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行尸腐肉>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极村

进入到极地圈之后大约十多天的样子,陈斌在“雪龙号”的甲板上终于可以看到一些随船而行的鸟类。这些鸟喜欢跟在船只的附近飞行,它们的羽色为漂亮的灰、白、黑色,背部有色灰,面有白斑,胸颈都是黑色。在咨询过夏云立之后,陈斌终于知道了这些鸟的名字。

这些鸟是白颊黑雁,它们一般在夏季的时候孵蛋以及哺育幼鸟,之所以喜欢围着船只飞行,夏云立的解释是它们这是在驱赶可能带来威胁的人类。

新奥尔松就要到了,这里是华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驻地。又是一天清晨,陈斌一大早拉开窗帘,发现船只竟然靠岸了,岸边就是码头。他兴奋地喊醒了大飞,“咱们到了,大飞,这里应该就是世界最北端的人类永久居住地——新奥尔松!”

大飞一骨碌爬了起来,一边揉眼睛一边爬到窗台上望外眺望,窗外是一片冰雪覆盖的苔原,再往远去,便是堆积了厚厚积雪的群山。“

“真他妈雄伟啊!”大飞忍不住感叹道,他的目光落在另一侧深入海洋的冰川上,这种景色之前只在电视里见到过。

“全体成员注意了,全体成员注意了,我们已经抵达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新奥尔松,接下来大家需要下船前往‘北极村’。“

“终于可以去陆地上走走了,”陈斌长呼了一口气,他和大飞赶紧整理一番,接着喊上张可达去了“雪龙号”的餐厅吃早饭。

大家吃饭的速度很快,因为知道已经临近此行的目的地——朗伊尔城的末日种子库,先前一直只能待在船上,如今可以登上陆地透透气,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新奥尔松的码头上停泊着许多摩托艇和桅杆船,有的已经被冻在了冰面上。一般正常来讲,科考队会在每年的6至9月去北极地区,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季过去,因为哪个时候北极地区有极昼,气温较高,而且冰层变薄,有利于破冰船深入考察。

这次过来的时间比较匆忙,正是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的时候,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白雪皑皑,周围的景色在白雪的映衬下也能看得十分清楚。

“这一路上感觉都是夜晚,等上岸才觉得像是傍晚太阳落山时分。”一行人从船上下来,开始往“北极村”的黄河站进发。所谓“北极村”其实不过就是苔原上星罗棋布散落着的几十栋简易房屋,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村子。这里也是岛上最大的人类定居点,而且它很幸运地远离了二战炮火的袭击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1964年的时候,挪威政府在这里设立了卫星接收研究中心,成为第一个建立北极站的国家,此后又有数个国家纷至沓来,其中就包括了华国。新奥尔松已经成为北极科考的大本营,大家也改称这座大本营为“北极村”。

沿途的路边可以看到不少风格迥异的建筑,夏云立说那些都是其他国家的科考站。黄河站还在靠里面的位置,大家继续朝里走着,直到那栋红色的二层小楼出现在眼帘中,小楼门口有一对石狮子十分醒目,陈斌走到近前还过去摸了摸石狮子的头。

夏云立走过去打开门,他有这里大门的钥匙。作为一直随船的极地科考专家,夏云立曾经来过这里几次,而且去年夏季就在准备再赴北极,只不过8月份突然爆发的灾难中断了行程的计划,他也流落到崇明岛上闲赋起来。

黄河站的大门钥匙就在“雪龙号”的保险柜里,夏云立下船的时候就将它带在了身上。他去开门时徐艺航等人走上前去护在一旁,防止门后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不用紧张,”夏云立摆了摆手,“里面是安全的。我们的科考工作都是阶段性的,北极站没有常驻人员,去年夏季我们的行程被迫中断,黄河站就不会再有人过来。”

徐艺航点了点头,只不过仍未放松警惕,等门打开之后,夏云立让大家缓一下再进去,让里面先透透气。

黄河站的小楼里果然看不到一个人影,里面的陈设十分整洁,来这里科考的工作人员在离开时都会将里面重新打扫一遍,好方便下次过来可以直接正常使用。

大家在里面稍作休息,船长王普弘和极地科考专家便把所有人召集到站内的大会议室当中公布接下来行程的安排。

“末日种子库所在的朗伊尔城位于斯匹次卑尔根岛东南部,我们过去的话路程大概有三百多公里,如果现在是夏季,我们就可以走海路过去,但是现在只能走陆路了。”夏云立将行程的大致线路图画在了会议室的黑板上,并将新奥尔松和朗伊尔城分别圈了出来。

“教授,我们现在为什么只能走陆路?”徐艺航看到朗伊尔城的位置就在海边,只不过是处于岛屿凹进去的海湾里面。

“现在的温度很低,根据以往的经验,巴伦支堡附近沿岸的海域都会冰封起来,‘黄河号’进入其间的海湾比较危险,冰层如果太厚,我们会被困在里面。而且现在不比以前,以前还可以呼叫救援,现在要是被困住,我们就得在冰面上等到7月份以后才有机会脱困。”

“原来如此,”徐艺航点了点头,总算明白了夏云立为什么会舍近求远。

“此行走陆路也有不小的风险,所以出发之前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好准备工作。这次我们来黄河站的目的一是补给药品、食物以及生活物资,再一个就是我们需要‘北极村’的交通工具——极地车。”

“极地车?”对极地科考不太了解的人大多都好


状态提示: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极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