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我是耿精忠>第二百四十二章 招兵与吕宋岛土地改革
了十亩地,一家若是有六口人,那么就是六十亩土地。那是足够忙活的了。但是人那里有嫌弃自家田地多的。在这片土地忙完了之后,其他时间若是没有去做工,还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开垦荒地,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户百姓随意跑到更远的地方去开垦荒地。但是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耿精忠是鼓励人们开垦新土地的,为此,新的土地法都出来了。李光地最近就是在推行新土地法和新纳税制度。

&他二叔,我听人说王府颁布了新土地法,说北边无主的土地,只要有人提出开垦,能开垦多少都算自家的?这是真的吗?”一个长得黑黑的,年约四十左右的汉子对自家兄弟问道。他自己是不认字,但是他的弟弟却是个秀才,也是他们现在新的周口镇商水村的村长,名字毕比较普通。周文,字文达。他大哥。黑黑的汉子名字也简单,周武,一文一武倒是相配。他们兄弟俩父亲早亡,母亲多病,从小就是哥哥抚养长大的,在移民过来的时候,他也没有留念家乡,跟着就过来了!这新移民中,有秀才身份的读书人还是很少的,还好他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被李光地任命为周口村的村长,

&是真的!只要有人提出开垦,只要到各村村长那里报个备,拿到一张准地契,有了这张地契,再向上面申请种粮以及向王府申请贷款,每年巡察部都会派人核实开垦情况以及粮食产量,在三年内除了口粮,所有粮食都必须上缴国库以偿还贷款,三年之后,那这种准地契去衙门换取新的地契,在偿还了所有贷款之后,这块地就永远属于你了,每年只需要缴纳王府规定的税金就可以。王府法令大哥你也知道,这土地是不许买卖的,开始属于谁,那就是谁家的,除非哪一家绝后了!”周文笑呵呵的对他大哥说道,

&是老天开眼!”周武激动的喊道,他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家里劳动力充足,几十亩地比别人家要早忙完,这听到这个消息,最是喜出望外。这样一来,自家就又能多出几十亩土地了!

&哥,这是新土地法上面的内容,我还没有宣读,你是怎么知道的?”周文有些不解的说道。这东西他也是昨天晚上刚拿到的,正准备今天上午召集个村干部下去宣读呢,他大哥就先知道了!

&不是村里的那个大喇叭,他现在是村里的帐房先生,不对,是会计了,他昨天晚上就宣扬的到处都是了!”周武大嘴一列说道。

周文这就反应过来了“怪不得,这家伙,真是......”大嘴巴也是跟他们一起过来的新移民也是老乡,本来就是一个店铺的掌柜的,不过店子倒闭了,没想到到了这边反而因为计算能力出众当上小官了!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大嘴巴的毛笔病却是改不了了!

&土地法》本是耿精忠想在福建开始实施的,但是现在时机明显的没有成熟。这是封建社会,土地都掌握在少部分人的手中,具体的多少数字,耿精忠是不知道的,将来清量全国土地那将是必须的行动。但是据耿精忠所知,照全国来算的话,平均每人占地约是十亩,福建的人均土地较少,大约人均七亩还是有的,这样的比例比起后世来宽裕的多了,就算产量与后世比起来是十比一,这么多土地出产也能养活所有百姓。

当然了这都是理想话的状态,放在五年前,每年都有两三千人因为饥饿而死,这个时候的土地兼并虽然没有明末那么严重,但是情况也不容乐观。不然耿精忠就不会想着进行一场和平土改计划了!现在,新出台的《新土地法》可以说是治本的手段,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第一,开垦出更多的土地,让农民耕种,第二,禁止土地兼并,建立健全土地所有制度,第三,对外扩张,获得更多的土地来缓解国内的压力。

这新法在福建当然不能立即执行,因此就拿到了吕宋岛来,这倒是正合适。这三条中的前两条在现阶段吕宋岛是可行的,吕宋岛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了!但是《新土地法》规定,吕宋岛上凡是无主的土地包括山川、河流都属于王府,属于耿精忠。在今后没有王府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占有或者开垦。触犯者可处二十年以下监禁的处罚。

&土地法》首次将土地进行了划分。规定土地了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在李光地的主持下,开始成立国土资源部,直属王府管辖。掌管全部吕宋岛土地的使用以及管理,全面采用新的地契,土地不许买卖。这也是耿精忠学习后世新中国的办法,现在在吕宋岛推广开来,以后在大陆也可以使用,但是到时候还得做出相应的变化。将来马尾军还会发展出更多的海外土地,到时候,这个办法也是可以实行的。

伴随着《新土地法》的实施,耿精忠在原先的一条鞭法的基础上推行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将丁税纳入地税以及取消了士绅不当差。不纳粮这条上千年来的特权这可是一项巨大的改革。一条鞭法是前明张居正当政之时发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二章 招兵与吕宋岛土地改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