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上什么选修课,一是为了学分,二是为了爱好。毕学成是微电子专业的,叶言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本专业课程很枯燥,都选修了心理学。两人就是在选修课上认识的,然后还成了好朋友,他们都参加了课外兴趣组织心理爱好者协会。
境湖大学就有心理学类专业,偏重于医学应用,确切的名称是精神卫生专业,划在医学分院所属各专业之中。这本是个冷门的专业,之所以引人注目,多少是因为有刘丰这个学术带头人存在,是刘丰撑起来的。
精神卫生专业这个称呼可能不太时髦,而心理爱好者协会这个名头会让很多外专业的学生感兴趣,尤其是在“境湖市安康医院事件”之后。
丁齐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他“弄死”田琦那件事,境湖大学的很多学生都听说了,口口相传中他甚至成了一个英雄、当仁不让的催眠大师,很多人甚至对他被境湖大学开除的遭遇感到同情与惋惜,进而对心理学的感觉就更加神秘了。
可是真正接触到心理学之后,感觉又不是那么回事,学习的过程与很多专业没什么两样,都是背书、做题、考试。毕学成和叶言行也是丁齐的崇拜者,他们加入心理爱好者协会之后,就想搞个催眠爱好者协会,算是心理爱好者协会的分支组织。
可是谁懂这些呢?他们就想到了叶行,想请叶行来做这课外辅导老师,教大家催眠术,在学校里一定会火起来的!这两小子甚至还有想法,也不能让丁老师白干活,接下来可以在校内组织催眠术培训班,有偿教学,一定会有很多人报名的。
年轻人就是想法多,他们找到丁齐一商量,却被浇了一盆冷水。对于校内成立心理爱好者协会的事情,丁齐倒没什么异议,有爱好者就有协会嘛。但他却指出,没有必要将心理学神秘化,这种心理倾向本身就很不好。
心理学不过是一个专业,从学习的角度,与微电子、土木工程没什么区别,想要有所建树,都需要某种天赋并下苦功。兴趣是研究的动力、是学习热情的来源,这是没错的,但要看抱着怎样的一种目的。
如今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有不少人目的不纯,他们是希望掌握普通人并不了解的神秘手段,从而变得与众不同,甚至解决人生的难题,这是不切实际的。
偏偏这种心理倾向,在当代社会中很常见,寄托于心理学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人则是寄托于仁波切,有点像二十年前的气功热。
很多人并不清楚怎样解决人生所面对的问题和压力,很多时候所谓的洗涤身心、净化灵魂,其实不过是一种自我麻醉和逃避,却自以为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在日常生活中脚踏实地做每一件事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假如这些都做不好,寄托于什么都没用,这也是心理咨询师工作的必要之处。
丁齐这位“神秘的催眠大师”,还有一个观点可能不被很多人士的接受。比如在他看来,都是一样的人,有人读了十几年、二十年的书,接受了经过千锤百炼所总结出来的现代学科教育,从知识体系角度,难道还不如读了十几年、二十年的经、接受寺庙教育的“大师”?
后者的学识和成就未必超过前者,更未必比前者高明,只是大家研究的领域不同,前者更没有必要对后者抱着不切实际的另一种心态。哪里都有书读得不好的人,哪里都有失败者,需要考虑其中真正的原因。当然了,这也只是丁齐的个人观点。
毕学成和叶言行还很年轻,只是大三学生而已,他们未必有这种心态,但丁齐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看出了这种倾向,及时做出了提醒。丁齐也拒绝了他们的邀请,并没兴趣成为课外活动组织中的催眠术辅导老师。
他很郑重地告诉这两名学生,催眠术做为一种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技巧,并不比外科大夫手术台上的功夫更高明、更值得向往与崇敬。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很专业的应用技术,不像魔术、钢琴演奏那样的适合当成一种业余娱乐项目。
传统的治疗催眠师与舞台表演催眠师之间素有分歧,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因为前者认为后者将一门严肃的、有很多禁忌事项的专业应用技术,变成了一种大众娱乐消费节目,由此还导致了很多误解。
在大学里成立催眠术兴趣小组,除了好奇之外,多少带着一种娱乐的心态。催眠术虽不神秘,但其中的很多专业技术目前也不算是显学,至少不是在公开场合能随便学到的,原因也在于此。
假如学得不好到处卖弄,自己闹了笑话同时让人对催眠技术产生误解,这些倒是其次。最怕的就是有人学得半生不熟,没有遵照严格的操作程序以及职业操守,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
假如有人抱着课外娱乐的心态去学习催眠术,企图掌握一种神秘的超人手段,刘丰是绝对不会教的,还会对这个学生很反感。丁齐的态度也是如此,他不仅拒绝了这两名学生的邀请,而且详细解释了原因。
这两名学生的反应并没有让丁齐失望,他们也意识到了自身想法的偏颇之处,并没有狡辩什么,仔细想想,他们之所以想请丁齐当兴趣小组的课外辅导老师,其实内心中真正的愿望就是想和丁齐学习催眠术,从此在同学中与众不同,掌握了某种神秘的手段。
丁齐也告诉他们,催眠术没必要乱学,就像普通人没必要去学怎么去使用外科手术刀,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