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延至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至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崂山道教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以1939至943年间侵华日军对崂山的“扫‘荡’”为害最重。道士被杀害,庙宇被炸毁,珍藏被掠走,崂山道教自此每况愈下。
建国后,青岛市人民政fu于1952年拨专款对崂山道教庙宇实施重点维修,崂山道教得到保护和生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人民政fu逐步有计划地恢复部分崂山道教庙宇,落实宗教政策,召回道士,重修神像,返还庙产。崂山相继修复并对外开放的庙宇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和太平宫。崂山道教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1980年崂山恢复道教宗教活动后,崂山太清宫对收纳道士出家制订了各项新规定。10余年来,在此出家已有20余名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