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明末球长>343.第343章 体制问题

苏起听到此话,忽然一愣,眼圈一红,似乎就要哭起来。

“利令智昏了。”

钱进木容山对视一眼,不再纠缠,木容山笑了起来,力图缓和一下,说道:“说起来,这天津的位置不错,未来发展起来,虽然未必会再成为直辖市,但绝对也是北方大城,老先生在此地,来日水涨船高,也不是不可呢。”

苏起勉强露出笑容,说道:“多谢长老美言,小老儿没有别的指望,就是有一子,指望他有出息,那可就死而无憾了。”

“哦,令郎今年多大了……”忽然钱进多问了一句,说道:“可曾去帝都考试?”

苏起笑了笑,“犬子还小,未曾得中秀才,只是在家中苦读,只不过,对前次恩科的试题,我斗胆问一句,以后的科考,是否都按如此而行?”

两人对视一眼,木容山的胆子稍大一些,说道:“原本是不该说的,不过老先生你问了,嗯,差不多科举改革就是照此而行。”

苏起叹息一声,说道:“这四书五经考了也有百年历史,就这么废弃,贵众就不怕天下士子们不满吗。”

钱进回想起那些无孔不入的公考公司,铺天盖地的宣传,还有做不完的考题,一阵痛苦闭眼,说道:“基本上就是如此了,难道我们还怕他们举着灵牌去闹吗,前些天闹起来,也不是很难看,最关键的是,中国千年以将,文化改革进行过无数次,宋朝的时候,每一代明相上台,都是要将科举题目修改成自己心目中所认为适合的内容,难道我等就做不得吗。”

苏起觉得尴尬,他人微言轻,而且历经大明末世的诸多灾难,如今可谓是身在异乡,勉强度日,因此也不敢说什么,只是觉得荒谬,那大宋的事情,和大明能比吗,不说别的,那……

不过看起来,这些大人物们是铁了心将传承了无数年的经典著作给剔除出科举考试之中,最起码就他所知的,在天津之内,虽然嘴上说不要,但是身体却很老实的书生可是不少,最起码这科举考试的内容没有脱离中国传统知识范畴,又不是上刑场,考试而已。

但是,这就意味着,没人看四书五经了啊。

苏起有些左右为难,但想起毕竟自己也算是诗书传家,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可是,二位长老,这新科举,确实考的多是经世致用之学,这一点无可厚非,而且确实有不少不通事务的书生,一应事务完全交给幕僚打理,被蒙蔽而丢官,惹人笑话,但是,这样一来,可就失了这科举的一大好处啊。”

“啊,什么样的好处啊,科举还能有好处了?”

后世的公考再渣渣,其考试内容分门别类,连ak47是什么枪种都考,虽然沉闷,但绝对不可能出现什么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悲惨情景,大部分知识,是可以锻炼一个人是思维的,哪怕是再屡考不中,大骂考官和出题人的人,也是对此只能说,人家的题目没毛病。

苏起有些尴尬,说道:“原本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话有些偏颇,不过,自此以后,千年以来,天朝国土之上,每每都是苦读诗书之人,无论天南海北,甚至异族之辈,哪怕方言不通的岭南之人,也是可以饱读诗书,这就是科举的功劳,由此可见,虽然读书人也有不通俗世的问题,但瑕不掩瑜,科举如果不考四书五经,如何凝聚人心呢。”

木容山忽然转过头,对钱进说道:“对啊,听起来很有道理呢,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吧。”

钱进尴尬一笑,说道:“难道这诗书如果不考试,就真的没人看了吗。”

苏起一阵气馁的样子,说道:“可以说,难。”

钱进想起那些考完试就被扔掉的马哲,也不做声,这似乎不是政府可以管理的,这是人性啊。

其实,各个时代都差不多。

钱进说道:“这一点我倒是深有同感,在帝都之内,那小说的销量是最高的,而真正经世致用的好东西,反而很少有人买了。”

苏起说道:“这一点,也是我大明读书人的问题了,可惜,老夫也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钱进笑了笑,说道:“那就慢慢解决,总会有办法的嘛。”

这时,从外面传来脚步声,声音不小,似乎是靴子故意在地上发出声音,走路的人看来很贴心,这是在用脚步,告诉别人自己来了,但响动却不大,不会吵到人的。

走进来一个人,看打扮也是富贵相,不过很是会做人的行礼,说道:“苏县丞,县令知道您有客,就问晚饭是否需要用花厅一起宴请一下……这两位客人啊。”

苏起看了看两人,说道:“是张师爷,嗯,二位,既然县令有请,不如就此前去吧,反正县衙这里,虽然都是粗茶淡饭,但也胜在干净。”

钱进点点头,他自然知道,这半天的时间,不断的把县衙里大大小小的人,从书办到看门的老头,都找去问话,当然,问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几头牛,几个熊孩子。

当然,这些东西,虽然都是隐私,但仔细询问起来,却也获得了不少第一手干货,虽然制定工资的准则,还是要看市场物价基准,比如大米多少钱一斤之类的,但如何给定生活水平,也是要看的。

木容山看着那师爷去安排伙食,也是点头,不吃白不吃,试试看这纯正古代县太爷的招待也不错,因此就说道:“要说起来,这县衙里的人,家里的人口实在都太


状态提示:343.第343章 体制问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