来,旁边的小河沟底部也看到了几丝深色的湿意,这对常年披着一层黄褐的昏暗色调的小卡鲁高原来说,确实比较特别。

不过,这点降雨对于这支移动着的军民混合队伍的帮助实在有限。因为强烈的蒸发作用(虽然这会已经是秋季),降水很快将在未来几天内被蒸发掉,因此留给那些杂草、灌木及其他一些植物的时间并不多。而且由于大地干渴已久,这些降水很难在地面上存有积水,因此也无法给这支东岸队伍中的人畜补充饮用水,因此除了让人的心情稍微有些爽利之外,就真的没有其他的什么作用了。

而说到心情爽利,杨亮杨大上尉最近的心情也确实不错,着源自于两方面。其一是前阵子行经南非的新库尔兰方面的克里维茨船队,给杨上尉捎来了两个来自瑞典的漂亮女奴,当然这事做得极为隐秘,杨上尉也悄悄将这两人养在了南非,并不敢带回本土被自己妻子撞见。要知道,自己家里的母老虎的娘家,在东岸可也是有不小势力的,他还不至于这么蠢。而库尔兰人也通过这次事情,顺利地与东岸共和国的军中新锐将领搭上了线,算是做了一笔长期投资,总之未来也不会亏就是了。

其二呢,自然就是仕途方面的进步了。其实说穿了也没什么,南非驻屯军司令谢汉三上校——刚刚因为资历、功劳二被提拔为上校,基本是退役前最后一次提拔了,而且谢某人已经确定今年年底就将退役回家养老,上校军衔算是对他多年来的苦功的安慰奖——刚刚命令杨亮上尉担任对卡玛王国作战的总指挥,以接替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赖尼德,从此以历山堡(原卡玛王国的沙维要塞,现南非奥茨胡恩城)为基地,统率步骑千余,逐步向东蚕食卡玛王国及其他一些“野生黑人部落”的领地,在为东岸拓荒者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为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国民们不断拓展未来的生存空间——毫无疑问,这个职位是能够攒到不少功劳的,如果杨上尉够给力的话。

而说到杨上尉的此番任命,就不得不提一下如今执委会对南非的治理思路。基本上在一口气鲸吞了英、法两国在南非的殖民地(已经可以确定东岸不会在和平谈判中归还新布列塔尼,如果法国人坚持索要,那么战争就仍将继续),对南非西半部的掌控力大大增强之后,在南非的竞争优势可以确切地说已无人可以动摇。因此,他们已不打算再对这里砸下多少资源,今后南非地区的发展,其实更多地是要靠自己了,因为执委会现在的重心是在河间、巴西南部等核心领土,虽然南非在理论上也已经是正式的本土了。

但执委会不再往南非投入大笔巨资,却不意味着南非河中地区行署方面没有行动。事实上,本土的命令是开放性的,即如果你河中地区行署觉得可能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调兵遣将一路向东,征服那辽阔无比的内陆高原、草地及有限的河谷地,只不过他们不会再从本土调遣兵力、不会补贴军费、不会投巨资供你修建基础设施罢了。

不过,面对本土这样的态度,河中地区上下却满怀信心,觉得单单依靠自己就已经能够在这儿打出一番局面了,压根不需要中央再补贴多少资金、物资或人员。偌大一个河中地区,还是能够常年维持一支规模上千的队伍在前线的,而这样规模的队伍,只要战斗力不是很差,在有骑兵优势的前提下,在大、小卡鲁高原这种地方,还是能够做很多事的。

因此,杨上尉麾下这支新组建的名为“杨亮支队”的混编部伍,其核心作战任务中就包含着东进袭扰、削弱卡玛王国和其他黑人部落的内容。焦唐、谢汉三二人认为,南非的黑人人口即便再多、势力即便再盛,在东岸骑兵日复一日的袭击之下,土崩瓦解也只是寻常之事。除非他们迅速联合组成一个强大的王国,训练出大量精锐敢战的部队,然后依托地形制定合理的战术,才有可能做到历史上祖鲁人对英荷殖民者所造成的巨大伤害。不然还是没戏,只能被东岸人一步步逼死,毕竟日削月割不是谁都能扛得住的。

南非这片富饶、辽阔—


状态提示:1522.第1522章 新占之地的方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