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明末之军国天下>第十三章总结教训

“张先生,这些天我在船上一直在想大明为什么会到今天这样,终于让我想出来了,大明不是亡于流寇,让鞑子奴役,而是大明财政败坏,天启皇帝时,中央权威尚在,天启皇帝通过魏忠贤派出矿监,每年仍可征到数百万两银子,局势尚可维持,朝廷仍可赈济灾民,抵御东掳。可惜天启皇帝早亡,崇祯皇帝没有经验,被东林党蛊惑,自斩双臂。”朱云扬道。

没有了锦衣卫和东厂的监督,江南豪富东林党没有制约,把矿监撤回,财政败坏,大明商税三十税一这是多么低啊,把本来应该向富人征收的商税免去,把本应向江南征收的税改向陕西和河南征收,致使两地顿时成人间地狱,大灾之年反而加税,民不聊生,人们揭竿而起,士绅更是大明身上的毒瘤,太祖皇帝为了鼓励大家读书减轻负担,规定秀才免征十亩以内的钱粮,只是近三百年来士绅这个阶层已经成了国家和人民敌人,贪婪残忍,农民起义军攻破士绅之家发现粮食堆积如山,不知多少腐烂在库里也不愿赈济灾民,老百姓不反也是死,这也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屡屡不灭。

“不错确实如此,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反思,看来我们只能加强教育,岳武穆当年说过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夫无敌于天下,可惜让秦桧害死,致使南宋再也没有光复中原的机会了,”张复国心情复杂的说道。

崇祯十二年六月,因为东虏女真的威胁越来越大,朝廷在这上面的军费预算也是越来越多,尽管天下大灾,可朝廷开始加征练饷,用作编练兵马,购置军械。

这练饷实际上效果如何没有人能说的清楚,不过这练饷却把稍微平静下来的局面又是彻底的粉碎,加征练饷是小灾难,但下面的地方官吏借着征收练饷的机会,横征暴敛,为自己谋私利,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在大灾之年,本就是艰难无比的生活被加上了更沉重的负担,各地的纷乱渐起,又有大批的人投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的队伍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官逼民反。

崇祯十二年七月,张献忠和罗汝才设伏于罗睺山,将来攻击的总兵左良玉、罗岱的官军打的大败,罗岱当场被擒,左良玉的印鉴、旗鼓都是丢失在战场上,仓皇逃回了后方的营地。

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天下震动,张献忠、罗汝才的部下中,除却一营外,其余被招安的各军全部再反,内阁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的所谓和议招抚的政策,全告失败。

以当时崇祯掌管着大明这个破烂摊子,单单是此时大明每年的三饷,即辽饷、剿饷和练饷,就高达近两千万。

这么庞大的三饷,对于此时大明户部的年税收,只有四百来万两的大明朝廷来说,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哪怕有崇祯的内帑,以及其皇帝的个人收入,崇祯一年也填不上三饷这个大窟窿,只能不断的对百姓加派田赋,弄得百姓怨声载道。

要是没有三饷的加派,大明的税赋根本支撑不起朝廷每年庞大的开支,但三饷的加派也让大明丧失了底层农民的民心。

朝廷的三饷,辽饷每年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剿饷两百八十万两;练饷征银七百三十余万两。

三饷加起来,足有一千七百五十多万,甚至今年因为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股流寇再次兴起,使得朝廷今年征收的三饷会更多,估计要超过两千万两。

现在是薛国观主持内阁,他前几日竟然上奏,要求减免饷和剿饷,废除练饷,可是崇祯怎么可能答应呢!

即便是,崇祯同样知道,加派三饷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可他没办法,不加派三饷,他拿什么养活辽东庞大的明军。

不加派三饷,他如何支撑卢象升和杨嗣昌,此时分别在河南和四川的剿匪大军呢?

所以三饷不可能不征,甚至要多征,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崇祯根本无力解开。

征三饷,就等于让大明慢性死亡,而不征三饷,估计大明马上就要亡了。

朝廷没有钱不能赈灾,士兵没有军饷,饿着肚子如何能够打赢鞑子,平定民乱,仅李自成攻破北京就从官绅考掠出七千万两银子,当年崇祯皇帝向官员士绅募捐,说来可笑只募得白银几万两,可惜李自成考掠的银子都便宜了鞑子。

满清占据京城,如果没有南方的漕运,京城就是有储粮再多也早已经用完了,满人不耐热没有粮食的话怎么南下,满人的粮食从哪里来,总不可能从深山老林变出来吧,唯一的可能就是南方的粮食依然可以到达北京,至于运粮的渠道,海运。

只有海运才能大规模的将粮食从南方运到北京而朝廷不会发觉,而且海运可以将损耗降到最后,加之北京先被李自成攻破,又被满人攻破,人口亦有减少,所需粮食比之漕运可以减少许多,南方的粮价才会依然下降。

所以郑芝龙才会在清军南下时不作抵抗就降清,原来早就与满人勾搭在一起,可惜郑芝龙却打错了算盘,他以为投降满清后还能享受荣华富贵,不料结果先是被圈禁,后又被斩于市。

这虽然是朱云扬的猜测,暂时还没有证据,不过,应当八九不离十,满人如此对待郑芝龙这位有功之臣,除了郑成功的原因,恐怕更是害怕郑芝龙的那支水军,满人只知骑马射箭,他们既然无法控制,干脆毁去。

晋商是鞑子唯一册封的商户,原因很简单,山西的铁矿所产的兵器铠甲,都是“八大皇商”贩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总结教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