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五十三章勃极烈会议

现在如果张叔夜不能够及时作出反应的话,很有可能这一支一万人的人马,将会被困在沂州境内,一旦金国准备继续进攻海州的话,情况对他们将会更加的危急。

不过这时候还传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张叔夜的次子张仲熊,带领着3000人马快速进入赣榆,将完颜宗弼继续东进的队伍给生生拦了下来,只不过这也是暂时的情况,他手下的3000人能够抵挡多久,同样是个问题。

张叔夜这个时候也在思考之后的事情,很显然完颜宗弼肯定会在张叔夜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设下埋伏之类的战术,张叔夜终于知道了完颜宗弼的厉害,依然为了稳妥起见,只能够带着大军南下,在沂州只留下何校尉的少量人马,顺着沂水的方向快速进军,因为这一带乃是相对低平的河谷,所以进军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速度。

在他们来到沂州最南端的时候,忽然整个万人大军向着东面挺进,直chā_tā们自己的本据海洲,顺利的回到了海州的第一时间,准备继续北上支援赣榆,不过这个时候完颜宗弼的队伍竟然直接放弃了对于海州的进攻,从赣榆城城外向北退了回去。

之后完颜宗弼带着麾下六万大军,将沂州所有的城池都占了下来,何校尉死战到最后而死,留下了两万左右的人马之后,完颜宗弼带着大军北还,这个时候正好是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的一月,这是一年之中很冷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完颜宗弼大军实际上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状态。

随着完颜宗弼的队伍返回会宁府,建炎元年底开始的,金国看似强大的攻势也完全结束了,其中西面的娄室部惨败,完颜宗翰不得寸进尺,而且还损兵折将。

只有东路的完颜宗弼大军看似损失了一万人马,却在战斗之中攻下了青州和沂州,而且因为他攻占了战略要地沂州,切断了齐鲁之地与南边大宋朝廷之间的联系,所以只要金国愿意随时都可以过来攻取。

因为完颜宗弼这一次战斗之中,表现出来了极高的战略眼光,使得他受到了完颜晟的极大表扬,所有的功劳全都被完颜宗弼揽到了自己的头上,这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至于之后完颜晟和完颜宗弼叔侄两在背地里,应该要如何行事就是不知道的事情了。

在离开了金国四个月不到的时间之后,秦桧又被带回了会宁府之中,又过起了自己悠闲地生活,等待下一次自己的机会。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六月,在大宋南部的建州军卒数千人,推选出作为基层军官的叶浓、叶明珍、范擒虎为首领,于六月初一发动兵变,杀死了当地官吏,盗取了建州观察使大印,之后突城而出。

起义军六月十六日攻陷古田县城,六月二十一**近福州西门,福建路提点刑狱李芘以两万余人守城,作为起义军主将的叶浓引兵向闽东北转移,席卷了整个福建。

为了应对这一次的起义,南宋军中领袖一般的人物张浚带着数万人马南下,这使得整个南宋的兵力在北方出现了一个空虚,这就给了金兵再次南下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

这个时候金国的朝堂之上,也因为这一次的事件,所以在几个派别之间展开了一次竞争,这次争论的核心问题就是这次出兵的领导权。

这次会议是一次勃极烈会议,完颜阿骨打将女真族当时由都勃极烈、国相、各勃极烈参与的相对较庞大的议事会,改组为皇帝朝政和少数国相级别的高级核心官员共议国事的勃极烈制度。

最初勃极烈参与者只有都勃极烈(皇帝);谙班勃极烈(也做谙版勃极烈,为皇储继承人);国论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阿买勃极烈(也做阿舍勃极烈,札失哈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的第一助手);昊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的第二助手)。现在大殿之中却有大概十多人,都是完颜姓氏的核心人物,如之前提到过的娄室、挞懒这样的实权派部落首领,也是没有权利参与进来的。

完颜晟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的众人,眼神颇为玩味,他没有说一句话,就想要看看下面的这些人想要说什么。

完颜晟本来以为完颜宗翰会第一个跳出来,没有想到的是完颜宗翰这次竟然没有站出来,而是笑呵呵的站在了队伍的右边第一个位置。

“陛下,此次大宋南边起事,臣认为这正是我大金国前去进攻大宋的好机会,希望陛下能够早做决断。”

这第一个说话的人名叫完颜希尹,出身完颜部落,但是他乃是贵族欢都之子,其女真名谷神,一直随着金太祖完颜晟,参于攻辽、金国建国、攻击大宋等重大事件,所以才被赐姓完颜。

这个人天资聪颖,算是女真人之中很少有的有识之士,而且这个人还有一个厉害的地方,他是女真文字的发明者,女真人本来没有文字,完颜希尹受命创制女真字,依据契丹字、汉字制造新字,以拼写女真语言。于金国天辅三年(公元1119年)制成,被定为金国官方通用的文字,后被称为“女真大字”。

完颜希尹年轻时在反辽的战争中,经常随着完颜撒改出外作战,屡立战功。女真反辽初战告捷,劝告完颜阿骨打称帝的,就是完颜希尹与完颜宗翰,他们当时是作为完颜撒改的使者。

现在诸位大人应该都知道完颜希尹是谁的人了吧,他就是完颜宗翰的人,在历史上完颜宗翰失势的时候,他也是第一时间被取消了军权的人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勃极烈会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