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永宏深以为然的道:“只要陛下有这个决心,臣愿意倾尽所能。”
陈华起身,走到骆永宏跟前,直视他双目:“老骆,这不是在帮我,而是在帮你自己。既然陛下说你是宰辅之才,我也见过你的谋略,那么你就要为将来做好一个宰辅做准备。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只需要记住一点,你的身后有我,有整个朝廷。
谁要是想反了,尽管反就是了,我不怕那些歪风邪气会把我的官员给带坏,也不怕那些腥风血雨会在我死了之后留下骂名。但是我需要做的就是尽所能让所有的官员尽量变得清廉一些,水至清则无鱼,我也知道要每一个人都清廉那时不可能的,但是我需要的是能干实事的人,哪怕他贪,我也可以理解。
如果做的都是一些于国于民没有好处的事,又贪污的话,那么这些人就该死。我不管大齐的律法上面是如何写的,至少我不会波及到他们的家人,只会将他们的财产彻底充公。”
陈华慢慢的就将自己的规划跟骆永宏说出来了,他需要建立的帝国并非李神通设想的那般,他需要建立的帝国是一个有外敌入侵的时候能够人人都想着帮助自己的国家抵御外辱的。但是想现在的大齐还做不到这一点,归根结底就是在教育上面出现了问题。
而骆永宏既然是未来的首辅,那么这些事情就是需要他去进行考虑的问题了。等到考虑完毕之后,该怎么实施,该用什么样的策略让天下的读书人接受这一点,那也是需要骆永宏配合的。
只要皇帝和内阁能够保持一条心,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而一旦二者的想法背道而驰,这盘棋就玩不下去了。
骆永宏本能的认为陈华是在下一盘大棋,这盘棋如果下好了,那对于现在的大齐来说应该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一旦这盘棋下不好,那么可能就会给大齐带来致命的打击。
他不是很清楚陈华到底有没有想过一旦行不通的时候该怎么办,他只知道现在陈华似乎有些过于乐观了。
可是转念一想,陈华应该是最不可能抱有乐观心态的那个人,沙场征伐的人看上去都是大老粗,可是实际上一个个心细如发,否则的话,动辄数万数十万人的性命,那可都是悬于一个人身上的。
“陛下如果真的已经完全想好了,给臣一点时间,臣会给陛下一个具体的方案。”虽然骆永宏并不是很看好陈华那些有些过于异想天开的计划,但是人家才是皇帝,他身为臣子顶多就是劝说一番,可是还没有实施,现在这个时候去劝说无非就是给自己找一顿挂落吃了。
所以,他打算在逐渐实施了这些计划之后,再慢慢的着手落实。
等到真正无法落实下去之后,他再跟陈华诉说落实计划可能会出现的困难。
陈华哈哈大笑:“老骆,有你相助,我是如虎添翼。这两年你不用做别的,开始给我着手改革选举制度,不能总是让寒门士子没有出头的机会。
那些人有很多肚子里都是满腹经纶,有的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策略,只不过根本就没有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以至于他们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够窝在某个小山村里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可能凭借我们两个人的力量无法完全将局势扭转过来,毕竟千百年来很多东西都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局,太多东西在人们心中都已经根深蒂固了。
但是我们要做的这次变革,就是要彻底将那些潜藏在暗处的顽疾都给挖出来。可能避免不了流血,但是只要是必要的流血能够换取国家的长治久安,我欣然往之。”
骆永宏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陛下真的能够完全信得过臣吗?您说的那些顽疾,如果真正算起来,也是将臣括在内的。”
陈华反问道:“现在这个格局,你想不想变?”
骆永宏低头想了好一阵,并未马上回答陈华的问题,这个问题太过泛泛而谈了,说想吧,他确实希望大齐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下发生一定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他希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变化,而不是如同陈华所想的那般大刀阔斧。要知道钝刀子磨人才是最厉害的,刀子太利,引起的反击也就越是强悍。说不想吧,他不认为现在的大齐从选官制度还是其他各方面的体制都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地步,既然不完美,那么改变是必然的。他在犹豫的不是改变海华丝不改变,而是该怎么去改变,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温水煮青蛙。
陈华静静的等待着骆永宏回话,过了大概盏茶功夫,骆永宏用力点了点头:“臣想改,但是臣怕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去改变这么多东西。”
大家都是聪明人,陈华想要什么,骆永宏已经能够猜测出个大概来,那个愿望太过宏大,骆永宏着实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那个实力还那个能力去办到陈华想要他办到的事情。身为一个首辅,表面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首辅受到的掣肘也颇多。
特别是陈华想要动的就是那些世家大族赖以为生的东西,一旦动了这些东西,就意味着他将会是承受所有压力的那个人。陈华是皇帝,那些人未必就敢把所有压力放在皇帝身上,毕竟有了李神通所做的铺垫,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难办了。
对于外界的压力,骆永宏并不知道他自己能否承受得了,这才是他真正犹豫的原因。
陈华道:“你放宽心,我说了你的身后是大齐整个朝廷,这种事不可能一蹴而