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恐怖悬疑>懦弱的勇士>第四百七十四章 军阀混战 三

(第1/1页)

凌侠虽然预测到内战会开启,可是他却没想到开启的那么突然,朝廷在接到夏远桀通牒的当天下午,帝君夏远幽便颁发圣旨昭告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倭寇既入侵国土,凡夏朝百姓皆可讨伐倭寇,若夏远桀愿征讨倭寇,可划入南部战区序列参战,接受朝廷的统一调度指挥,许洲疆乃是朝廷对战倭寇最前线阵地,容不得半点闪失,为保疆护民,朝廷将士誓与许洲疆共存亡。

这份圣旨是南宫雄霸亲自拟写的,南宫鸿儒不愧是老狐狸,他十分明白夏远桀公示那份通牒的用意,其目的无法就是挑拨百姓和朝廷的关系,制造对朝廷不利的舆论。

所以他不给夏远桀攻击朝廷的机会,圣旨上面并没有直接回答夏远桀的问题,但是却直接表明了朝廷的态度,那就是绝不让出许洲疆和南部战区,除此之外,南宫鸿儒把皮球踢回到夏远桀那里,让他选择是否参战。

当夏远桀看到圣旨上的内容后,气的冷笑连连,仅过了半个时辰,他就发布了征讨逆贼的军令,在征讨军令中,夏远桀称几人朝廷不需要东部战区的将士们剿杀倭寇,那他们就没有必要出兵支援许洲疆了,剿灭倭寇的大计,就交给朝廷了,若是某天朝廷自忖无能剿寇,只需让开许洲疆将,他夏远桀依旧愿出兵杀寇。

既然倭寇有朝廷兵马负责剿杀,用不着东部战区的兵马。那他就得跟各地的军阀算算账了,想当初先帝在世,他乃是先帝钦封的监国太子,此事天下之人有目共睹,可先帝驾崩之后,倭寇伺机入侵,值此危难时刻,许多世代享朝廷俸禄,受帝都皇恩的封疆大吏,非但不思忠君报国,反而趁国乱之际割疆自立为王。

夏远桀在征讨军令中直接点名枫叶疆,墨雨疆,虎踞疆,桃仙疆,这四位疆域总督,称他们四个总督原本世代享受皇恩,可是倭寇刚一入侵,此四人便割疆自立,不理朝廷指派,不听皇室调令,之前因忙于剿寇,他无暇收拾这些卑鄙小人,但眼下他抽出身子了,即日起,夏远桀以先帝御封监国太子之身份征讨逆贼。

征讨逆贼的军令一出,举国震惊,夏远桀就这么毫无征兆的发动了内战,他兵分四路,命令夏远霄率领两个兵团讨伐枫叶疆,命令夏远途率领两个兵团讨伐墨雨疆,命令夜梦龙率领两个兵团讨伐虎踞疆,命令宇千穹率领两个兵团讨伐桃仙疆。而夏远桀本人则留下两个兵团坐镇总部,防止外敌突袭东部战区。

夏远桀之所以拿这四个疆域开刀,一是因为它们四座疆域势力最弱,二是因为百姓们对这四座疆域怨声载道,这四座疆域的总督全都是性格暴虐之人,他们宣布疆域独立之后,从各自的疆域内为所欲为,各级衙门实施暴政,巧立名目强摊硬派,官吏横征暴敛,肆意搜刮民脂民膏,疆域内的百姓着实被祸害惨了。

为了把自己的军队包装成正义之师,也为了给自己此次的军事行动找一个合理的名分,所以夏远桀先拿这几个声名狼藉的疆域开刀,他已经盘算好了,等到扫平收复这四座疆域之后,他再转道对凌侠的势力动手,至于武岚疆,因为忌惮赢天的实力,加之夏远桀尚未摸清武岚疆的底细,所以他暂时不敢招惹镇国公。

因东部战区和北部战区接壤,加之夏远桀事先做好了部署,提前将兵团调派至前线,所以当他的征讨军令发布之后,夏远霄、夏远途、夜梦龙、宇千穹四人率领的八个兵团已经进入北部战区地界了,此次讨伐的四个目标全都位于北部战区,以夏远霄他们的行军速度计算,只消七日左右就可抵达各自的目标所在。

看到夏远桀的部队真的来讨伐了,枫叶疆总督穆子谦顿时害怕了,他急忙休书给墨雨疆、虎踞疆、桃仙疆的三位总督,希望四人能够联手抵抗,可是他们四座疆域并不挨着,根本没法联兵抵挡夏远桀的大军,眼看征讨部队越来越近,他们只得四处求救。

穆子谦他们四人派遣亲信特使来到了紫嫣疆,希望凌侠能够收留他们,声称只要凌侠可以帮他们渡过此次难关,他们四个愿意归附紫嫣疆,虽然陈辅臣和刘贤他们几个想要收编枫叶疆等地,可是绿竹翁却否掉了这个提议。

他拒绝的原因很简单,枫叶疆等四座疆域名声太臭,穆子谦几人的所作所为太过于暴戾,周围各个疆域都对他们四个疆域唾弃不已,这几年他们四人的行径已经激发民愤了,如果紫嫣疆在这个时候选择包庇他们,势必会令天下百姓寒心。

听到绿竹翁的提醒,众人都觉得有理,因此便回绝了穆子谦四人的归附请求,被凌侠拒绝后,四人又派人想镇国公赢天求救,本以为赢天也会拒绝,可没想到武岚疆竟然接纳了四座疆域,赢天以联军总部的名义发布公告,称枫叶疆等四座疆域已归附武岚疆,疆域事物不劳外界操心,要求东部战区的征讨部队退回驻地。

夏远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挑起内战,如今岂会因为镇国公一句话而撤兵?看到武岚疆接纳收容了枫叶疆等四座疆域,夏远桀称穆子谦四人不足以代表疆域百姓心声,更无权献疆获取荣华富贵,因此命令夏远霄四人继续按照原定计划前进。

赢天没想到夏远桀敢拂逆自己的意思,得知夏远桀仍然坚持开战,赢天心头升起一股怒火,他没有被夏远桀出动的八个兵团给吓到,获悉夏远霄他们已经分兵四路沿着各自的目标前进了,赢天立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四章 军阀混战 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