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吕布还是不感恩戴德,那也行,反正就是再多打几场罢了,诸葛亮从来都没觉得吕布会是一个够份量、够资格的对手。吕布匆匆地行了一礼,就退了出去,再不退下,吕布生怕被诸葛亮看到两行热泪,徒惹诸葛亮嘲笑。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吕布是终于有遇到明主的感觉了,吕布没有回去歇息,而是快步地骑上了赤兔马,直奔军营,吕布想第一时间将好消息与张辽、高顺等人分享,对于诸葛亮的安排,吕布浑然没觉得有任何难处,甚至担忧,只要张辽、高顺等八健将都在吕布身边,别说是去并州,无论是大汉哪个地方,吕布都敢闯一闯。
安排妥当了吕布,诸葛亮却还不能停歇,毕竟冒充的汉献帝已是亮明身份,如今将真正的汉献帝刘协放在青州,诸葛亮就不放心了,况且汉献帝刘协不来洛阳,诸葛亮空占了洛阳城就发挥不了什么大作用了。
最主要的是青州又离豫州很近,而曹操此人又不是一个安份守己之人,诸葛亮是信得过陈宫和黄忠一起镇守青州的,但诸葛亮就怕曹操将全部身家豪赌一次,执意攻打青州,那汉献帝刘协还真的有可能会落入曹操手中。
于是,诸葛亮唤来了郭嘉,并且吩咐郭嘉带上赵云,率领着恶龙军,前去青州,迎回汉献帝刘协,诸葛亮还特意告诉郭嘉,一旦回了青州之后,汉献帝的安全就是重中之重,到时护送汉献帝前来洛阳之时,可以让黄忠率领着泰平军和赵云的恶龙军一起前行,两军护送,一守一攻,互为犄角。
郭嘉和赵云领命而去,火速地率领着大军离开了洛阳城,如今洛阳城内,唯一困扰诸葛亮的只有岳父大人王允了。毕竟诸葛亮出身世家望族,与洛阳城内的各大世家并没有直接的矛盾,倒是之前从王异那儿得知,王允想对付吕布,便是想扳倒吕布之后,成为第二个董卓。
对于王允,诸葛亮不得不防,但王允的名声又是极其响亮,世人皆知王允为大汉的忠臣,却不知王允内心对权力的渴望。诸葛亮邀请王允前来商议,其实诸葛亮并不想架空王允,只是希望王允不要看在汉献帝刘协年幼的份上,对大汉朝政指手画脚。
诸葛亮更希望王允是能像王佐之才的荀氏八达一样,做人做事除了个人感受之外,还得顾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和利益。王允一到,诸葛亮显得极为客气和热情,先是感谢王允,说道:
“此次能够攻陷洛阳城,迎回陛下,王司徒可谓是第一大功臣,若非王司徒之女王异前去青州,知会我等,我等还被蒙在鼓里,以为王司徒也是狼狈为奸之人,却不料原来王司徒如此深明大义,实属大汉第一忠臣。”
“不过,话又说回来,陛下很快就会回到都城洛阳,当今陛下尚且年幼,难辩是非,未料凶险,倘若朝中再次出现像把持朝政之人,恐怕还得王司徒帮忙陛下荡清君侧。毕竟先有十常侍张让等人弄权,外戚何进、董氏窃政,后有董卓乱朝,正是缺少像王司徒如此的忠臣能吏。”
诸葛亮先是肯定了王允的功劳,然后却是直截了当地说明了希望王允不要像董卓等人一样,妄想留在汉献帝刘协身边,将汉献帝刘协充当为傀儡。大汉还在,却已不是刘氏的天下,但怎么轮都轮不到王允来肩扛社稷,身挑大鼎。
诸葛亮这样对王允说,那完全就是诛心之语了。王允本来是真的有心想把持朝政,只是看到了诸葛亮对付吕布等人的雷霆手段,王允就明白派王异去献计,算是引狼入室了,诸葛亮并不是王允所能掌控之人。
王允完全能够料到,倘若王允还坚持想要留在汉献帝刘协身边,当辅政大臣的话,诸葛亮肯定会第一时间将王允外派他地,或者是囚禁起来。
王允有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觉,但又不敢与诸葛亮硬着干,只好采取多年为官的明哲保身技巧,模棱两可地说道:
“老夫虽为司徒,为大汉尽忠,替陛下谋事,皆是份内之事,当不得夸奖。至于陛下总揽大政,但凡用得上老夫的地方,老夫自是义不容辞。只是不知老夫这把老骨头了,还能有何用处,料想陛下应该看不上眼了。”
王允以退为进,既然诸葛亮说王允是有功之人,那王允就托说干什么事情都行,反正只要不是过河拆桥就好。王允就怕诸葛亮不顾名声,将王允搞得像蔡邕一样,落得个四处奔波,拼命流窜的结局。
好在诸葛亮也并没想与王允结下梁子,怎么说王允也是司徒,还是王异的义父,不看僧面看佛面,诸葛亮还是得给王允一个好点的下场,多给几分薄面的。但诸葛亮也是有原则地,于是诸葛亮只好试探着问王允,说道:
“王司徒过谦了,陛下真龙归位,坐镇洛阳,纵是大汉各地仍有一些小纷争,小扰乱,自有我等前去调停、平息,此等皆是小事,交与我等后辈即可。然而大汉百年基业,自汉高祖以来,皆为天人之资,留传下来许多的丰功伟绩,而我等末学后进之人哪怕是有心想将这些光辉历史整理出来,留给后人以示鼓励,都未能做到一二。”
“王司徒本是饱学经典的大儒,不知可愿与恩师一起修缮经史书典,汇聚百家所长?倘若能够修成各史,也算是一件千古流芳,名扬后世的佳事,还请王司徒坦诚相告,毕竟修史一事实乃枯燥,不可勉强。”
在诸葛亮看来,对付割据各地的诸候不算困难,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