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都市现代>喜剧天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赚钱了

回到蛋糕的话题。

出品方和发行方一共有5.55亿的。

发行方需要抽成百分之十,这是最基本的规矩。

《夏洛特烦恼》的发行方式旺达、新力传媒。

一般来说,发行方会与制片方约定,收取5到15个百分点最为代理发行费。

不过,考虑到麻花的巨大潜力,发行方可能会让利一部分,但也不会让的太多,毕竟行有行规!

某些影片在某个档期处于竞争劣势,为了增加影片排映场次,制片方承诺给影院或院线返点,一般会有的3到5个点。

也就是说,制片方会把自己的中的3到5个点返给影院和或院线。

这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真正的高票房作品是不会这么做的!

也在某种程度上助涨了院线方的强势…

扣除发行费之后,剩余的4亿才轮到包括小白在内的投资方来分享。

片方与投资方之间如何分账?

制片方,有时就是投资方,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家。

很多电影的投资较大,制片方一家无力投资,常邀请多家公司联合投资。

《西游伏妖篇》的投资方多达21家,《功夫瑜伽》的投资方也有十几家,《红海行动》由32家公司联合出品!

多家投资方如何分享票房,这取决于各投资方在总投资额中的地位、主次、份额,业界称之为“主投方”、“跟投方”。

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参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发行方要面对的制片方。

不论如何,只有真正出资、投了钱才能算投资方,没有以货币形式出资的公司都不是投资方。

很多电影的片头出现多家“联合出品”、“联合摄制”的公司,不一定每家都会被算作投资方,有的只是制片方为了促进发行为其挂个虚名而已。

为了责权清楚,方便操作,不论投资方有多少家,发行阶段的制片方必须是一家,制片方物色的发行方也必须是一家,但发行方挑选的院线可以是多家。

小白投了500万,占了制作成本的四分之一,他能分到超过1亿,当然有的赚,别忘了,还要交税…

即使缴完税,也能大赚一笔。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电影票房大卖的基础上!

比方说《大圣归来》由89位个人投资人投资780万,几个月总计获得3000万以上的回报。

那如果票房没有大爆,或者堪堪过了及格线,怎么办呢?

这种时候个人投资方就比较吃亏了!

除了票房,国产片、合拍片还有很多途径回收资金,统称“非票房收入”,例如电视版权、网络版权、海外销售、zf补贴、行业补贴包括商务合作等等方式!

对于拥有版权的投资方来说,只要电影的票房成绩能够达到制片成本的两倍以上,他们会想尽办法实现盈利,个人投资人就没这种待遇了!

你想想,白小飞是编剧、主演还是投资人,都没权利参与后续版权分成…

主要还是地位不够,换成冯晓刚、大哥成,你试试…

……

这么一算账,陈宝莲有点眼红了!

院线啥也没干,就只是放映电影,就能分走接近8亿,凭什么?

“姐姐,账不是这么算的,院线提供场地,不是,你知道建一座院线要花多少钱吗?”

翻了翻白眼,小白觉得有必要跟她普及一下。

院线方面为什么一直能占票房分账的优势,主要还是一开始大部分有识之士认为国内电影院基础太薄弱了,银幕数量还是太少,电影院的发展建设还需要几年时间,过早提高分账比例,会影响影院建设发展的速度。

只是没想到中国的院线建设居然这么快,从11年到17年,短短七年,跃居世界第一!

院线方面当惯了老大,制片方想高自己的分账比例,就是从他们口袋里拿钱!

可能吗?

12年,中影、华艺、博纳、星美、光鲜等五大发行公司昨天联合向全国院线发出《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通知》。通知要求,将发行方票房分账比例从43提高到45…

没卵用,院线根本不鸟你!

对于调整分账比例的要求,影院表示坚决反对:“在目前院线和影院发展较为艰难的时期,发行公司突然进行分账比例的上调,对电影终端产业造成致命的伤害…若贵方坚持,将有可能造成影城大规模拒绝放映的严重后果。”

院线方面很统一:如果改比例拒绝放映!

倒是也有电影做到了单方面提升自己的票房分账。

比方说《1942》,发行方与院线票房分成比例将按照3亿票房之内43:57进行,超过3亿则按照45:55进行,票房超过8亿则按照47:53进行,分账比例调整的时间点以国家专资办公布的数字达到日期的次日开始。

《十二生肖》也将按照此比例进行分账。

当然,那都是大导演或者大明星加持的作品。

关键是很多院线本身就能制作电影,比方说旺达。

你丫想提高分账比例?那就不放你的电影,他们本身就能制作电影!

对比一下,北美更为通行的仍是按时间比例分账 保底的模式,比如,片方和院线的分账比例在电影上映首周时,用影片在电影院的总票房收入,减去必要的固定开支后,平均比例按7:3、极个别大片可达8:2甚至9:1,从第二周开始,片方的分账比例减少院线的将相应提高,可能变为6: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四章 赚钱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